構建成功的自動化控制系統

1. 瞭解客戶的需求安全

    與客戶溝通,瞭解客戶的需求,拿回來仔細分析,可能有些問題仍是不明白,須要屢次溝通。客戶有時候並不知道本身真正想要什麼樣的產品,這時咱們須要引導客戶到確實可行的想法上來,千萬不要被客戶牽着鼻子走,異想天開。此時可考慮寫需求說明書,目的是以文本的方式代表方方的供需關係(相似於合同)。框架

   咱們曾經爲了瞭解客戶目前的生產情況,在客戶生產現場連續呆了一週。由於客戶負責人自己就是一新人,他所瞭解的尚未一線員工瞭解的多。回來後咱們獲得了不少一手信息,如來料數量,時間分佈,各類產品的配比等,這些都是咱們原來開會,電話中所不瞭解的。線程

2. 前期設計設計

    前期設計的基本想法是提供設計設備的大體方案,咱們比較優缺點,如可靠性,是否易於維護,成本(包括硬件成本,軟件設計成本),Cycle Time等,可與客戶溝通,固然,主動權是掌握在咱們手中。選擇方案A而不選擇方案B是要充分的理由,要能說服人。若有須要,可作實驗。爲了節約成本,可到供應商那裏去作實驗(如光源選擇上),或叫上供應商來現場演示。有些部件可能須要設計機加件來驗證。調試

   與同事和客戶溝通,多讓同事,客戶提反對意見,挑毛病,這時咱們的理想方案基本上就出來了。對象

   若有須要,可考慮更新,或細化第一步中所寫的需求說明書。文檔

3 詳細設計同步

   基本方案出來了,就進入詳細設計階段。此時,咱們以機械設計爲主,在機械選型時可考慮與控制工程師商量,若是交期比較緊的話,儘量選擇熟悉的控制硬件。選擇不熟悉的,或最近新出的硬件,可能存在與其它的硬件不兼容的風險,這樣的話會增長咱們的調試成本。若是交期不緊的話,能夠試試新的玩意,保證咱們與市場同步。機械工程師更多的考慮也是選型,或者交期,加工精度上不一樣的加工商是否能達到等。產品

   在機械設計詳細圖紙的同時,知道基本動做後,軟件能夠選擇主要的硬件,如控制方式(控制卡仍是控制器,PLC),光源型號,相機型號,I/O卡等。這些交期比較長的標準件能夠先發單採購。若是這些主要的硬件回來比較早的話,咱們甚至先作實驗完成部分功能,如圖像採集(拿到理想的圖像就能夠完成基本的圖像處理部分)。圖像處理

   此階段,咱們軟件控制部分以選型及實驗爲主,及早發現問題,儘量下降後期調試的風險和時間。

   同時考慮準備調試所用的物料,以避免機器安裝完成後沒有物料能夠用於調試,影響機臺交付時間。

4 購買標準件

   在機械詳細設計完成後,接下來基本上以軟件部分爲主。

   寫主框架,考慮須要哪些主要界面,能夠列一個空的界面,後期再慢慢添加。最爲主要的是把所須要的線程準備好,基本上在沒有硬件的狀況下,各個線程能正常工做,正常退出,Log文檔很順利。

   我習慣把主框架留到最後寫,這是由於:若是先把主界面寫好,老闆一看,不合它意,改。加這個,去掉哪一個,老闆一句話咱們可能要忙幾天。機臺最終負責任的仍是咱們,所以建議主界面儘量放到最後作,只要符合基本要求,客戶要求,其它的能夠很好的貫徹本身的風格,而不是老闆本身的風格。

5 組裝調試

   機械安裝完成,開始調試。

   基本上先是I/O,保證每個I/O開關正常。再是馬達,只要馬達能動做了,這個機臺成功了一半。固然,前期設計思路要沒有問題。後續的就是軟件工程師的調試階段,Coding,調試,加班。。。一個功能模塊接着一個功能模塊,最後纔是聯調。

   我的以爲,最終的調試成功基本上靠加班來完成的,由於正常的時間沒法完成(基本上,正常上班時間總有電話,郵件,會議佔用一部分,甚至還有別的工做穿插)。尤爲是一個全新的機臺,風險很高。好比機加件設計有誤,須要更改的話少則3-5天,長的話得十天半個月,標準件有誤也是如此,這些全部的Delay都會算到軟件調試身上。一個簡單的Bug,或硬件鏈接,或反饋慢等問題,咱們可能要花上好幾天才能解決。網上搜索,請教同事,或供應商都是比較高效的解決途徑。固然,最好是調試者自己經驗豐富,代碼基本功紮實,這樣的話就能夠少走彎路。

   在機器出貨以前,邀請客戶來調試現場看看,挑挑毛病是頗有必要的。要知道,在組裝的地方更改比在客戶現場更改是方便不少的,不用擔憂保安的安檢,報關等,甚至尋求幫助的對象也多。要知道,在客戶現場有時連找一個螺絲刀就要花半天。

6 現場調試

   在設備拉到客戶現場後,就是按客戶的要求精調,這時候的改動比較小,基本上與現場要求相關,尤爲是生產的要求。首先是作出的產品數據是否達到要求,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再就是習慣性(如界面是否要漢化,還要記錄哪些生產信息等)和安全方面的(用電,用氣)。

   只有數據合格(參照需求說明書),機器能正常穩定運行纔算合格。

   根據我的經驗,在機器由客戶使用一週左右會出現各類各樣的問題,不少是小問題,也是咱們原來設計時未考慮到的,此時要求咱們再次到現場進行改進。經過此次改進基本上沒有什麼大問題了。 

7 後期維護

   機器正常工做後,對維護工程師和員工的培訓是頗有必要的。熟練的維護工程師能能極大的方便咱們,能下降咱們的維護成本,小問題他們能本身解決,不用設計者出差到現場。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