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做開發算是暫告一段落了,算算從開始接到任務到完成竟然過了近半個月,不過收穫也是不小的。
接到任務的第一天,你們作到一塊開始商量合做開發的事宜。制定了一下咱們合做開發的Schedule,而後開始了咱們的合做開發之路。待組長畫完用例圖,咱們一塊兒討論,一塊兒敲定系統的具體用例,固然免不了有爭論的地方,不過也正是這些爭論讓咱們更加深對信息管理系統的理解。用例定好了,開始一塊兒攻克數據庫。根據用例,來設計數據庫,規範字段名稱,認真討論字段類型,按着「三範式」將一個個表肯定下來。而後爲表添加各類約束,主鍵、外鍵、Check約束、Unique約束、Default值、Identify自增值等,並創建的數據庫關係視圖。包圖一塊兒肯定了,而後開始分工,D層+Factory層+接口層1人,Entity層1人,B層+Facade層1人+組長,U層1人。
經過方纔的分工能夠看出,本次開發咱們採用了三層架構,應用了抽象工廠模式+反射+配置文件和外觀模式。在我本身作的機房收費系統中沒有用到外觀模式,感受在處理多表操做的時候(好比下機),只用B層的話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因此我在第一次的機房收費系統總結的最後也提到了這個疑惑(
http://blog.csdn.net/xiaoxian8023/article/details/7168878)。此次用外觀模式,雖然代碼又多了,不過思路卻比之前要清晰不少。外觀模式將B層繁多的類進行了封裝,對於U層而言,不須要了解那麼多的細節,外觀模式爲U層只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接口,U層其實都是那些粒度較粗的用例,只須要調用Facade層的方法便可,有Facade層來整理具體的邏輯,既知足了U層的須要,也隱祕了數據。因此外觀模式這個「中介」對於咱們來講仍是頗有幫助的。
固然咱們也用到了策略模式,這個主要是用在下機結算時,根毫不同的卡類型,使用不一樣的計費方式。理解的比較淺。向七期的前輩請教,說其實刷卡上機和下機也是一種策略。當時沒怎麼明白,不過如今有些理解了。上機和下機也是兩種不一樣的策略。刷卡時,要檢測卡的上機狀態,根絕上機狀態的不一樣,實現上機和下機兩種不一樣的策略。
此次有點遺憾的是觀察者模式。在處理強制下機操做時能夠用到。將在線的所有加載到一個列表中,而後經過觸發強制下機操做,遍歷列表,使列表中的每一項都執行強制下機操做。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只惋惜此次因爲種種緣由沒有加上,師哥遺憾。
不過此次的開發給個人感受不像是同步開發。此次咱們想本身動手敲代碼,沒有用UML圖來導出代碼框架,因此咱們由下層寫出框架,而後提交,再由上層根據下層的代碼提示來寫,這樣通常不會出錯。不過想一想,圖都給出來了,其實不用等着下層的提交框架也能夠寫。一個好的設計,有完善的圖和文檔,咱們徹底能夠根據這些來完成本身的工做。
本次合做開發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合做纔是軟件開發的正道。固然成功的合做,取決於項目的設計、分工的合理性及每一個人對待本身任務的態度。項目設計的好壞可能直接影響到你的項目是否可以完成。如何更加合理的分工,我感受應該是每一個人作本身擅長的那一部分,可靠性會增長不少。態度問題,每一個成員都應該盡力儘快的完成本身的工做,不要由於你而使得總體項目計劃延遲。
有個問題想了半天,仍是感受說說比較好,咱們有一部分紅員把重點只放在了經歷合做開發,而項目自己有些馬虎了,感受這樣很差。我以爲,雖然合做開發的主要目的是爲了讓你們更好的理解三層,培養合做開發的意識和能力,可是,咱們不能對於系統太過草率了。在我看來,每個項目都是一個生命,生命不該該是殘缺的。對本身的任務完成度要求要高,這也是一種鍛鍊,同時也是一種職業素質。
固然在合做開發過程當中,也發現了本身要學的東西還不少。好比快速畫圖,數據庫表直接轉化爲實體類和UML圖,SVN的熟練使用,Rose導出網頁版的圖等等技巧都是本身所須要鍛鍊的。不怕不知道,就怕不知道,如今我已經知道了,剩下的就是去實踐。
版權聲明:本文爲博主原創文章,未經博主容許不得轉載。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