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WEB前端),在2012年及之前,一直處於一種萌芽期的狀態當中,直至2013年才進入行業的成長期。HTML5(WEB前端)在2013和2014年,隨着行業的推進慢慢的增加,直至2015年迎來了行業的大爆發,HTML5迅速被推上舞臺,這個詞語也成了很多人閒談中的常見詞彙。
2016年,泡沫開始瀰漫整個行業,在行業狀態以及供求關係的共同驅使下,HTML5終於進入了大幅調整期前端
一塊兒來看基本數據面試
數據採集來源:智聯招聘網;小程序
數據採集人:HTML5學堂(碼匠)-利利、堡堡、國榮微信小程序
採集時間:每週週三下午17:00;微信
搜索關鍵詞:"WEB";前端工程師
搜索類型:根據"職位"進行搜索,只選擇當天發佈的職位,進行數量統計;框架
備註:除過年先後、節假日,以及部分時間段沒有采集數據以外,其餘全部周均進行了數據採集,並計算了月度和年度的就業需求平均值。模塊化
1.1 2012年~2016年,年度就業需求量走向工具
1.2. 2015年與2016年,月度就業需求量對比學習
將來行業的變化,應該說總體看跌,特別是2017年上半年,大概會成爲最難度過的一個階段吧~在經濟尚未太好轉的前提下,新手和之前的開發工程師共同競爭一個職位,供求關係不平衡。
雖然說是看跌,可是應該不會跌的太慘,整個HTML5行業,以後將會進入一種「穩定波動」的狀態,在穩定當中緩慢下滑(應該不會再出現2015到2016年的這種「大跳水」)。
之因此這麼說,緣由在於三點:
第一,供求關係的不平衡。2015年本身聽到的最多的詞語是「創業」,而2016年下半年開始,本身聽到的最多的詞語則是「倒閉」。與各個創業公司拔地而起同時發生的,還有大批其餘行業工做者涌入HTML5這個當前比較火爆的行業。
「公司數量的變化」與「大量從業者的涌入」這兩點直接影響着供求關係。在當前以及將來的一段時間以內,會呈現典型的「供大於求」的行業狀態;
第二,互聯網行業日益成熟。在最初互聯網剛剛起步之時,各種的內容、功能都不足夠完善,須要大量的人去作「重複的事」,也須要很多人去研究和探索新的事物和技術。隨着行業逐漸走向成熟,前端當中的主流框架層出不窮,除了最爲經典的jQuery以外,還有VUE、React、Angular、MVC等等,而定製類網站或宣傳頁(又稱廣告頁/專題頁),早在2013年就有公司開始着手研究,至今也可謂是日益成熟。
當下,「前端」已經開始步入模塊化、工程化,曾經大量繁瑣而複雜的工做逐漸被模板或工具所替代。
當一個行業日益成熟,勢必會下降行業中的重複性工做,一個工做者在同一時間內完成的工做量也會大大增長,那麼所須要的工做者數量天然會有所降低。(舉一個傳統行業的例子,一旦有了機械化和大規模的紡織廠,就會有很多人工紡織的工做量被替代)
第三,小程序並不是救命稻草。微信這個月(2017.01)正式推出的小程序,又引來了很多HTML5行業人員的炒做,不少人認爲微信小程序會有很大的發展,也會帶來很多HTML5的就業機會。
我的比較看好微信小程序,也認爲微信小程序會有不錯的發展,可是,「微信小程序有市場」並不等價於「增長了HTML5的就業機會」。咱們團隊當中的成員,剛好在幾個月以前也拿到了微信小程序的內測資格,也進行了相關的測試和操做,嘗試編寫了微信小程序。在編寫時發現,微信小程序的編寫方法和HTML5相差仍是蠻大的,它至關因而從新定義了一套「編寫規則」。可是,對於已經掌握HTML5開發的人來講,微信小程序的學習難度和成本並不高,畢竟微信方提供了豐富的API文檔。
因此,縱然微信小程序將來市場有多大,公司當前現有的HTML5開發工程師也可以直接hold住微信小程序的開發。並不會由於這個「噱頭」而讓HTML5再「大燒一場」。
從2012年到2016年,本身都有一批批的學生畢業,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初始薪資的變化。一句話來歸納,就是:新手前端開發工程師的入職薪資,一路伴隨着行業的變化而波動。
北京:從2012年的3500~5000,發展到2013年的4000~6000,再發展到2015年的6000~10000,以後在2016年迴歸到5000~8000。
