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歡喜傳媒的B站,有着怎樣的內容焦慮?

投資歡喜傳媒的B站,有着怎樣的內容焦慮?
配圖來自Canva安全

受疫情影響停擺了大半年的電影行業,終於隨着那些熱門電影定檔而逐漸恢復火熱,其中就包括原定大年初一上線的《奪冠》。這部由陳可辛導演的熱門電影,背後的出品方是歡喜傳媒。網絡

近日,歡喜傳媒發佈公告稱,視頻平臺B站將以5.13億港幣入股,手握歡喜傳媒9.9%的股份,在入股後,雙方將會在影視內容、流媒體等領域展開深度合做。公告一出,歡喜傳媒在開盤跳空高開18%。ide

但不管是對於B站仍是歡喜傳媒,這場投資都將會帶來更深層的影響。佈局

一場投資,兩方歡喜視頻

在電影行業的春天剛剛露頭時,行業相關的衆多企業都很差過,好比華誼兄弟、光線傳媒以及貓眼娛樂都公佈了最爲悽慘的半年報。blog

天然,身處行業中的歡喜傳媒一樣也在苦熬着這場寒冬。而現在B站的投資,對於歡喜傳媒來講,最直接的好處天然是資金。此次認購的金額約合人民幣4.5億元,這對於努力擺脫疫情寒冬的歡喜傳媒而言,無疑是一次輸血。進程

固然,對於歡喜傳媒而言,更加長遠的影響關乎到傳統影視行業的線上線下融合。一場疫情對人們的觀影習慣產生了必定的影響,更多的人選擇線上觀影而不是走進電影院,如何抓住被線上分走的這部分流量,則是歡喜傳媒更看重的。部署

而B站給歡喜傳媒提供了機會。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可知,歡喜傳媒獨家享有的影視內容將會在歡喜首映和B站平臺共同播放,B站也將在自身平臺內設立歡喜首映專區。這有助於歡喜傳媒抓住線上觀影趨勢,完善本身的線上線下融合進程。同步

能夠看出,歡喜傳媒會由於此次的投資得到一些長期的利好,而做爲投資方的B站,從此次投資中得到的最大紅利天然就是歡喜傳媒旗下諸多的影視版權了。it

舉例來講,在雙方簽定協議以後,青春片《風犬少年的天空》將會是雙方合做後聯合獨播的第一步影視劇。而此前一直被觀衆熱烈期盼的電影《奪冠》,也將在院線下映後上線歡喜首映和B站平臺同步播放。

歡喜傳媒得到了資金並抓住了將來趨勢,而B站也獲得了本身想要的影視版權,這的確是一場共贏,可是B站對於影視的追求並不侷限於此。

B站影視的急速擴張

對於正在破圈的B站而言,這固然不是第一次在影視版權這方面發力了。

在此次投資以前,B站在影視方面就已經動做頻頻。不管是買下《哈利波特》、《指環王》以及《霍比特人》等經典IP,仍是買下一衆豆瓣高口碑電影,甚至是牽手「雲上戛納」在B站平臺內上線歷年獲獎影片,都是B站在影視領域的不斷擴充。

而此次與歡喜傳媒的合做,B站除了收穫到即將上映的幾部熱門電影版權,也收穫了諸如《我不是藥神》等歷史高分影片版權。而這些版權對於B站來講,正是填充其內容平臺中長視頻領域的一大利器。

雖然B站是基於PUGC起家的視頻平臺,其中最主要的內容是由入駐在平臺內的UP主自行製做。可是不論B站的內容創做者是誰,視頻平臺的本質不會改變,這就使得B站在發展時不免和行業前輩「愛優騰」針鋒相對。

而長視頻本就是愛優騰這些老牌視頻平臺的主戰場,也是其內容核心,現在B站在長視頻領域的不斷髮力,天然能夠理解爲B站將目光集中在了愛優騰的「腹地」上。就算沒有攻佔的想法,可是防護性的部署也是B站所須要的。

畢竟不斷破圈的B站,天然不能將本身的內容侷限在PUGC上,更加專業和知名的IP內容不只在對新用戶的吸引上有着較好的優點,也會進一步穩固老用戶,在深化內容護城河的同時加強用戶的粘性。

