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牛新莊:單帳戶成本從2.2元降到8分,分佈式架構重構銀行IT

中國民生銀行總行信息科技部總經理分佈式

民生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大數據

(本文根據牛新莊先生在2018雲棲大會金融峯會上分享整理)人工智能

 

你們上午好,很是高興參加本次「數字驅動中國」杭州雲棲大會,今天主要跟你們交流在這樣一個技術變革的時代,民生銀行、民生科技有限公司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探索。對象

數字驅動中國效率

今天咱們身處一個數字的世界,一個以技術變革驅動各行各業的時代。例如製造行業,包括特斯拉、臺積電等,咱們很難把特斯拉定義爲一家汽車製造商,更認爲它是一家科技公司。隨着5G的普及,將來工業和互聯網會發生更進一步跨越式的發展,在物聯網領域,雖然咱們起步較晚,可是不少新技術的應用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展,零售、醫療、農業以及剛剛發佈城市大腦2.0的智慧城市—杭州都在因科技而改變。實體領域的技術變革也驅動着金融行業的技術變革,做爲「上層建築」,只有與服務對象保持共同進步才能跟上步伐。互聯網

90年代,人民銀行推出電子銀行,那時候最先咱們叫會計電算化;後來出現了ATM,步入金融電子化時代;接着咱們提出手機銀行,實現金融移動化;到如今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IoT的發展,咱們倡導金融數字化,也稱爲金融科技。隨着技術的變革,科技與金融的結合正在由淺入深,由表入裏。若是說過去科技對金融的改變動多的是基於渠道端,那麼今天則是全方位的、端到端的改進。科技對金融的影響,我的認爲主要表如今三個方面:第1、提升傳統銀行運做效率,經過技術變革提高傳統銀行服務的深度與廣度,第2、減小銀行的的運營成本,民生銀行分佈式上線後,將成本從過去一個帳戶2.2元的成本下降到了目前8分錢;第3、提高客戶體驗,雖然咱們常將「以客戶爲中心」掛在嘴邊,可是中國的傳統銀行甚少能真正將客戶體驗作好,各個服務單元、服務部門之間的邊界形成了金融機構很難爲用戶提供良好體驗技術

民生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實踐數據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
本站公眾號
   歡迎關注本站公眾號,獲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