在互聯網二線城市當中,薪資一樣隨着行業的變化而波動,所不一樣的是,對於二線互聯網城市來講,行業熱潮要比一線城市來的晚一兩年,而行業的衰退卻只是稍晚於一線城市一些(主要是需求量較少,易飽和),以廈門這個城市爲例:
2013年,入行薪資範圍爲3000~4500,2014年有了很緩慢的上升,大概爲4000~5500,在2015年和2016上半年達到5000~8000的薪資高峯(月薪6000~7000的比例較多),至2016的下半年,入行薪資下跌至4000~7000(月薪5000~6000的比例較多)。
進入一個行業的最佳時機,是行業處於增加期階段時,而今時機已過,已經經歷了高峯和第一次「大跌」,進入到了行業的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當中,這個行業再也不新鮮,也再也不可以表明潮流,從「神臺」迴歸了「常態」。
此時,依舊能夠進入這個行業,與2015年所不一樣的是,起始的薪資相對就要低一些了。並且有一些行業的變化,你應當有所瞭解和知曉。
4.1. 行業總體失信
大城市中,兩年開發經驗成起點。爲什麼好好的,招聘開發工程師,要求必定要兩年或兩年以上開發經驗呢?因爲在部分培訓機構當中,會針對培訓生進行簡歷包裝,爲其提供一兩年的工做經驗,這些簡歷和工做經驗包裝過的人們去找工做,當此類人的數量增多之時,整個行業就失去了平衡,出現了總體失信的狀態。對於企業來講,一個一兩年工做經驗的人(經驗造假)可能都沒法勝任的職位,就更沒必要說沒有工做經驗的人了。
自從行業總體失信以後,招聘方要麼增強了招聘時的審覈工做,要麼提高了招聘門檻(對工做經驗以及其餘等方面的要求)。
4.2. 看上去已經飽和的前端,優秀的新手依舊很少
利利本身原來帶過的學生,有很多已經工做三四年了,其中也不乏作到管理層的人,他們有時會去招聘或面試WEB前端開發工程師。
去年(2016年)本身和之前學生聊天時,聽到他們抱怨最多的話就是:「雖然如今有很多的前端,真正優秀或不錯的新手幾乎招不到」。
首先咱們要搞明白什麼樣的新手在招聘方眼中算是「優秀」:
責任心、認真細心、工做態度端正
自學能力(學習能力)
基本的溝通能力
對前端有比較濃厚的興趣
基礎知識紮實,對當前的流行技術或事物有所瞭解
4.3. 培訓與自學爲什麼沒法帶來太多的優秀新手
從學習者角度來講,當行業火爆起來的時候,進入機構學習或自學的人們當中,真正熱愛該行業的人員比例就會大幅度降低,更多的是因行業利益而來。不少人在學習時,不可以作到足夠的細心,對代碼的要求也不足夠高。快速的培訓雖然可以較快的掌握當前知識,可是更多的是知其然而不知因此然,同時,在培訓過程當中,自學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方面,比較可貴到培養和鍛鍊(除非課程設置合理或遇到很優秀的老師時刻引導)。
從培訓機構的角度來講,一旦大量的人們開始涌入行業,就會催生出大量的培訓機構(2012年在北京作HTML5/WEB前端培訓的沒有幾家,而今則是滿大街都是)。
大量的培訓機構會有什麼問題呢?對於培訓機構,最核心的是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招生,另外一部分是課程。對於招生方面,會有大量的銷售人員來填補這個崗位的「空白」,而對於課程講解方面,行業裏優秀的講師並很少。若是一個機構當中,講師的技術、管理、授課不夠優秀,就更沒必要說他培養出來的學生了。
大量的招生也意味着班容量的增大,一個講師要同時照顧數十人,這在培訓當中其實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個學習者獲得的引導少了,天然也會致使在知識或能力上的不足。此外,大量的招生,也意味着講師帶班時間的延長,而一個機構,當講師花費過多的時間在課程的講解以及學生輔導上時,也就意味着課程方面會出現必定的問題(最典型的就是課程過期,本身所瞭解的一些機構當中,有些採用的是幾年前課程,還有一些連體系化的課程都沒有)。技術行業的發展突飛猛進,新技術的出現與研究,到可以將新技術轉換爲課程,不只須要大量的時間,還須要大量的人力。
若是是自學呢?
