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router模塊的router-link組件。php
在 VueRouter 的參數中使用 children 配置,這樣就能夠很好的實現路由嵌套。css
//引入兩個組件
import home from "./home.vue"
import game from "./game.vue" //定義路由前端
const routes = [vue
{ path: "/", redirect: "/home" },//重定向,指向了home組件 { path: "/home", component: home, children: [ { path: "/home/game", component: game } ] }
]java
在router目錄下的index.js文件中,對path屬性加上/:id。
使用router對象的params.id。node
三種,
第一種:是全局導航鉤子:router.beforeEach(to,from,next),做用:跳轉前進行判斷攔截。
第二種:組件內的鉤子
第三種:單獨路由獨享組件react
css的預編譯。
使用步驟:jquery
第一步:用npm 下三個loader(sass-loader、css-loader、node-sass)
第二步:在build目錄找到webpack.base.config.js,在那個extends屬性中加一個拓展.scss
第三步:仍是在同一個文件,配置一個module屬性
第四步:而後在組件的style標籤加上lang屬性 ,例如:lang=」scss」webpack
有哪幾大特性:ios
一、能夠用變量,例如($變量名稱=值);
二、能夠用混合器,例如()
三、能夠嵌套
基於vue的前端組件庫。npm安裝,而後import樣式和js,vue.use(mintUi)全局引入。在單個組件局部引入:import {Toast} from ‘mint-ui’。
組件一:Toast(‘登陸成功’);
組件二:mint-header;
組件三:mint-swiper
能夠實現雙向綁定,指令(v-class、v-for、v-if、v-show、v-on)。vue的model層的data屬性。綁定事件:<input @click=doLog()/>
他們是動態的樣式語言,是CSS預處理器,CSS上的一種抽象層。他們是一種特殊的語法/語言而編譯成CSS。
區別:
變量符不同,less是@,而Sass是$;
Sass支持條件語句,可使用if{}else{},for{}循環等等。而Less不支持;
Sass是基於Ruby的,是在服務端處理的,而Less是須要引入less.js來處理Less代碼輸出Css到瀏覽器
請求後臺資源的模塊。npm install axios -S裝好,而後發送的是跨域,需在配置文件中config/index.js進行設置。後臺若是是Tp5則定義一個資源路由。js中使用import進來,而後.get或.post。返回在.then函數中若是成功,失敗則是在.catch函數中
跨域,添加用戶操做,更新操做。
vue框架中狀態管理。
在main.js引入store,注入。新建了一個目錄store,….. export 。
場景有:單頁應用中,組件之間的狀態。音樂播放、登陸狀態、加入購物車
一個model+view+viewModel框架,數據模型model,viewModel鏈接兩個
區別:vue數據驅動,經過數據來顯示視圖層而不是節點操做。
場景:數據操做比較多的場景,更加便捷
全局定義指令:在vue對象的directive方法裏面有兩個參數,一個是指令名稱,另一個是函數。
組件內定義指令:directives
鉤子函數:bind(綁定事件觸發)、inserted(節點插入的時候觸發)、update(組件內相關更新)
鉤子函數參數:el、binding
v-if:判斷是否隱藏;v-for:數據循環出來;v-bind:class:綁定一個屬性;v-model:實現雙向綁定
vue用來寫路由一個插件。router-link、router-view
導航鉤子有:
a/全局鉤子和組件內獨享的鉤子。b/beforeRouteEnter、afterEnter、beforeRouterUpdate、beforeRouteLeave
參數:
有to(去的那個路由)、from(離開的路由)、next(必定要用這個函數才能去到下一個路由,若是不用就攔截)最經常使用就這幾種
vue.js 是採用數據劫持結合發佈者-訂閱者模式的方式,經過Object.defineProperty()來劫持各個屬性的setter,getter,在數據變更時發佈消息給訂閱者,觸發相應的監聽回調。
具體步驟:
第一步:須要observe的數據對象進行遞歸遍歷,包括子屬性對象的屬性,都加上 setter和getter
這樣的話,給這個對象的某個值賦值,就會觸發setter,那麼就能監聽到了數據變化
第二步:compile解析模板指令,將模板中的變量替換成數據,而後初始化渲染頁面視圖,並將每一個指令對應的節點綁定更新函數,添加監聽數據的訂閱者,一旦數據有變更,收到通知,更新視圖
第三步:Watcher訂閱者是Observer和Compile之間通訊的橋樑,主要作的事情是:
一、在自身實例化時往屬性訂閱器(dep)裏面添加本身
二、自身必須有一個update()方法
三、待屬性變更dep.notice()通知時,能調用自身的update()方法,並觸發Compile中綁定的回調,則功成身退。
