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化,這個詞幾乎人人都聽過,即使是計算機與互聯網如此深刻人們生活的今天,咱們提及這個來,彷佛依然以爲有點模糊。所謂企業信息化,是否是就是讓員工們學會用那幾套軟件呢?信息化最終的目標又是什麼樣子? ide
1963年,日本學者梅倬忠夫在《信息產業論》一書中描繪了「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會」的前景,預見到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將會引發一場全面的社會變革,並將人類社會推入「信息化社會」:模塊化
信息化社會是指信息產業高度發達且在產業結構中佔優點地位的社會。——梅倬忠夫《信息產業論》
這個定義還真是有點晦澀難懂,不妨對比下在1997年首屆中國信息化工做會議上給出的定義:工具
信息化是指培育、發展以智能化工具爲表明的新的生產力並使之造福於社會的歷史過程。——中國信息化工做會議大數據
這裏的智能化工具,更多的是指計算機。那之因此不叫「計算機化」,是由於信息化自己不只包含計算機,還包含「遠程通信」這一內容。前者能夠理解爲硬件和軟件兩部分,後者能夠狹義的理解爲「互聯網」。優化
現在,這個過程正在發生。編碼
看到這裏是否是依然很懵,計算機和互聯網我都知道,平時也在用,可這個信息化過程究竟是個什麼過程啊?設計
一點一點來。3d
首先,咱們先琢磨下什麼是信息。先來舉幾個例子:blog
等等圖片
信息的種類很是多,看看他們的共同點:信息須要產生,信息須要載體記錄,信息須要被理解。在計算機術語裏面,產生信息的過程叫編碼,理解信息的過程叫解碼,載體上所記錄的就是信息自己。
那這裏咱們就能夠給出一個方便理解的信息化的定義了,就是將信息編碼,記錄,最後解碼的過程。
結合企業,說點接地氣的話:
企業信息化,就是把工做中產生的信息存起來,要用的時候再讀出來。
是否是很簡單?仔細看這個結論,對於企業信息化來講,麻煩的地方是回答這幾個問題:
這幾個問題的答案實際上是同一個:
企業信息化的實現。
提及實現,就不得不提到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ERP由美國高德納諮詢公司於1990年提出優化製造業系統和資源計劃軟件,是一個大型模塊化,集成性的流程導向系統,集成企業內部財務會計,製造,進銷存等信息流,快速提供決策信息,提高企業運營績效和快速反應能力。
ERP是一套完整的企業管理思路。其核心思想就是對整個供應鏈的管理。也就是說,ERP先將企業最重要的問題,供應鏈,當作是一個企業運轉的核心。用一整套理論和邏輯去安排圍繞着供應鏈上的每個環節。其它系統都是創建在此思想基礎之上,如客戶管理系統(CRM),供應鏈管理(SCM),人力資源管理(HRS)等等。
ERP的設計初衷正是爲大型製造業企業服務的。而ERP的前身MRP 2,MRP,MIS等等,都是圍繞着製造業企業而生。對於製造業企業來講,供應鏈確實就是其企業運轉的核心內容。
從ERP能夠看出,企業信息化本質上是企業管理思路的信息化。
從ERP提出到如今已通過去30年了,信息技術的發展相比1990年早已今非昔比,商業生態也跟以往有了巨大的不一樣,大量企業生產的不是具體的商品,加工也不須要原材料,ERP與現代不少企業,彷佛格格不入。
現代企業愈來愈多的僅僅須要依靠人的能力與智慧去完成企業行爲,人成了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企業的管理思想也逐漸從本來「以事爲本」向「以人爲本」的方向積極探索。企業信息化能不能也「以人爲本」呢?
人,組成企業的基本單位。每一個人在企業中各有職責,分工合做完成企業每日任務。每一個人的工做方式都能抽象成:接到任務,完成任務,交接任務,三個部分,這像極了一個計算機程序,輸入數據,處理數據,輸出數據。那麼,咱們構建企業信息化是否也能按照這樣的方式,圍繞人爲核心來打造這套系統呢?
若是將人在處理任務的過程當作是一個黑盒,咱們並不清楚內部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每一個人的我的工做臺能夠簡單設計成:接收某個工做任務,以後將完成的工做結果發送給下一我的工做臺。
我的工做臺之間的互相通訊,就如同人與人相互溝通。先不關心每一個人在作什麼,而首先關心的是人與人之間交接的部分,以這種方式去構建信息化的基礎平臺。
在實際企業運轉過程當中,每每會出現部門與部門進行交接的狀況,仔細看其實仍是人與人的交接,這個交接稍微有點區別,每每被交接的部門能夠有多我的可以接受這個任務,部門內人員在接受任務以後,依然須要對部門其它人進行交接,實質上仍是人與人的交接。
有了這個交接平臺爲基礎,咱們就能夠開始深刻構建每個人的工做內容。從產品上,咱們只須要關注單我的的需求,這大大下降了產品設計的複雜度,你甚至可能不須要專業的產品經理。
在這個過程當中,咱們會發現,有些人的工做內容是徹底相同的。這就出現了人力資源中的重要概念:崗位。崗位實質就是一些工做的總和,這一些工做就能夠被設計成單個軟件應用,咱們能夠叫這種應用爲:崗位應用。而一我的至少須要在公司承擔一個崗位或者多個崗位。這也就意味着一我的,能夠操做不一樣的崗位應用。
以崗位應用爲基礎,咱們一樣就能夠開始構建客戶管理系統(CRM),供應鏈管理(SCM),人力資源管理(HRS)等系統。從人角度去看,這些系統都很天然的就是部門系統,部門系統再也不涉及具體的業務,更多的是部門經理關心的那些東西:任務數量,工做進度,完成結果等等,這些數據部門經理須要關心,以方便其更好的進行管理工做。你可能已經發現了,部門系統本質上就是一個數據分析系統,將崗位應用產生的數據進行計算,分類展現。
走到這裏,咱們幾乎就已經經過崗位應用與部門系統,完整的替換掉了ERP及其基礎上的那些臃腫的管理系統。
接下來你就會驚奇發現,這種結構下帶來的好處:
走到這裏,咱們基本上就已經完成了信息化的過程:把工做中的數據存起來,而後須要的時候用起來。這是否就是終點了呢?
以崗位應用和部門系統爲基礎,其實已經展示出來一個想象空間極大的將來景象。
隨着崗位應用的完善,咱們能夠利用它逐漸替代掉那些重複的勞動,直到消滅,再加上崗位與崗位的工做,經過基礎平臺能互相交接,這讓工做過程會變得很是自動化,人們完全從繁瑣重複的工做中解放出來,專一在富有創造性的工做上。
部門系統從本質上就是一個數據分析系統,用來輔助管理工做,這裏彷彿天生就是給大數據與AI系統發光發熱的地方,從而實現企業管理的智能化。
讓企業不只僅是信息化,而是進一步自動化,智能化,是龍歸的追求。龍歸相信,隨着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這個將來可能並不遙遠。龍歸也願意與有着一樣追求和願景的企業共同爲這個目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