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數據綁定
可算是前端領域經久不衰的熱詞,不論是前端開發仍是面試都會有所涉及。並且不一樣的框架也想盡一切辦法去實現這一特性,好比:
Knockout / Backbone --- 發佈-訂閱模式
Angular --- ‘髒檢查’
Vue --- 'Object.defineProperty'
html
那麼
雙向數據綁定
究竟是什麼?沒圖說個卵,直接上圖
簡單的說就是在數據
和UI
之間創建雙向的通訊通道,當用戶經過Function改變了數據,那麼這個改變也會當即反應到UI上;或者說用戶經過UI的操做,那麼這些操做也會隨之引發對應的數據變更。emmmmmm...沒毛病!前端
既然本文標題是討論Object.defineProperty
,那麼筆者就把當前火熱的到Boom的國產框架:Vue.js
請出來,而後在瞭解完她實現雙向數據綁定的原理以後,咱們着手實現一個抽象派的雙向數據綁定。那麼那位朋友就說了,什麼叫 抽象派 ?我估計吧,可能就是馬(Vue)和馬骨架的區別吧,TAT...git
在介紹Vue的雙向數據綁定以前,筆者還想多叨叨幾句,若是某一天有人問你:Vue是如何實現雙向數據綁定的?
姑且先在這裏停頓下,思考下這個問題的答案...................
或許有朋友會脫口而出「數據劫持」
,說的沒錯!的確就是「數據劫持」,可是還不夠充分和不夠精確。筆者在這裏也談下本身的一點點所見所聞所想:面試
- 不夠精確:與其說是 數據劫持,更應該說是對數據對象的
Setter
和Getter
實現的劫持。- 不夠充分:爲何說不夠充分?是由於 Object.defineProperty 僅僅是實現了對數據的監控,後續實現對UI的從新渲染並非它作的,因此這裏還涉及到
發佈-訂閱模式
(有興趣的朋友戳這裏);過程是,當監控的數據對象被更改後,這個變動會被廣播給全部訂閱該數據的watcher
,而後由該 watcher實現對頁面的從新渲染。
下面進入正題,一塊兒瞭解下Vue實現雙向數據綁定的原理,果斷上圖:segmentfault
首先,Vue的Compile
模塊會對Vue的 template 代碼進行編譯解析並生成一系列的watcher
,也能夠稱之爲「更新函數」,它負責把變動後的相關數據從新渲染到指定的地方。舉個栗子:數組
<input v-model="message">
Compile會解析出 v-moel
這個指令而且生成 watcher 並鏈接數據中的 message 和當前這個Dom對象,一旦收到這個message被變動的通知,watcher就會根據變動對這個Dom進行從新渲染。框架
固然一個頁面或者一個項目中確定有不少watcher,所以Vue使用了Dep這個對象來存儲每個watcher,當數據發生變動,Observer會調用Dep的notify方法以通知全部訂閱了該數據的watcher,讓它們醒醒該幹活了...函數
Vue的雙向數據綁定也說得差很少了,下面就開始順着這個思路着手寫一個吧,畢竟說得多不如code來得好啊!!!具體的實現效果以下,Let‘s do it
ui
不知道爲何GIF上傳不了,因此只能將就用圖片了,QAQ....this
功能就用文字解釋下:
第一個行的 title0
直接顯示的是數據,以便觀察;咱們能夠在輸入框中輸入任何int, 而後點擊 「加」能夠實現對數值的 +1 操做,同時輸入框的數值和 title 也會隨之變化;固然,經過輸入數值,title也會跟着變化。
首先把Html代碼呈上來: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title>Object.defineProperty實現雙向綁定</title> </head> <body> <h1 id='h1'></h1> <input type="text" id="inp" onkeyup="inputChange(event)"> <input type="button" value="加" onclick="btnAdd()" /> </body> <script src="./index.js"></script> </html>
而後開始一步一步在index.js
裏寫代碼吧1)
首先咱們先定義一個數據源
//數據源 let vm = { value: 0 }
2)
而後定義一個Dep
,用於存儲watcher
//用於管理watcher的Dep對象 let Dep = function () { this.list = []; this.add = function(watcher){ this.list.push(watcher) }, this.notify = function(newValue){ this.list.forEach(function (fn) { fn(newValue) }) } };
3)
模擬Compile出來的watchers,該demo涉及到兩個地方的從新render,一個是title,另外一個是輸入框。因此寫兩個watcher,而後存入Dep
// 模擬compile,經過對Html的解析生成一系列訂閱者(watcher) function renderInput(newValue) { let e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p'); if (el) { el.value = newValue } } function renderTitle(newValue) { let e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h1'); if (el) { el.innerHTML = newValue } } //將解析出來的watcher存入Dep中待用 let dep = new Dep(); dep.add(renderInput); dep.add(renderTitle)
4)
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定義一個Observer
function observer(vm, key, value) { Object.defineProperty(vm, key,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function () { console.log('Get'); return value }, set: function (newValue) { if (value !== newValue) { value = newValue console.log('Update') //將變更通知給相關的訂閱者 dep.notify(newValue) } } }) }
5) 再將頁面使用的兩個方法寫出來。(Vue使用的是指令對事件進行綁定,可是本文不涉及指令,因此用最原始的方法綁定事件)
//頁面引用的方法 function inputChange(ev) { let value = Number.parseInt(ev.target.value); vm.value = (Number.isNaN(value)) ? 0 : value; } function btnAdd() { vm.value = vm.value + 1; }
主要的代碼都寫好後,下面第一件事就是初始化
:
//數據初始化方法 function initMVVM(vm) { Object.keys(vm).forEach(function (key) { observer(vm, key, vm[key]) }) } //初始化數據源 initMVVM(vm) //初始化頁面,將數據源渲染到UI dep.notify(vm.value);
這樣一個簡單的基於 Object.defineProperty
的雙向數據綁定就完成了。看完的朋友有沒有對雙向數據綁定有了更多的理解了呢?若是沒有理解的話,能夠將代碼複製到本地,而後循着代碼再運行下,或許能容易理解。固然這裏的代碼並不高深,只是從淺層去談論了雙向數據綁定,因此有不足或者表達錯誤的地方,煩請各位朋友多多指正。
這裏是源碼,因爲放不了動圖,因此有興趣的小夥伴能夠拿下來
最後仍是補充一句,Object.defineProperty
雖然好用,但並非無懈可擊的,它對數組數據
的處理並無想象中的好甚至表現不好,所以Vue團隊專門爲Vue中的數組類型編寫了額外的方法以實現對數組的正確監控
。所以,ES6中的Proxy自告奮勇,拯救了ES5 中 Object.defineProperty
對數組數據處理的不足。有興趣的朋友請期待筆者的下一篇博客,討論下用Proxy
實現雙向數據綁定。
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