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熱8|造節營銷,平安信用卡何以「出圈」

26a85f7e3e6e48108dd3bfa52fe38a3e.jpeg

做者 | 周公子 來源 | 周觀新金融前端

用戶思惟排兵佈陣再下一城:全城熱8。後端

從這個夏天開始,「8」成爲了平安信用卡的標籤,「8.8」則成了銀行版的造節營銷表明。來自「頂流」迪麗熱8加持,適配以價值8億的用戶大禮包,不管是老用戶仍是新持卡,都會對平安信用卡打造的「8.8」節日,過目不忘。從去年的商城升級,再到今年的系列積分政策變革,再到「全城熱8」造節營銷,平安信用卡近年來的排兵佈陣一直很「出圈」。這系列顛覆性的玩法背後,究竟是什麼力量在推動?微信

01ide

顛覆造節營銷刻板印象微信支付

提起「造節營銷」,京東61八、天貓雙十一、雙12都已經是耳熟能詳。於是,你們對「造節營銷」的固有印象,是屬於互聯網企業的戰場,而且主要是價格戰場。銀行也要玩「造節營銷」?這並無什麼成功案例,會不會又和歷史上的許多銀行活動相似,玩成一場屬於銀行的「自嗨」?尤爲是對被互聯網企業餵養過的年輕一代,有這樣的質疑並不奇怪。spa

而平安信用卡的「全城熱8」,顯然是對這些刻薄印象的顛覆。orm

從活動熱度來看,「頂流」+8億禮包的吸引力,是在同業及同類營銷活動中史無前例的。在代言人還沒有官宣以前,一條懸念競猜一個小時點贊就近2萬,官宣兩天不到漲粉9萬,「迪麗熱巴平安信用卡大使」話題榜上線3小時閱讀超6500萬,12小時破2億blog

互聯網企業打了幾年價格戰,才讓全民記住的幾個狂歡節標籤,平安信用卡在官宣當天就作到了。「全城熱8」,過目不忘。遊戲

固然,記住這個標籤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讓全民參與,貼穩這個屬於平安信用卡的狂歡節標籤。配套的8億大禮包,就此上線。值得一提的是,這不只是全民消費禮包,仍是全民互動遊戲支付寶

7月1日到8月8日期間,客戶參與「全城熱8」的方式很是簡單:不管是辦卡、消費或理財均可一邊享受優惠,一邊收集「熱8卡」,獲得不一樣數量的卡牌便可兌換不一樣等級的禮品。此外,迪麗熱巴還將參與平安信用卡8月8日的超級直播盛典,持有不一樣數量卡牌的用戶還可參與抽獎,獎品很是豐富。

因而可知,參與平安信用卡的「全城熱8」狂歡節,不須要奧數智商,也不須要作攻略,簡單、實惠、有記憶點,不只能讓用戶和迪麗熱巴「玩」到一塊兒,最後還能與熱巴互動並揭曉大獎。這纔是整合 「娛樂+金融+用戶+商業」的正確玩法,也是最貼近年輕人「用戶思惟」的玩法。

02

整合營銷背後的合縱連橫

此前,周觀新金融也曾在《平安信用卡積分圈粉背後|‘用戶思惟’排兵佈陣》一文中分析過,平安信用卡的策略,一般是「有備而來」,而且有從用戶角度出發的「完整規劃」。尤爲是今年以來,平安信用卡基本不打沒有準備的仗。

固然,上次周觀新金融也僅僅是寫到其積分調整的第三回合,這次,不妨結合其多輪積分調整政策和「全城熱8」活動來看看,其背後的「排兵佈陣」思路。

首先,咱們來用「人話版」簡單回顧積分調整的四重奏。

  • 一重奏:新增7大主流移動支付積分類型,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壹錢包、惟品支付、美團支付、蘇寧支付、京東支付;

  • 二重奏:發現大夥用銀聯雲閃付還很多,那就雲閃付也積分;

  • 三重奏:發現大夥除了上述這些渠道,其餘移動支付也有很多積分需求?那乾脆不要一個個名單列太麻煩了,直接線上移動支付「全積分」,包括上述但不只限於上述類型。爲了讓你們攢積分更方便,還同時挑選你們用得最多的一些頭部商戶,推出了連續幾波的移動支付5倍積分活動;

