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網銀與產品設計的一些想法

我用網銀算是比較晚的,可能考慮到安全的問題吧。在如今技術已經純熟和安全知識漸漸普及的年代,我也漸漸步入了網銀購物的大羣體。安全

也許本身是作UI設計的,對於產品的設計是否合理就會想不少,去搜集不少細節。學習

在這和你們分享,算不上分享,應該是抱怨吧,抱怨一下本身用某網銀的一個例子。spa

 

目的:使用某網銀轉帳設計

過程:blog

之前登陸網銀只是爲了看看餘額,沒有轉帳的需求,後來有了,當我點擊「轉帳」的時候,它報錯了產品

 

報錯以下:class

  

 他提示的登錄

  1. 我沒有權限使用這個功能
  2. 新概念:手機動態口令(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對這個新概念有說明)

這個提示也算是個人一個學習過程,接着我打了客服電話,她說的是去銀行櫃檯開通轉帳功能,同時開通手機動態口令功能,才能夠轉帳。用戶體驗

那麼好的,我去了趟銀行櫃檯,花了1個小時搞定了這個功能,等我回到家裏,終於明白了登陸頁面上「手機動態口令」做用權限

好了,打通了全部的路之後,能夠開始運行了,接着我來轉帳

注意這個轉帳方式,在我很仔細認真不慌忙的狀況下,我知道,選擇「網銀互聯」,可讓個人轉帳馬上到位;

最近一次很慌忙的狀況下,該項選擇我沒有修改,默認的「小額轉帳」,結果是操做完了,我尚未收到錢,查了好屢次,都沒有。

因此此時我慌張了,怕搞錯了或者怎麼樣了。這時打另一個卡對應的銀行客服,她說這個須要問轉帳發起的那一方。

就這樣我又打了這張卡對應銀行的客服電話,問個人這筆轉帳交易是否正常,是否成功,他是說OK的。我很着急問他爲何還沒到帳了?

他問我你選的時候是否是選的「小額轉帳」,我本身還真沒主意,仔細去看看轉帳的正常過程,確實有了這個選項,我當時並未修改,應該是默認的。

他說這個是24小時到帳的,網銀互聯纔是馬上到帳的。

 

這時我就不明白了,既然發起了一次轉帳,用戶確定是但願馬上成功的,爲何還要設置一個24小時纔會到帳的選項了?

等待24小時和馬上到帳之間,對於銀行的工做人員來講,又有何種區別了?若是是有很是必要的區別,是否應該告知一下用戶了?

 

客服還很仔細的告訴我,24小時到帳的處理時段分別是:7:309:3015:3017:30

個人這筆轉帳是23點多發起的,也就是說,最快我也要等待7-8小時。真的不明白,爲何要有這麼一個讓人等待,浪費時間的選項。

還有,既然這個方式直接影響了咱們用戶的感覺,那麼爲何不把這個方式作的更加顯眼突出,引發人的關注了。

UI設計這麼久以來,經常會遇到這種狀況,有些時候用戶拿到產品在操做時,有時會遇到不會的地方,可能用戶會怪本身,怪本身笨學的太慢,怪本身跟不上新東西的節奏。

其實在「用戶體驗」這個詞語開始進入人們生活貼近生活的時候,這種話語是種檢測。

由於你設計的東西不夠合理不夠人性不夠簡單,用戶纔會不會操做,纔會以爲本身笨,實際上是咱們沒有把產品設計好。

一樣的道理,我不會使用這網銀並非說我學習不夠認真不夠努力,更多的責任在於網銀的流程設計、邏輯設計。

咱們能夠算算,從開始到我達到目的,花了多長時間:

  1. 跑銀行櫃檯開通轉帳功能和手機動態口令                                                 1小時
  2. 開始操做                                                                                                              3分鐘
  3. 不當心選擇了默認選項,錢不能馬上到帳,按照8小時計算               8小時

 

這麼看來,在我這個不夠認真仔細的選擇的人看來,我完成一次轉帳須要9小時3分鐘,這樣合理嗎?

網銀設計人員有考慮過這種耗時最長的人須要花多久嗎?設想一下,每一個像我這樣的客戶,轉一次,都花9小時,那麼大家浪費了多少人的時間了?

說到這我想要表達的也差很少了,以此例子以自勉,也提醒本身,設計產品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不要讓別人有不必的擔憂懼怕,更多人性,更多方便。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