第四步:MVVM做爲數據綁定的入口,整合Observer、Compile和Watcher三者,經過Observer來監聽本身的model數據變化,經過Compile來解析編譯模板指令,最終利用Watcher搭起Observer和Compile之間的通訊橋樑,達到數據變化 -> 視圖更新;視圖交互變化(input) -> 數據model變動的雙向綁定效果。
總共分爲8個階段建立前/後,載入前/後,更新前/後,銷燬前/後
建立前/後: 在beforeCreated階段,vue實例的掛載元素el和數據對象data都爲undefined,還未初始化。在created階段,vue實例的數據對象data有了,el尚未。
載入前/後:在beforeMount階段,vue實例的$el和data都初始化了,但仍是掛載以前爲虛擬的dom節點,data.message還未替換。在mounted階段,vue實例掛載完成,data.message成功渲染。
更新前/後:當data變化時,會觸發beforeUpdate和updated方法。
銷燬前/後:在執行destroy方法後,對data的改變不會再觸發周期函數,說明此時vue實例已經解除了事件監聽以及和dom的綁定,可是dom結構依然存在
首先,組件能夠提高整個項目的開發效率。可以把頁面抽象成多個相對獨立的模塊,解決了咱們傳統項目開發:效率低、難維護、複用性等問題。
而後,使用Vue.extend方法建立一個組件,而後使用Vue.component方法註冊組件。子組件須要數據,能夠在props中接受定義。而子組件修改好數據後,想把數據傳遞給父組件。能夠採用emit方法。
vuex能夠理解爲一種開發模式或框架。好比PHP有thinkphp,java有spring等。
經過狀態(數據源)集中管理驅動組件的變化(比如spring的IOC容器對bean進行集中管理)。
應用級的狀態集中放在store中; 改變狀態的方式是提交mutations,這是個同步的事物; 異步邏輯應該封裝在action中。
解析.vue文件的一個加載器,跟template/js/style轉換成js模塊。
用途:js能夠寫es六、style樣式能夠scss或less、template能夠加jade等
assets文件夾是放靜態資源;components是放組件;router是定義路由相關的配置;view視圖;app.vue是一個應用主組件;main.js是入口文件
第一步:在components目錄新建你的組件文件(smithButton.vue),script必定要export default {
第二步:在須要用的頁面(組件)中導入:import smithButton from ‘../components/smithButton.vue’
第三步:注入到vue的子組件的components屬性上面,components:{smithButton}
第四步:在template視圖view中使用,<smith-button> </smith-button>
問題有:smithButton命名,使用的時候則smith-button。
簡而言之,就是先轉化成AST樹,再獲得的render函數返回VNode(Vue的虛擬DOM節點)
詳情步驟:
首先,經過compile編譯器把template編譯成AST語法樹(abstract syntax tree 即 源代碼的抽象語法結構的樹狀表現形式),compile是createCompiler的返回值,createCompiler是用以建立編譯器的。另外compile還負責合併option。
而後,AST會通過generate(將AST語法樹轉化成render funtion字符串的過程)獲得render函數,render的返回值是VNode,VNode是Vue的虛擬DOM節點,裏面有(標籤名、子節點、文本等等)
vue的歷史記錄
history 記錄中向前或者後退多少步
1.與AngularJS的區別
相同點:
都支持指令:內置指令和自定義指令。
都支持過濾器:內置過濾器和自定義過濾器。
都支持雙向數據綁定。
都不支持低端瀏覽器。
不一樣點:
1.AngularJS的學習成本高,好比增長了Dependency Injection特性,而Vue.js自己提供的API都比較簡單、直觀。
2.在性能上,AngularJS依賴對數據作髒檢查,因此Watcher越多越慢。
Vue.js使用基於依賴追蹤的觀察而且使用異步隊列更新。全部的數據都是獨立觸發的。
對於龐大的應用來講,這個優化差別仍是比較明顯的。
2.與React的區別
相同點:
React採用特殊的JSX語法,Vue.js在組件開發中也推崇編寫.vue特殊文件格式,對文件內容都有一些約定,二者都須要編譯後使用。
中心思想相同:一切都是組件,組件實例之間能夠嵌套。
都提供合理的鉤子函數,可讓開發者定製化地去處理需求。
都不內置列數AJAX,Route等功能到核心包,而是以插件的方式加載。
在組件開發中都支持mixins的特性。
不一樣點:
React依賴Virtual DOM,而Vue.js使用的是DOM模板。React採用的Virtual DOM會對渲染出來的結果作髒檢查。
Vue.js在模板中提供了指令,過濾器等,能夠很是方便,快捷地操做Virtual DOM。
vue生命週期面試題
Vue 實例從建立到銷燬的過程,就是生命週期。也就是從開始建立、初始化數據、編譯模板、掛載Dom→渲染、更新→渲染、卸載等一系列過程,咱們稱這是 Vue 的生命週期。
vue生命週期的做用是什麼?
