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博客以前承接上一篇:http://www.cnblogs.com/xuema/p/4335180.htmlhtml
AngularJS最顯著的特色是用靜態的HTML文檔,就能夠生成具備動態行爲的頁面。前端
仍是前面的小時鐘示例,咱們使用AngularJS模板來重寫,示例已經嵌入→_→:web
示例地址:http://www.hubwiz.com/course/54f3ba65e564e50cfccbad4b/瀏覽器
HTML文件看起來像普通的HTML,只是其中多了一些特別的標記 (好比:ng-app,ez-clock等等)。在Angular中,這個HTML文件被稱爲模板。app
ng-app這樣的標記咱們稱之爲指令。模板經過指令指示AngularJS進行必要的操做。 好比:ng-app指令用來通知AngularJS自動引導應用;ez-clock 指令用來通知AngularJS生成指定的時鐘組件。框架
當AngularJS啓動應用時,它會經過一個編譯器解析處理這個模板文件,生成的結果就是: 視圖:函數
咱們定義了兩個部件:模板(包含指令的HTML文件)和指令實現 (JavaScript文件),AngularJS將這兩部分拼裝起來,生成了最終的視圖。spa
有點理解框架的含義了嗎?orm
咱們在模板中使用了一個自定義的標籤ez-clock,而它變成了一個會動的時鐘, 這期間發生了什麼事情?htm
確定不是瀏覽器乾的,它不認識ez-clock是什麼東西。
angular.min.js引入了基本的angularJS庫,它會在瀏覽器載入HTML文檔而且 創建好DOM樹後,執行如下操做:
找到有ng-app屬性的DOM節點
以這個節點爲根節點,搜索自定義指令,發現ez-clock
調用ez-clock指令的實現函數(指令類工廠)進行展開
根據咱們的定義,ez-clock的展開操做以下:
使用一個div元素替換這個自定義標籤
建立一個定時器,在定時器觸發時刷新div元素的innerText
ez-clock這樣的非HTML標準標籤,在AngularJS中之因此稱爲指令/directive, 就是指看到它時,基礎框架須要對其進行解釋,以便展開成瀏覽器能夠理解 的東西(HTML元素和腳本),而這個解釋的過程被稱爲:編譯。
可見,AngularJS框架要求將HTML文檔和JavaScript代碼分割的更清晰,一般混雜在 HTML文檔中的JavaScript代碼,須要以指令的形式進行封裝,而模板、指令 實現代碼這兩個部件,則由基礎框架負責拼裝運行。
將DOM操做封裝成指令,更容易進行分工與代碼複用。
因爲AngularJS更清晰地界定了一個WEB應用的組成部分,這樣,在一個團隊中,能夠有人負責 實現指令,有人負責開發模板,各自幹擅長的事情,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固然,從編寫界面HTML模板的角度看,諸如ez-clock之類的指令比div更具備語義性, 使模板更容易維護,使指令的實現升級不影響模板,這也是不小的好處了。
與咱們所熟悉的對象、函數這類接口徹底不一樣,指令算是一種新型的API,它提供了在 靜態化的HTML文件中,植入動態行爲的能力:
AngularJS內置的指令不能徹底知足實際開發的須要,一般咱們須要定義本身的指令:
加強標準DOM元素的行爲
好比,但願一個DOM元素是可拖拽的,那麼能夠這樣寫:
<p ez-draggable="true">...</p>
經過ez-draggable指令,咱們賦予DOM元素可拖拽的能力。
自定義組件
好比,我但願一個圖片裁剪功能,那麼能夠這樣寫:
<ez-photoshop src="a.jpg"></ez-photoshop>
經過ez-photoshop指令,咱們定義了一個包含交互行爲的web組件。
封裝其餘組件庫
這不是AngularJS鼓勵的方向,可是確實有強勁的需求。
基於前面的示例,咱們容易感覺到使用AngularJS進行應用開發的一個重要的思惟模式: 從構造聲明式界面入手。
事實上,我猜想這也是Misko開發AngularJS最初的動機。稍早一些的Flex、WPF和Firefox 的XUL,或多或少給了Misko啓發。
在使用AngularJS進行前端開發時,始終應該從構造聲明式界面模板開始,若是現成的指令不夠 用,那麼就定義本身的指令、實現本身的指令。這是一個迭代的過程。
記住,指令是新型的API,用界面的聲明化做爲需求,來指導咱們的代碼封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