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培訓機構學出來的,是否是很差找工做」面試
「投了不少簡歷,一個面試都沒有怎麼辦」微信
「我要不要隱瞞培訓的經歷」網站
常常能收到這樣的諮詢,索性就此寫篇文章。我接觸過的從培訓班畢業的人不在少數,親戚、朋友、同窗都有,論據充分,今天就客觀地分析分析,但願能對一些人有所啓發。職業規劃
剛從培訓班畢業的同窗,找第一份工做是比較痛苦的,這是一個不能否認的事實。參加校招又不符合應屆要求,參加社招則苦於沒有工做經驗。招聘市場的總體論調也是並不看好這類人羣,因此新人每每投出不少簡歷,收到的面試通知寥寥無幾。插件
因此有些人不得已隱瞞培訓經歷,虛構工做經驗,以求得一次面試機會。也有甚者,在各大招聘網站篩選崗位,全選,投遞簡歷。一次會投出上千封簡歷,如大海撈針。這些都是我見過的真實狀況,想一想都以爲酸楚。開發
而獲得面試機會的,能經過的概率又是低的可憐。找份工做而已,爲什麼難成這樣。博客
爲何招聘方不看好培訓機構出來的學生呢?這是容易想到的:基礎沒打好,只是會照貓畫虎,模仿現成的項目。文件上傳
這的確是培訓班的短板所在,與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相比,這部分同窗缺乏基礎知識的積累,對整個軟件開發體系不能貫通,短時間能幹活,長期發展乏力。固然我這麼說只是相對的,這是總體現狀,不排除有優秀的少部分,我後面會講。微博
半年用激素催大的豬,跟用飼料餵養三年的豬,口感確定是有區別的。說是事實也好,說是別人的成見也好,這個現狀咱們不必迴避。angular
也許有相關同窗看到上面的會不舒服,說我詆譭,想要急於表達本身並非只會模仿。
這就是我還想說的心態問題。因爲總體環境對這部分同窗有這樣那樣的非議,使得一些人比較玻璃心。好比看到招聘要求是限本科生,立刻就噴人家歧視學歷。或者是對本身的培訓經歷不肯提起,感受是有見不得光的污點。
我想說的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沒必要在乎別人的非議,說到底就是,你得有本身的思想,你得篤定相信一件事,水平達到了天然能找到合適的工做,畢竟市場需求在那裏。
事實上你們都明白,搞技術是件「師傅領進門,修行靠我的」的事情,不論怎樣的出身,也只是師傅領進門的階段不一樣而已,後續的發展仍是徹底靠我的的。半路出家的自學者成長爲行業大牛,這樣的例子並很多。
因此不必有任何的不自信,乃至自卑,也不要對他人的偏見而太過敏感。
招聘初級工程師,關鍵就是看你能不能幹得了活,和你的學歷背景、專業背景並非強關聯。因此你只要使本身能達到這個標準就好了,這並非多難的事情,而是你沒有把注意力放在這裏。
培訓班畢業的同窗有一個很致命的問題,所練的項目徹底同樣,致使你們的簡歷都差很少,尤爲是項目經驗那一欄。換你是用人單位,你要如何來處理這批千篇一概的簡歷呢?想一想就能獲得結論。
因此,你要想辦法作出差別來。如何作呢?業餘本身搞點小項目,博客也好,寫個小插件也好,只要徹底是本身動手作的就行。這樣你在簡歷上就能添一些別人沒有的東西,尤爲是有博客而且還堅持寫了一些文章,這是很是有用的加分項。表明着你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
加個小插曲,我在2013年換工做前,花了兩個月時間研究angular,寫了一系列博客,還寫了一個HTML5文件上傳的插件,憑藉這兩點就給面試加分很多。這就是差別性的重要之處。
你在投簡歷前,必定得感受本身肚裏是有點東西的。千萬不能糊里糊塗就去面試了,不要打算糊弄面試官,人家不傻。
接下來講說簡歷的事情,簡歷必定用心作,不要還帶着錯別字就發出去了。因爲好多人也是第一次投簡歷,有的連電話號碼都沒寫。總之犯小毛病的人仍是不少的。讀者中若是有這方面須要的,能夠後臺聯繫我,我幫你審閱審閱簡歷。
簡歷投了不少,收不到面試通知怎麼辦?
這是最愁人的問題,但也是能分析出緣由的。大型的招聘網站如智聯招聘、51job、拉勾等,你填寫了電子簡歷以後,用人單位都是直接用系統篩選的,好比直接篩工做經驗1~3年的,那麼你的簡歷就徹底不會被看到。也有其餘篩選條件,好比指望薪資、學歷、年齡、民族等。(我沒有民族歧視的意思,但若是你是少數民族能夠不寫這欄,徹底是爲了增長几率)。總之你得想一想如何能增長本身被篩到的機率。
苦於工做經驗怎麼辦?這是最頭痛的硬門檻,能找到不要求工做經驗的最好,若是確實長時間杳無音信,仍是得想一想辦法的。好比把實習時間算進工做時間,或者把培訓時間算進工做時間。並非教你們不誠實,我不想站着說話不要疼,由於換了是我,到了絕境也會想各類辦法找出路的。固然前提是你有必定的技術自信,可以完成開發任務,別什麼都不會還想耍滑頭,就算進去了也過不了試用期。
除了招聘網站,仍是有其餘一些找工做渠道的,好比關注微博上一些技術領域的號,或者是關注大牛的微信公衆號,加入一些技術QQ羣等等,沒準就在哪看到招聘信息了呢?在這裏投出的簡歷,被看到的機率就比招聘網站大多了。話說我經過微信公衆號就推薦了好些同窗就業,因此深有感觸。
最後還想聊聊職業規劃的事情,由於不少培訓班畢業的同窗,第一份工做並非都能找到如願的,大多時候是勉強進入了一個不怎麼樣的小公司。
但這總算是進入一個行業的開始,並不意味着你失去了進入大公司的機會。我見過培訓班畢業,工做半年,而後就入職百度的,就是我身邊的案例。也有通過本身兩三年的努力,進入小米這樣面試極其嚴格的公司的,也是我身邊的朋友 。
這就是「修行靠我的」的階段了,儘管你的第一份工做不是那麼光鮮,但總算是爲之後增添了工做經驗這一項。並且你徹底能夠利用這段時間把本身升上去,通常來說,努力學上一年,就能獲得質的變化,而後你就能夠換一家大公司了。一年不夠,那就兩年。
我我的是建議在一家小公司待一到兩年就換大公司的,一方面是公司背景的一個鍍金做用,另外一方面就是你在大公司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在大公司能待兩年,而且好好發展。這個時候就是用人單位搶你,而不是你求他們了。你看,要想走上人生巔峯,也沒有那麼難,只要你路線清晰,還可以吃兩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