自己單獨依靠自學的人就很少,因此,自學可以帶來的高質量新手就更少了。我本身也是大學時期自學WEB前端的,自學須要的時間相對較爲長久,並不是是半年一年就可以搞定的了的。更況且學習者還須要讓本身的技術知識跟上時代,與真正的行業需求與實踐掛鉤,此處的難度非比尋常。
4.4. 前端工程師路在何方
1 不要隨意造假簡歷
「造假簡歷」看上去可以在談薪水的時候佔得優點,但實際上,招聘部門的人員也不是吃乾飯的。並且,相應的工資也要付出相應的辛苦,對於工資對應的工做難度水平與我的實際水平差異太大的人來講,很難長久的完成當前的工做。
對於絕大多數企業來講,誠信都是考量員工的第一標準,一旦發現員工的不誠信行爲,都有可能會讓企業直接「開除」員工。
對於沒有工做經驗的新手,以誠信爲本,不僞造工做經驗,在面試時展現本身的能力和可塑性。
2 作優秀的人,依舊有極強的競爭力
在絕大多數看似或已經飽和的行業當中,其實都缺少優秀的人,若是你但願如今進入這個「趨於穩定」的行業,那麼就要讓本身變得足夠優秀,一旦你在「質量」上脫穎而出,那你就擁有了絕對強大的競爭力。
3 與比本身工做經驗豐富的開發者競爭,也請挺起胸膛
工做更久的開發者,在經驗方面會更有優點,可是從其餘的知識層面來講,未必比工做年限短的工程師全面和深刻。
在新技術方面,新手一般也具有必定的優點,畢竟工做以後,可以把業餘時間放在新技術研究上的人很少。工做越久,在新技術上可能也就會越落後。
此外,不管工做幾年的開發工程師,也並不是全部的人都是優秀的,仍是那句話,若是你夠優秀,你的實力徹底能夠秒殺掉你的同期競爭者,一我的的能力與一我的的工做經驗並不絕對相關,英雄不問年少,聞道不分長幼。
4 不要單純的依靠培訓或悶頭學習
對於要入行的新手,千萬不要單純的依靠培訓,特別是處於當前培訓行業一片狼藉的狀態之下。若是選擇培訓,更合適的是選擇一些課程或者一些小而美的機構(雖然這種課程和機構並很少)。
此外,單純的悶頭學習也是不可取的,必須瞭解行業的標準,瞭解行業的狀態,需要知道這個行業看重什麼,須要什麼樣的技能和知識,再有意識的去增強或培養。
合理的選擇書籍以及媒介(能夠考慮部分收費的在線課程或階段性的培訓)。在學習過程中,除了掌握知識和技術以外,要讓本身具有學習的方法和能力,只有這樣纔可以在將來更好的走下去(話說這也是我本身在講課時最爲看重的,惋惜的是不少學生都不看重這一點)。
5 謹慎選擇工做(將來)
在前端這個行業當中,一旦跨入具體公司當中,實際上也就產生了工做類別上的差別,根據公司規模、所處城市、業務的不一樣,技術成長的方向也有所不一樣。考慮問題需長遠些,讓本身當前的這份工做成爲將來成功的墊腳石。
5.1. 一線互聯網城市
在大城市大公司當中,前端的工做要求愈來愈精細化,對於一個工做者的專業度要求愈來愈高。這個工做者不須要去作設計,不須要作專業測試的工做,只須要將本身的「一畝三分地」作好。對於技術方面的要求則是「深而精」,注重開發的我的效率與團隊效率,在溝通、工具化、工程化、正規化方面的要求較高。
在大城市的前端崗位工做,最快的成長方式是藉助當前的工做任務促成自身技術以及能力、思惟的成長。不一樣類型的公司當中,前端開發也並不相同。諸如廣告類的公司,會更偏重於表現層;主業務是管理系統這一類的公司,會更偏重於接口層面。進入了不一樣的公司,也就意味着進入了不一樣的「行業」(無非這些「行業」都屬於前端開發,只不過是細化了而已),再想更換,也會有「隔行如隔山」的感受。
5.2. 二線互聯網城市
在二線互聯網或其餘小城市當中,前端的工做要求變得廣而粗(這種現象主要集中在小型與創業型企業當中)。
在這些公司的「前端崗職」當中,並不要求一個開發工做者的技術深度有多深,代碼有多麼標準和規範,而是但願一個開發者既可以掌握前端,又可以瞭解後臺,hold住設計,搞得了測試,若是能再出去談個項目,想必也是極好的。在二線互聯網的小公司當中,沒有絕對的「前端」,更多的是多面手,我的發展的方向也會由於行業的變幻無窮而不斷的調整,掌握新的技術,轉向全新的技術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雖然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知足工做者對新鮮感的訴求,可是長期工做以後並無在某個特定領域下有所積累,一旦當前公司關門大吉或者發展策略調整,須要去尋找新的工做時,就很容易處於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大公司的專業度要求會將這個員工排除在外,而同類型的小公司依舊仍是原樣,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與深刻發展的空間。
HTML5學堂(碼匠):2016已通過去,2017已經開始,但願全部熱愛HTML5的人們,都可以在新的一年當中獲得更多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