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Virtual Private Network ,虛擬專用網絡)的簡稱,最初是指經過公用網絡(例如Internet)將多個不一樣地區的局域網,組建成廣域網的一項技術。爲何要用×××組網呢?咱們簡要介紹一下。前端
在Internet沒有普及的時候,跨地區的單位若是要組建網絡(廣域網)須要從電信租用點對點或點對多點的"專線",例如某個單位總部在北京,在天津、廣州、上海有分公司,若是這4個點要組成一個"大局域網",就須要租用3條專線,分別是從北京到天津、北京到廣州、北京到上海的3條線路,從北京總部到3個分部使用路由器鏈接,拓撲如圖1-1所示。後端
圖1-1 使用專線組成廣域網服務器
在採用圖1-1這種方式租網時,各個地區的IP地址(包括互聯互通的路由器的IP地址)都是採用私有地址,由單位本身統一規劃。這種方式線路穩定、可靠但專線費用(尤爲是"長途專線"費用)價格昂貴,最初只有稅務、銀行才採用這種方式。這至關於組建了一個跨地區的大型局域網。網絡
目前鏈接全國的政府內網,稅務系統的內網,屬於這種方式。政府網絡是各區縣統一鏈接到市一級,市一級鏈接到省一級,省級再統一鏈接到上級部門。ide
在圖1-1的組網方式中,通常都不會鏈接Internet,與Internet網絡相隔離。spa
因爲專線方式組建成本較高,不多有企業採用這種方式,在Internet普及後,大多數的企業都經過"公用線路(即Internet)"使用×××技術組建廣域網,此時拓撲如圖1-2所示。3d
圖1-2 使用×××組建廣域網blog
在圖1-2中,各單位都先鏈接到Internet,此時各部門機器均可以經過路由器訪問Internet。若是要實現各分支機構互相訪問,在路由器上配置"×××路由"便可。配置×××路由以後,各分支機構互訪,與訪問Internet互不影響,能夠同時進行。路由
【說明】Internet接入也有兩種,一種是"專線"接入Internet,其上行、下行具備相同的帶寬;另外一種是ADSL接入,下行帶寬大,上行帶寬有限。專線接入Internet通常提供1個或多個固定的IP地址(公網IP地址),而ADSL接入則不提供固定的公網地址,通常是提供動態得到的公網IP地址。在近幾年,一些運營商公網IP地址不夠,ADSL客戶提供的是私有IP地址,例如,在家庭ADSL中得到的出口地址是10開頭的,就是這個緣由。開發
在圖1-2中,通常是"專線"方式接入Internet,都有固定IP地址。各分支機構最好選擇同一運營商的接入,例如電信、聯通,這樣能夠保證網間訪問有較快的速度。固然,各分支機構受所在地區的限制,也能夠採用不一樣運營商提供的Internet接入,只要能鏈接到Internet,就能夠組建×××網絡。
在圖1-一、圖1-2的路由器採用華爲、思科的企業路由器就能夠,例如採用華爲的AR2200系列企業路由器,如圖1-3所示。
圖1-3 華爲AR2200企業路由器
對於圖1-2中的路由器,還能夠採用"軟件"方式,例如能夠採用安裝了Windows Server 2008 R二、Forefront TMG 2010的計算機,也能夠實現相同的功能。
圖1-2,還能夠採用華蓋、蒲公英,此時中心端選擇較高型號的×××路由器(例如蒲公英X6,如圖1-4所示),各分支採用較低型號的路由器(例如蒲公英X三、X5)便可。
圖1-4蒲公英路由器X6
圖1-2是經過×××技術組建的廣域網,可是對於大多數單位來講,不須要各分支機構"互相訪問",通常只要求分支機構能夠訪問到中心的服務器便可,此時對於分支機構到中心機構的訪問至關於"×××接入訪問",此時拓撲能夠用圖1-5來表示。
圖1-5 中心端具備固定IP地址的×××接入