如此一來,B站大肆擴展本身的內容版圖就有了解釋,可是對於B站而言,這頻頻動做以後,還有更加深層的焦慮。

B站的焦慮

縱觀B站這段時間在內容領域的動做,不管是影視仍是綜藝,不管是動漫仍是紀錄片,B站在各個內容領域的動做都不算小。彷佛,B站的焦慮來自於內容。

可是究其根本,B站對於內容的焦慮,更深層的緣由卻來自B站的用戶焦慮。

近年來B站在內容方面的不斷破圈,擴張內容版圖,換來了B站用戶在短期內呈指數級增加。截至今年二季度,B站的月活用戶已經達到了1.716億,距離CEO陳睿關於B站今年達到兩億用戶的目標愈來愈近。

可是看似不錯的用戶表現,背後依舊存在問題。在B站破圈舉動不斷的二季度,用戶卻出現了環比0.5%的小幅下跌,平均月付費用戶數量也出現了首次環比下跌,這種狀況不免會讓外部對B站花費大力氣的破圈行爲是否值得產生質疑。

破圈拉新的成效有待證明,讓急速擴張的B站不得不頓一頓腳,保證後院不失火。這個後院天然就是已經被B站拉進生態之中的用戶們,而保證這些用戶的留存,則成了B站現階段急需考慮的問題。

對於視頻平臺來講,內容是和其餘平臺競爭的最根本武器。用戶老是但願有一個軟件能網絡天下全部的內容,可是在現實不容許的狀況下,用戶天然會選擇內容更多的平臺,就像QQ音樂藉助很充足的版權儲備,吸引了愈來愈多的用戶。

因而經過此次投資歡喜傳媒而收穫的影視版權,是B站在內容版圖上的又一次擴充。而對於B站而言,經過內容的不斷擴充,提高用戶對於平臺的依賴,保證現有的「用戶後院」安全,才能放開手腳在增量市場上拉動新用戶增加。

用戶留存是B站現階段最急切的焦慮,而表現出來就是B站不斷的內容佈局,試圖經過平臺內容的不斷完善,保證用戶的留存並吸引到新的用戶。但這種對於用戶的焦慮,並不僅是B站的煩惱。

B站急速擴張後更需幾分穩重

B站在用戶數量的增加速度方面,已經算得上成績不錯,可是相比於拼多多,卻略顯遜色。

現在拼多多這個電商黑馬,與電商老大哥阿里之間的用戶差距只有不到5000萬。根據拼多多公佈的財報數據可知,拼多多在過去12個月累計的活躍買家數已經達到6.8億,本季度用戶增加達到5510萬,創下上市以來單季度最大的增速。

五年的時間,在用戶數量方面趕超京東直追阿里,如此高的用戶增速,是拼多多創造的神話。可是經過補貼和紅包吸引來的大量用戶如何留存,是外界的疑慮,也是拼多多當下的挑戰。

因而曾經急速擴張的拼多多,現在也放穩腳步,不斷完善本身的後臺服務以及平臺內商品。不管是多多批發仍是多多助農,亦或是局部地區上線的多多買菜,都是拼多多爲了留住用戶所作的嘗試。

平臺服務以及商品之於拼多多,正如視頻內容之於B站,雖然所屬類別不一樣,可是在穩固急速擴張帶來的龐大用戶羣時,發揮的做用倒是同樣。這也讓B站和拼多多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平臺,異曲同工。

不管是B站經過充實內容來穩定用戶,仍是拼多多經過不斷提高的平臺服務和日趨豐富的商品,都在進行相似的探索:如何在急速擴張的規模和忠實優質的用戶留存找到好的平衡點,也便是如何平衡發展和穩固的動態關係。

而這也是每個高速成長的企業都須要正視的問題。

一次簡單的投資對企業的影響可能並不長久,也不足以說明問題。但如何經過不斷地調整和完善,讓本身的平臺既保持高速的擴張,還能保持後院的穩定,對企業而言則更具備長遠的影響。而拼多多想要的就是這種結果,B站一樣也是。

文/劉曠公衆號,ID:liukuang110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