它的生命週期中有多個事件鉤子,讓咱們在控制整個Vue實例的過程時更容易造成好的邏輯。
vue生命週期總共有幾個階段?
它能夠總共分爲8個階段:建立前/後, 載入前/後,更新前/後,銷燬前/銷燬後
第一次頁面加載會觸發哪幾個鉤子?
第一次頁面加載時會觸發 beforeCreate, created, beforeMount, mounted 這幾個鉤子
DOM 渲染在 哪一個週期中就已經完成?
DOM 渲染在 mounted 中就已經完成了
簡單描述每一個週期具體適合哪些場景?
生命週期鉤子的一些使用方法: beforecreate : 能夠在這加個loading事件,在加載實例時觸發 created : 初始化完成時的事件寫在這裏,如在這結束loading事件,異步請求也適宜在這裏調用 mounted : 掛載元素,獲取到DOM節點 updated : 若是對數據統一處理,在這裏寫上相應函數 beforeDestroy : 能夠作一個確認中止事件的確認框 nextTick : 更新數據後當即操做dom
arguments是一個僞數組,沒有遍歷接口,不能遍歷
MVVM全稱是Model-View-ViewModel
Vue是以數據爲驅動的,Vue自身將DOM和數據進行綁定,一旦建立綁定,DOM和數據將保持同步,每當數據發生變化,DOM會跟着變化。 ViewModel是Vue的核心,它是Vue的一個實例。Vue實例時做用域某個HTML元素上的這個HTML元素能夠是body,也能夠是某個id所指代的元素。
DOMListeners和DataBindings是實現雙向綁定的關鍵。DOMListeners監聽頁面全部View層DOM元素的變化,當發生變化,Model層的數據隨之變化;DataBindings監聽Model層的數據,當數據發生變化,View層的DOM元素隨之變化。
v-show指令是經過修改元素的displayCSS屬性讓其顯示或者隱藏
v-if指令是直接銷燬和重建DOM達到讓元素顯示和隱藏的效果
將當前組件的<style>修改成<style scoped>
<keep-alive></keep-alive> 包裹動態組件時,會緩存不活動的組件實例,主要用於保留組件狀態或避免從新渲染。
大白話: 好比有一個列表和一個詳情,那麼用戶就會常常執行打開詳情=>返回列表=>打開詳情…這樣的話列表和詳情都是一個頻率很高的頁面,那麼就能夠對列表組件使用<keep-alive></keep-alive>進行緩存,這樣用戶每次返回列表的時候,都能從緩存中快速渲染,而不是從新渲染
1.採用ES6的import ... from ...語法或CommonJS的require()方法引入組件
2.對組件進行註冊,代碼以下
// 註冊
Vue.component('my-component', {
template: '<div>A custom component!</div>'
})
3.使用組件<my-component></my-component>
提供一個在頁面上已存在的 DOM 元素做爲 Vue 實例的掛載目標.能夠是 CSS 選擇器,也能夠是一個 HTMLElement 實例,
採用ES6的import ... from ...語法或CommonJSd的require()方法引入插件
使用全局方法Vue.use( plugin )使用插件,能夠傳入一個選項對象Vue.use(MyPlugin, { someOption: true })
created: 實例已經建立完成以後調用,在這一步,實例已經完成數據觀測, 屬性和方法的運算, watch/event事件回調. 然而, 掛載階段尚未開始, el屬性目前還不可見mounted:el被新創建的vm.el 替換,並掛載到實例上去以後調用該鉤子。若是 root 實例掛載了一個文檔內元素,當 mounted 被調用時 vm.$el 也在文檔內。
activated::keep-alive組件激活時調用
數據單向流動
一個應用能夠看做是由上面三部分組成: View, Actions,State,數據的流動也是從View => Actions => State =>View 以此達到數據的單向流動.可是項目較大的, 組件嵌套過多的時候, 多組件共享同一個State會在數據傳遞時出現不少問題.Vuex就是爲了解決這些問題而產生的.
Vuex能夠被看做項目中全部組件的數據中心,咱們將全部組件中共享的State抽離出來,任何組件均可以訪問和操做咱們的數據中心.
Vuex原理
能夠很好的說明Vuex的組成,一個實例化的Vuex.Store由state, mutations和actions三個屬性組成:
state中保存着共有數據
改變state中的數據有且只有經過mutations中的方法,且mutations中的方法必須是同步的
若是要寫異步的方法,須要些在actions中, 並經過commit到mutations中進行state中數據的更改.
更多Vuex信息,請參考Vuex官網 : vuex.vuej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