  • 四重奏:發現大夥雖然在國內移動支付用得最趁手,但出行、在國外主要仍是線下刷卡用得多,那就把機票、酒店還有境外刷卡消費也歸入積分範疇。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信用卡在開啓這「四重奏」調整以前,已經在去年末完成了自家電商平臺「口袋商城」的升級,吸引了大批品牌商家入駐,消費品類基本涵蓋了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爲這次「全城熱8」優惠活動覆蓋的10萬+商戶埋下了重要伏筆。

從商城升級打下基礎,再根據用戶習慣多輪調整積分政策,然後啓動「全城熱8」狂歡節,想打造全民參與的「8.8」標籤,背後須要從「用戶思惟」出發的步步爲營。

而眼下的「全城熱8」策劃,正是平安信用卡2020合縱連橫的高潮,將此前的各項經營都串聯了起來,「娛樂+金融+用戶+商業」的玩法才得以發揮最大效用:

前端,能夠藉助迪麗熱巴的「頂流」影響力,撬動全民的關注度和參與熱情,迅速給用戶留下「全城熱8」的標籤印象;
中端,能夠經過8億禮包系列優惠,撬動全民集「熱8卡」遊戲,既能保持用戶的持續參與熱情,也能活動全週期內keep住熱度,持續強化品牌印象。與此同時,不只惠及用戶,也爲商戶撬動持續的流量和交易;
後端,明星直播壓軸,打破銀行傳統銀行營銷模式,將「8.8」狂歡節推向高潮,「首個成功造節營銷的銀行」標籤,算是立穩了。

要作破局者,怎能沒有合縱連橫的綢繆?

03

信用卡新業態:不破不立

目前,通過近20年的發展,國內信用卡市場已漸趨成熟。據國信證券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國信用卡在用髮卡量達到7.5億張,同比增加9%,增速在2019年以來回歸平穩。此外,信用卡貸款餘額增速在2018年以前都快速增加,但2019年以來增速也開始回落。信用卡行業的發展,已經逐漸從「卡時代」過渡到「移動生態」時代。

於是,2020年也是信用卡業務的變革之年。傳統的地推營銷模式也隨着「卡時代」一去不復返,簡單粗暴地比拼髮卡量,也早已再也不是業態競爭的主題。

一方面,從「卡時代」進入「移動生態」,銀行面臨着更爲激烈的同業競爭;另外一方面,以白條、花唄等爲表明的「信用支付」戰火,正在從互聯網巨頭之間愈演愈烈,並大有倒逼銀行信用卡業務創新的態勢。

上週,周觀新金融也已經提到,很多銀行開始悄然試水信用卡產品新玩法,例如,發行不只有額度還自帶備用金的信用卡等「微創新」。但擁抱時代的變化,顯然須要更大膽、更系統、更全面的推陳出新。做爲用戶,也期待銀行能跳出「old fashion」的玩法,帶來超預期的產品和服務。

而從今年的系列舉措看,平安信用卡就是這樣一個「破局者」。

雖然,從整體規模來看,平安信用卡髮卡量並非最大的,但不管是從營收貢獻度,仍是信用卡APP月活來看,平安信用卡均穩居前三。據中金公司統計,2019年信用卡營收貢獻度最高的前五家銀行分別爲平安、光大、中信、招行和民生。此外,中金公司於2020年2月針對月活客戶30萬以上的銀行信用卡APP統計發現,招行掌上生活、交行買單吧、平安口袋銀行三款APP的月度活躍客戶數均在2000萬以上,領先於其餘大型商業銀行。

而從財報數據來看,即使是在如此特別的2020年一季度,平安銀行信用卡的商城交易,也依舊保持活躍:自3月以來,平安銀行信用卡日消費金額已迅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一季度信用卡商城交易量同比增加13.4%

上半年,有積分策略「出圈」;下半年,有「全城熱8」破局。信用卡市場的營銷玩法,終於再也不那麼「old fashion」。

固然,除了平安信用卡以外,用戶一樣期待全行業有更多超預期的產品和玩法出現。畢竟,沒有人玩破局,也沒有人玩顛覆的市場,那該是多麼無趣啊。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