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經常使用命令(SQLyog圖形界面操做)數據庫
1.建立數據庫數據表(student、lesson、score)less
建立數據庫及數據庫表spa
2.插入數據記錄
向student、lesson、score插入一條或多條的表數據3d
3.表數據的更新
更新學號爲2015112401學生姓名改成小明,班級改成15計科blog
4.查詢語句索引
4.1單表查詢
查詢全部字段,通配符 * =LIKE
變量
選擇性字段條件查詢/條件判斷便可查詢有關條件的表記錄
sso
4.2多表查詢im
多表查詢採用內鏈接查詢d3
等值鏈接(INNER JOIN ON) 鏈接兩張表的全部數據。
對student 和score表進行等值鏈接,條件爲學號等值,鏈接的返回結果爲5條內
SELECT* FROM student INNER JOIN score ON student.姓名=score.姓名 LIMIT 3;
天然鏈接(NATURAL JOIN)笛卡爾積鏈接,去掉重複字段
對student 和score表進行天然鏈接,鏈接的返回結果爲5條內
SELECT* FROM student NATURAL JOIN score LIMIT 5;
左鏈接(left join)
對student 、score左鏈接包含左邊表中索引記錄及右邊沒有相匹配的記錄,顯示的不一樣字段顯示在一張表上
SELECT student.學號,student.姓名,student.班級,score.課程號,score.課程名FROM student LEFT JOIN score ON student. 學號=score.學號 LIMIT 5;
5.索引(四種)
5.1普通索引
建立一個新表suoyin,包含int型的id字段,varchar(20)類型的name字段和int型的xb字段。在表的name字段的前10個字符以上創建普通索引
5.2惟一索引
建立新表suoyin,在表的id字段上創建名爲id_index的惟一索引,降序排列
5.3全文索引
建立表newTable2,並指定char(20)字段類型的字段info爲全文索引
5.4多列索引
建立表newTable3,在類型char(20)的name字段上和int類型的age字段上建立多列索引
6.視圖
6.1建立視圖
爲score表建立簡單視圖,視圖名score_view1,視圖包含學號,姓名,成績字段
CREATE VIEW score_view1 (學號,姓名,成績) AS SELECT 學號,姓名,成績 FROM score;
6.2視圖查詢
利用視圖查詢學號爲2015112401學生的相關表記錄信息
SELECT * FROM score_view1 WHERE 學號='2015112401';
7.存儲過程+觸發器
7.1觸發器
1.建立一個表tb,其中只有一列a。在表上建立一個觸發器,每次插入操做時,將用戶變量count的值加1
2.向表tb中插入一行數據:
3.再向tb中插入一行數據
7.2 定義一個儲存過程
CREATE DATABASE caoyin;//定義一個數據庫
USE caoyin;//使用這個數據庫
CREATE PROCEDURE my() SELECT CONCAT(@str1,@str2);//定義一個存儲過程庫並賦空值
CALL my();//返回爲空
SET @str1='曹引',@str2='2015112401'; 賦值
CALL 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