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網絡地址轉換技術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服務器
將企業內網的私有地址轉換成公有地址。使得用戶的數據能夠發到公網上來。還有端口映射功能。網絡
注意:家用路由器tp-link 等都自帶集成NAT功能,內網用戶通過 tp-link轉發時,所有會替換成WAN口的ip地址。tcp
私網地址段
A 10.0.0.0/8
B 172.16.0.0-172.31.255.255
C 192.168.0.0/16 ide
NAT+私有地址===>解決ipv4地址緊缺
ipv4 個數:2^32=42.9億
ipv6地址:2^128=無窮大3d
注意:運營商拒絕接收源地址、或者目標地址是私網地址的報文。調試
基礎配置:ip地址配置 (略)code
路由:R1:ip route-static 0.0.0.0 0 12.1.1.2
server
ISP路由器:無權限配置任何路由。blog
① NAT之 靜態NAT static nat接口
R1:
global:全局 公網
inside:內部 內網 私網
int gi 0/0/1 (外網接口) nat static global 12.1.1.3 inside 192.168.1.2 將192.168.1.2 出外網時轉換成12.1.1.3
注意:靜態nat 是「一對一」
注意:優勢是外網的用戶能夠經過訪問公網地址,直接訪問內網 PC。PC發出的報文四層端口沒有通過修改。
調試命令:
② NAT 之 Easy ip NAT (經常使用)
R1:
acl 2000 配置acl匹配範圍,acl容許的地址段才能夠被nat轉換 rule permit source 192.168.1.0 0.0.0.255
注意:192.168.1.0 是內網的私有地址段。
int gi 0/0/1 (連外網接口) nat outbound 2000
特色1:能夠容許企業的多個內網用戶同時使用一個公網地址訪問外網。
特色2:公網接口ip地址能夠自動獲取即公網地址不固定。內網地址直接轉換成公網接口所在的地址。
特色3:使用源端口號(icmp報文利用序列號)來區分不一樣的內網PC。
NAT之 nat server (經常使用,將內網服務器的某個端口映射到公網)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2.1.1.1 255.255.255.248 nat server protocol tcp global 12.1.1.5 80 inside 192.168.1.200 80 nat server protocol icmp global 12.1.1.5 inside 192.168.1.200 (可選,容許外網的PC ping 內網的服務器)
注意1:將內網192.168.1.20 的80端口映射成公網地址12.1.1.5 的80端口注意2:nat server 同時進行目標ip和目標端口的轉換。注意3:nat server配置 裏面的公網端口和內網端口能夠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