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01四、雲計算與OpenStack

 
雲計算 基本概念
 
全部的新事物都不是忽然冒出來的,都有前世和此生。雲計算也是IT技術不斷髮展的產物。要理解雲計算,須要對IT系統架構的發展過程有所認識,請看下圖
 
 
IT 系統架構發展到目前爲止大概分爲三個階段:
 
    一、物理機架構這一階段,應用部署和運行在物理機上。好比企業要上一個ERP系統,若是規模不大,能夠買3臺物理機,分別部署 web 、application 、 db 。若是規模大一點,各類服務器採用集羣架構,但每一個集羣成員也仍是直接部署在物理機上。這種架構一套應用一套服務器,一般系統的資源使用率都很低,達到 20% 的都是好的。
 
    二、虛擬化架構摩爾定律決定了物理服務器計算能力愈來愈強,虛擬化技術的發展大大提升了物理服務器的資源使用率。這個階段,物理機上運行若干虛擬機,應用系統直接部署到虛擬機上。虛擬化的好處還體如今物理機的數量減小了,節省了機櫃位置,同時也節省了維護成本。
 
    三、雲計算架構虛擬化提升了單臺物理機的資源使用率,隨着虛擬化技術的應用,IT環境中愈來愈多的虛擬機,這時新的需求產生了:如何對IT環境中的虛擬機進行統一和高效的管理。有需求就有供給,雲計算登上了歷史舞臺
 
計算(CPU/內存)、存儲和網絡是IT系統的三類資源。經過雲計算平臺,這三類資源變成了三個池子。當須要虛機的的時候,只須要向平臺提供虛機的規格,平臺會迅速從三個資源池充分配相應的資源,部署出這樣一個知足規格的虛機。虛機的使用者不在須要關係虛機運行在哪裏,存儲空間從哪裏來,IP是如何分配的,這些雲平臺都搞定了
 
雲平臺是一個面向服務的架構,按照提供服務的不一樣分爲 IaaS 、PaaS 、 SaaS,請看下圖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
 
    提供的服務是虛擬機。IaaS 負責管理虛機的生命週期,包括建立、修改、備份、啓停、銷燬等。使用者從雲平臺獲得的是一個已經安裝好的鏡像(操做系統+預裝軟件好比lamp環境)的虛擬機。使用者須要關係的是虛擬機的類型(OS)和配置(CPU、內存、磁盤),而且本身負責部署上層的中間件和應用。IaaS 的使用者一般是數據中心的系統管理員。典型的IaaS 例子有 AWS 、阿里雲等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提供的服務是應用的運行環境和一系列中間件服務(好比數據庫、消息隊列等)。使用者只需專一應用的開發,並將本身的應用和數據部署到PaaS環境中。PaaS 負責保證這些服務的可用性和性能。PaaS 的使用者一般是應用的開發人員。典型的PaaS 有 Heroku、Google App Engine、IBM BlueMix 等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提供的是應用服務。使用者只須要登陸並使用應用,無需關心應用使用的是什麼技術,也不須要關係應用部署在哪裏。SaaS 的使用者一般是應用的最終用戶。典型的SaaS 有 Google Gmail、 Salesforce 等
 
雲計算和OpenStack
 
OpenStack is a cloud operating system that controls large pools of compute, storage, and networking resources throughout a datacenter, all managed through a dashboard that gives administrators control while empowering their users to provision resources through a web interface.
 
以上是官網對OpenStack的定義,OpenStack對數據中心的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進行統一管理。因而可知,OpenStack針對的是IT基礎設施,是 IaaS這個層次的雲操做系統。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