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用的mac軟件(3)-效率篇

距離上篇博客居然一晃就2個月過去了……最近確實太忙了,但一忙其實就容易亂,反而積累就少。android

今天繼續介紹下我在用的mac軟件。標題爲效率篇,其實沒有嚴格的限定,就是雜亂的介紹我在用的感受能提高效率的工具軟件。ios

GTD

mac下好用的GTD太多了,好比很是強大的ommniFocus,也有極其簡潔的clear。chrome

在試用了各類之後(這絕對不是一件有效率的事情……),我如今用的是Thingsclear編程

Things是標準GTD理念很好的載體。在inbox中記錄各個要完成的任務,而後分類整理到不一樣的project或者不一樣的週期段。關於具體的使用方式我就很少說了,你們能夠去搜索下,GTD或者Things相關的介紹仍是很是多的。我用Things主要記一些耗時較長的任務。我會在next裏面放一些即將要去作的事情,在someday裏放一些不那麼緊急卻想作的事情(也用來記錄靈感)。secheduled用來記錄週期性的東西,好比天天固定時間把pocket中的文章一塊兒讀一下。而project就是一個項目分類,好比工做項目,好比讀書計劃等。things遺憾的是沒有提醒功能,手機端也只有ios。能夠考慮使用免費的doit.im,功能和things基本一致,還彌補了上述不足。vim

而clear就是一個很是輕量級的任務列表。我會用來記錄更加具體細分的任務。好比今天要實現某個功能,那開始編程的時候,會一條條按順序寫出要作的事情。這樣思路就不會亂了,並且在計劃好後就能馬上開始編程了。原則上,clear的任務是天天清空的。一樣,clear不支持android。api

在個人使用過程當中,二者能很好的互補,偶爾會有交叉,可是整體感受仍是很是不錯的。瀏覽器

Alfred

一款幾乎全部人都會說是神器的軟件。Alfred強化了spotlight,不只能夠快速的搜索本地文件,還能夠搜索各類網絡上的內容,同時也能夠實現徹底的鍵盤操做。真正作到快速啓動的同時,也支持自定義各類插件,使其無比強大。能夠用來查找文件,直接打開文件或者應用,能夠直接進行google搜索,能夠查詢各類詞典,能夠查看歷史剪貼板……如圖是用一個豆瓣插件直接去豆瓣搜索電影。網絡

這裏就不具體介紹Alfred的功能了,這徹底能夠單獨寫篇博客來寫。Alfred的使用方式也是很是簡單,不用什麼教程,稍微摸索下就能夠了。工具

這篇文章羅列了一些實用的插件,你們能夠各取所需。其實從這些插件看,就能感受到Alfred的強大了。google

Dash

dash主要是一個API文檔瀏覽器。能夠快速地查閱各類技術的api文檔,很是方便。特別是離線環境下,尤爲有用。dash還能夠存儲經常使用的代碼片斷以供使用。

Typinator

Typinator是一個自動文本擴展工具。即定義好縮寫,就會在你輸入該縮寫後自動替換定義的文本。好比定義的這條縮寫

當我輸入wifi時,會自動轉換爲Wi-Fi。有了typinator輸入一些經常使用字符或者文本片斷時就會很是方便。遺憾的是對中文輸入法不支持,每次必須切換到英文輸入法。圖爲官網的一張介紹圖

popClip

popClip也是一個能夠提高效率的工具。在你選擇文本以後,popClip會彈出,如圖所示:

能夠看到能對選中的文本進行復制,加雙引號,打開dash搜索,發微博,添加到things等等。不少功能都不是默認的,和Alfred同樣,popClip支持自定義插件。能夠在這裏下載各類插件知足不一樣的需求。 很是強大。

magicanDocument

magicanDocument會根據文件類型進行分類管理。對於我這種東西有時候放的比較亂的人很是有用。不用過多介紹,一看就懂,如圖:

TimeSink

TimeSink是一個時間跟蹤軟件。他能夠自動記錄你在mac上使用各類軟件的時間,不管是在前臺使用仍是後臺使用。如圖:

天天看看本身的時間花在哪裏是很是有意思的事情,能夠很好的對一天的工做效率作出總結。我設置了天天都會清空重置,從這張圖我能夠清楚地看到今天沒寫什麼代碼,vim時間不超過半小時,時間所有花在了chrome上。由於今天一直在看一個系列博文。而後用mou寫博客花了第二多的時間。這都是意料之中,可是沒想到聊了這麼久的qq……因此,這款軟件能讓你清楚的知道時間都是被誰偷走了。我很喜歡。

synergy

synergy用來用一套鍵鼠操做多個電腦。如圖:

一臺做爲服務端,共享它的鍵鼠,其餘的做爲client端。填上相應的ip地址,拖動屏幕的相對位置便可,很是方便。

就寫到這裏吧,不少軟件我也不知道該不應界定爲效率軟件。不過這些都是我經常使用並且感受對效率有提高的軟件。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