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從澳洲回國,開啓阿里旅程,釘釘高級前端技術專家玹瘋與你分享他成長路上的故事。前端
做者 | 玹瘋
你們好,我是釘釘的前端玹瘋。取得是射鵰英雄傳裏黃藥師弟子陳玄風的諧音。西安人,05年去澳洲讀書,畢業於悉尼大學軟件工程專業。在澳大利亞生活學習工做了12年,參加過創業公司,諮詢師,世界500強,自主創業,於17年回國加入阿里巴巴,在釘釘作前端開發相關的工做。數據庫
當我拿到這個 Topic 的時候,第一感受是實在很差意思去分享成長之路,由於本身的成長並不成功,甚至說走了許多彎路。可是轉念一想,去分享下這些彎路,何嘗不是一個有意義的事情,至少能夠給一些相同彎路上的同窗有所借鑑。所以就有了這篇分享,但求能爲衆多前端同窗提供一點借鑑,少走彎路,就頗有價值了。架構
今天要分享的,也更多的是個人一些經歷,你們就當一個有趣的故事聽就好。學習
08年畢業,開始了個人第一份工做,加入了一家創業公司 Pureprofile。
爲何加入創業公司?由於剛畢業的本身帶着一份改變世界的理想,所以但願加入一個創造性的團隊,而不是一家成(死)熟(板)的公司。當時特別喜歡喬布斯的一句話:I want to put a ding in the universe。我就是想經過創業公司,能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絲痕跡。創業公司很是好,我能夠作任何我想作的事情,使用任何我想用的技術,而且從前端到服務端再到數據庫,方方面面都要接觸。在這個過程當中技術成長飛快,而且很是全面,不出三年,就成長爲能夠獨當一面的工程師。但這就出現了個人第一個彎路:沒有成熟的技術人引導,走入了惟技術論的歪路。當時以爲技術天下第一,什麼產品,BD,運營都靠邊站。所以在工做第四年後,辭職去創業了。spa
因爲走入惟技術論的誤區,致使自我膨脹很厲害。以爲本身技術牛,能夠改變世界,那乾脆本身去創業得了。因而風風火火的註冊了公司,加班加點的3個月完成了產品原型開發。而後直接上線。結果不到四天就被迫下線。緣由是什麼?上線後天天的各類費用,基本上一天2W+,上線4天就差很少燒了快10W了。重點是燒的都是本身的錢。第一次親身體會了爲何用「燒」這個字,坦白講,我以爲燒都沒有這麼快。。。有的同窗可能要問了,爲何用本身的錢?爲何不融資?由於當時本身根本不知道還能夠融資,沒有融資渠道,沒有符合邏輯的盈利模式,沒有合理的運營計劃。技術再好也沒有用。現實給我了當頭一棒,將我打入了第二個彎路:技術無用,惟商業論。感受在真正的現實裏,商業搞好了,技術花錢就能夠搞定。其實面對這件事自我是及其痛苦的,由於感受本身一身本事,實際上是沒有意義的,所以開始了另外一段職業路程。架構設計
成長:專業 - 職業設計
在發現本身除了技術其餘一無可取後,選擇了一份新的工做:諮詢師。
這個工做具體的內容是:進入客戶公司,幫助客戶的組建團隊,推銷解決方案,項目架構設計。加入這份工做就是但願可以在技術之外的領域鍛鍊本身,包括商業談判,演講,溝通等能力。天天再也不是T恤牛仔褲,而是西裝革履穿梭在高級辦公樓之間。在這個過程當中深入理解了職業精神,在我看來,專業是能力,職業是態度。在工做中,一個正確的態度(負責任,有擔當,有同理心)比專業更加劇要,也更能把事作好。作諮詢2年以後,感到本身成長了,懂技術之外的東西了,感受能夠再次嘗試本身幹。blog
再次選擇創業,因爲以前作諮詢的經歷,選擇了面向企業作定製開發的領域。此次吸收了以前的經驗,再也不好大喜功,也可以正確理解了商業和技術的位置,開始腳踏實地的一單一單的作。客戶愈來愈多,利潤也漸漸漲起來,賺錢了!!!可是我更願意把此次創業叫作作生意,由於全部的重點都在交易上,一切以交易爲準,簽單成功最重要。在這種導向下,利潤愈來愈多,但漸漸地新的問題就產生了,公司內部管理混亂,銷售人員各類問題出現:消極怠工,欺瞞客戶。研發人員頻繁離職。我意識到出現問題了,我知道生意,我知道技術,但我不知道什麼是管理,什麼是組織。所以開始了我下一段工做。開發
發現:文化的重要性rem
爲了瞭解真正大企業是什麼樣的,我加入了全球最大的媒體公司:News Corp
這家公司可能有些同窗不知道,但它的前老闆娘中國人都熟悉:鄧文迪。加入這家公司後,見識了什麼是真正的大型組織,晉升通道,員工培養,組織結構。方方面面都透着專業和全面。但惟獨有一點,個人初心是改變這個世界,混跡多年,即使來到了這樣大的組織,但好像離個人初心愈來愈遠了。並且在白人的工做圈,文化認同缺失,感受本身想作的事情和這家公司並不一致。最終纔有了回國的計劃。
悉尼:個人青春在那裏
在回到阿里以前,在澳洲整整12年,21歲去,33歲回來。能夠說人生最珍貴的一段時間留在了那裏,同時悉尼也變成了個人第二個故鄉。在那裏結婚,有了兩個女兒,從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變成一個肩上扛着責任的堅決向前的所謂中年人,真的是很是感慨。海外的生活真的很溫馨,人際關係簡單,工做簡單,社會簡單。在這裏也見到了不少,文化上的隔閡,成長的瓶頸,對於祖國家鄉的思念。中國人永遠都有一顆落葉歸根的心。
新的旅程:釘釘
在澳洲生活12年,不能不說回來是須要有決心的。但爲了尋找本身想要的東西,我仍然堅持回國加入了阿里巴巴。今天在釘釘已經三年了,很是慶幸可以加入阿里。
在這裏幾乎找到了全部我想要的東西。特別是我最初的想法:I want to put a ding in the universe。最有趣的是釘釘就叫 DingTalk,我真的 put 了 ding。
說了這麼多,其實也不是什麼道理,都是經歷。你們就當一個故事看好了,有興趣的也能夠來找我喝酒。工做了這麼多年,本身經歷也很多,胡亂總結下,和你們共勉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