在圖1-5中,雙WAN口路由器是支持×××接入的一個"寬帶路由器",這個路由器具備固定的公網IP地址,後端是須要訪問的服務器。各個分支機房,能夠經過安裝具備×××功能的路由器,鏈接到中心路由器。在此種組網方式中,只有中心路由器具備固定的公網IP地址,各分支機房都沒有公網IP地址,而且各分支機構不須要互相訪問,各分支機構只要經過×××路由器"單向訪問"到中心端的服務器便可。
在圖1-5中,分支1與分支2的局域網內部地址都是分別是192.168.1.0/2四、192.168.2.0/24網段,這兩個地址段不一樣。但實際上分支1與分支2不須要互相訪問,因此分支1與分支2局域網的IP地址段能夠相同,固然不一樣也是能夠的。
在圖1-5中,中心路由器便可以採用"硬件"也能夠採用"軟件"方式。
若是選擇硬件方式,能夠選擇具備此項功能的×××路由器,例如"蒲公英路由X六、X5"系列。
其餘支持的路由器有飛魚星、D-Link系列。
中心×××服務器也能夠採用"軟件"方式,例如Forefront TMG 2010。
若是中心路由器採用"硬件"方式,則中心路由器與分支路由器,須要採用同一廠商的設備,中心端能夠採用配置較爲高端的路由器,分支機構能夠採用相對低端的路由器。
若是中心路由器採用"軟件"方式,中心一端能夠採用Forefront TMG 2010(或其餘Windows Server、Linux Server的×××路由器),此時各分支機構能夠採用採用DLINK的DI-7001系列(如圖1-6所示)、華蓋Vigor 2912系列路由器(如圖1-7所示),之前飛魚星系列路由器也支持,但其升級以後,雖然能連通×××路由器但不能訪問×××路由器後端的服務器。
圖1-6 DI-7001 寬帶路由器
圖1-7 華蓋2912系列
在組建×××網絡(廣域網,須要各分支互聯互通)的時候,通常要求各分支機構具備固定的公網IP地址;在組建×××接入網絡時(各分支機構以×××技術、訪問中心的服務器),要求中心一端具備固定的公網IP地址。若是沒有固定的公網IP地址,動態得到的公網IP地址+動態域名(花生殼,大多數支持動態域名的寬帶路由器通常集成了花生殼)也能夠。
在組建×××網絡時,若是×××路由器直接鏈接到Internet(不論是有合法的、固定的公網IP地址仍是動態得到的公網IP地址),組建×××網絡相對容易,由於×××路由器"前端"便是Internet,沒有過防火牆。因此在相似圖1-8的組網方式中,大多數具備×××功能的路由器均可以支持這種模式。
圖1-8 中小企業有動態或固定公網IP地址組網方式
可是,在實際的生活中,網絡每每是很複雜的,如圖1-9所示。
圖1-9 實際環境的×××應用
這表現爲:
(1)單位總部只有一個固定的公網IP地址(或者動態得到的公網IP地址,或私網地址),而這個IP地址又配置在"防火牆"或"路由器"中,×××路由器處於防火牆後端。
(2)分支機構是ADSL,無公網IP地址,得到的是10.x1.x2.x3之類的私有地址。
(3)出差客戶端要訪問單位內部,但出差用戶所在的網絡對標準×××撥叫有限制(例如一些防火牆限制了GRE 47協議),這就形成出差用戶使用標準的×××撥入服務,不能成功鏈接單位的×××服務器。
對於這種應用,怎樣選擇一款合適的×××產品,以支持各類應用呢?以開發花生殼、向日葵而聞名的oray推出的"蒲公英"系列路由器,能夠完美的解決這些問題。
蒲公英企業智能組網系列路由器,除了具備企業寬帶路由器所具備的功能外,採用特有的Cloud ×××技術,能夠在任何網絡環境中提供智能×××組網,另外其特有的×××客戶端"蒲公英訪問者"能夠支持Windows、Android、Mac、iPhone、iPAD等多種設備,保證不管是各站點之間的蒲公英路由器,仍是出差辦公登了蒲公英訪問者的員工,均可以方便快捷的組建虛擬網絡,實現異地互聯互通。在下一篇文章中,咱們經過兩個實驗案例,來介紹蒲公英路由器智能組網方法,朋友們能夠參考本網絡拓撲,根據本身的不一樣需求,組建合適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