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快成立國家級權威信息安所有門」

企業醞釀「去思科化運動」,國貨替代仍須關鍵創新

「儘快成立國家級權威信息安所有門」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孫冰 | 北京報道 《 中國經濟週刊 》( 2013年第24期


   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寧家駿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棱鏡門」爲咱們的全社會上了一堂很是生動的、新的技術背景下的信息安全課。安全

   據記者瞭解,「棱鏡門」對國內各大運營商的影響很大,各方的壓力都很是大,接下來各運營商內部可能都會有「去思科化運動」。網絡

   寧家駿說:「之前談到網絡信息安全,咱們比較重視政治思想領域,特別是意識形態方面的問題,好比一些反動的、敵對勢力的不良言論,咱們下了很大的功夫,處理得比較得當,可是對於基礎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的安全,就顯得重視程度不夠了,經濟社會民生方面的信息重視不夠,甚至有些忽視。而此次的‘棱鏡’計劃,它的主要目的並不是是政治緣由,並非說是西方反動勢力的政治***,而更多的是出於經濟目的。」 app

   應採起「數據過境流管理辦法」ide

   寧家駿認爲,基礎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的安全必須儘快獲得重視,基礎網絡包括電信、廣播電視、電網,目前仍是有自主可控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問題;而重要信息系統的安全,主要包括金融、保險、交通、能源等,彷佛認識也不足。測試

   「美國經過蠕蟲病毒就破壞了伊朗的核設施很是轟動。而咱們在交通、能源等方面使用的硬件、軟件大量都是國外的產品和服務,一旦發生對峙甚至戰爭,就會存在被他國直接破壞的可能性。」寧家駿說,「再好比,如今不少外資銀行掌握了不少咱們國內優質客戶的資源,可是目前外資銀行在中國採集的數據是能夠不設防地進出國門的。而不少國家都有‘數據過境流管理辦法’,在本國採集的數據是要通過管理和控制、報備和審查才能發送至他國。」大數據

   「去年,咱們還與思科談了一個戰略合做協議,要聯手搞‘智慧城市’,還好最後考慮到安全問題沒有真正進行。」國內某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週刊》,「由於有專家提醒,若是與美國公司合做建設智慧城市,這個城市的任何信息從技術層面來說美國政府均可以輕易獲取。」spa

   國貨替代的契機與必須設計

   「棱鏡門」被曝光以後,A股市場上網絡安全相關股票就一直再持續大漲,像美亞柏科、藍盾股份、任子行、北信源、衛士通、啓明星辰等等。而像聯想、華爲、中興、曙光、浪潮這樣的國內IT巨頭們,也迎來了不小的利好。代理

   「針對基礎網絡建設和信息化應用中的採購環節,爲了不信息泄露,政府行業的用戶應該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優先採用本國研發和設計的產品,這不僅是在中國,同時也是國際慣例。‘棱鏡’事件更應該讓咱們認識到,這種選擇不只是一項簡單的規定,更是一種責任。」國家審計署計算機技術中心主任王智玉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審計署信息系統不管是硬件仍是軟件,都選用了很是多的國產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特別是一些重要環節。網絡安全

   「坦率地講,國外IT企業起步較早,技術確實有優點,咱們不少政府和公司,經常會想,買就買個最好的吧。」曙光公司總裁歷軍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可是,我敢確定地說,在絕大多數狀況下,中國企業的產品已經徹底能夠知足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須要了,華爲交換機賣到全球,曙光的超級計算機全球排在前列了。中國IT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雖然與國際領先水平還有一些差距,但在通常狀況下,徹底可以知足我國信息化建設的要求。」

   銳捷網絡副總裁劉弘瑜也很是自信:「中國信息產業通過十多年大力自主創新,國內廠商生產的設備,不管是技術、質量仍是價格,基本能夠替代國外的產品,甚至是替代國外的高端產品。」他說。

   確實,通過入世十年以來的發展,我國已成爲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大國。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規模佔全球總量30%以上,居世界第一。

   可是,寧家駿認爲,要避免風險,並非簡單的一律不用就解決問題了,這也不現實。「應該作到疏堵結合,一方面堅持開放,篩選出國外安全的產品和技術,同時要增強嚴格管理,若是有一些產品和設備確實沒法實現國產化替代,那就要使用和管理上嚴格規範。好比,在重要的部門必定要求關閉遠程端口,並且要通過有關部門的測試。」

   寧家駿還提示,安全說到最終是人的問題。即便你用了國產的設備,可是若是管理人員外泄,同樣會形成嚴重的後果。另外,也要警戒「假國貨」,有的產品號稱是自主產品,但實際上是由國外產品改頭換面而來。

   「雖然通過多年的發展,咱們國家的信息技術已經取得了很是不俗的成績,也成長了一大批成功企業,可是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沒有徹底擺脫,咱們在覈心技術上的創新纔是真創新,咱們要鼓勵這種真創新。」

   工信部的一個司難以牽頭管理

   據記者瞭解,政府和重點行業部門在信息建設過程當中所參照的法律,主要是2001年制定的《政府採購法》和《招標投標法》,但遺憾的是,其中的不少內容,已經很難適應突飛猛進的網絡時代了,並且這兩部法律對政府採購國產化產品的界定比較模糊。

   網絡空間戰略研究所所長秦安就曾屢次警示,「八大金剛」廣泛採起了在中國尋找代理人的策略,與其結成「利益共同體」,並利用其巨大影響力,包括各級官員「政績心態」在內的各類條件,造成了中國各級政府「不設防」甚至是歡迎的態度,直接形成「八大金剛」長驅直入事關國計民生的核心樞紐重地。

   除了立法上的因素,當前咱們國家信息安全管理體制仍然處在多頭管理、難以協調的狀態。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彷佛很難找到相應的政府部門去得到權威的信息安全數據。

   「如今咱們國家是把信息安全分紅兩類,一是信息技術安全,主要歸工信部管理;二是信息內容安全,主要歸×××信息辦管理,固然主要是關注意識形態方面的問題,可是信息內容安全要比意識形態內容豐富得多,好比經濟社會領域的各類數據,一旦被人拿走作了大數據挖掘分析,可能會泄露很是多和很是重要的信息。」一位不肯具名的接近工信部的人士向《中國經濟週刊》透露。

   「與此同時,目前有多個國家部門都會涉及信息安全的管理工做,如今名義上是由工信部牽頭,協調公安部、安所有、國家機密局、×××和最權威的×××信息辦進行管理,可是,和這些‘被協調’的部門相比,工信部是個弱勢部門,實際上根本協調不了什麼的。把這麼重要的工做,只是放在工信部的一個司,已經很是不能適應當前的形勢要求了。」上述人士說。

   這位人士還強烈建議,要想再也不由於相似「棱鏡門」讓中國如此緊張,從根本上解決中國信息安全使人堪憂的局面,就應該儘快成立國家級的權威的信息安所有門,好比美國就是由直接向總統彙報的國土安所有來管理,韓國也是如此。「在信息安全管理上必定要堅持一元化,不能多頭管理;必定要依法管理,不能政策只在中央。」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