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CODE 插件初探

作vscode的插件,好久就有這個想法了,可是一直由於這樣,那樣的事情耽誤,放棄了N次。不過確實讓我對文檔有了個直觀的瞭解。前端

上週末的時候由於測試妹紙要加班測試,讓我也到公司加班,等待可能出現的bug這理由聽着就扯淡node

固然一羣妹紙都到公司等着了,我也必須去......因而在等待bug的時間裏看了看官方的文檔,在這裏寫了點本身的摸索結果。git

本文分爲2部分,1是分享本身作的一個demo,2個分享本身摸索的一些製做插件踩完坑後的一點經驗。github

作了一個vscode背景插件,你們能夠試試F1輸入 ext install background 來試用,僅測試了win7,win10.
by:2016/5/19 Cross all themes! 已支持全部主題!
by:2016/8/29 前幾天,添加了對mac的支持chrome

安裝:npm

有3個命令:json

效果圖:api

具體怎麼用應該能看懂吧,,,每一個操做步驟我都配了中英文提示,還有水印提示。若是仍是不明白,能夠隨便玩,玩壞了大不了重裝唄 =。=

說再多也不如作一遍,這裏咱們一塊兒來一步步作一個插件。就作官網的那個demo,wordCounter,用於統計當前頁單詞量。 官網是TypeScript,我不會...這裏就用nodejs來示例。數組

1、搭建環境,準備工做

首先固然是安裝nodejs跟vscode,這裏我略過了,不用我多嘴。electron

vscode 團隊,爲插件開發提供了一個工具,先全局安裝這個,而後執行 yo code 來開始咱們的工做。

npm install -g yo generator-code

yo code


咱們選第二項,這裏須要注意下:通常狀況能夠用鍵盤的 ↑ ↓ 鍵來調整,可是win10有時候按了沒反應,這時候能夠輸入2回車,來達到一樣的目的。

而後會出現如下一系列選項,一路回車就好...... 相信起名字不會難道各位,其實我本身不少時候爲一個變量的命名會耽誤好久,改不少次。囧。

而後它會自動執行 npm install 來加載vscode這個依賴。我這裏網不行因此直接差掉,本身用 cnpm install 來安裝,沒有影響,能夠直接關閉。

準備工做到此完畢,咱們開始搞代碼。

2、結構簡介

..

3、Hello World,vscode加載插件的流程

扯了那麼多,先看看helloworld的效果吧。直接按F5

不出意外,會彈出一個提示消息:「Hello World」

VSCODE ,是如何加載並運行插件的。

這裏我參考了很多資料,官網的文檔,和其它的一些文章。四級的英語水平,頭一次感受到稍許做用。

1.package.json 告知vscode,本身定義的事件,和觸發事件的方式

	"activationEvents": [
		"onCommand:extension.sayHello"
	],
	"contributes": {
		"commands": [{
			"command": "extension.sayHello",
			"title": "Hello World"
		}]
	}

activationEvents是定義事件觸發的時間,contributes是定義有哪些事件。commands 中的command和title是事件的名稱,和顯示給用戶的內容(由於這裏觸發時間是在用戶command的時候,即在F1中選擇命令。)

先說定義的事件,事件名稱,我的建議仍是加上本身的命名空間。好比:extension.插件名.事件名 。 各有所愛吧,我以爲這樣直觀一些。定義的command事件,就能夠在 F1 中找到對應的命令,用起來很方便。這裏是用戶點擊了【Hello World】這個項,就觸發了【extension.sayHello】這個事件。

而後是 activationEvents ,這個表示事件被激活的時間。這裏是指:用戶在F1中選擇了命令的時候。以後會介紹其它的激活方式。

 


2.extension.js 程序入口

我使用的是註釋的方式來描述extension.js裏面的各個地方的做用:

// vscode這個包,包含了裏面全部的api
var vscode = require('vscode');

// 在插件被激活的時候,這個方法會被調用
function activate(context) {

	//這是註冊在package.json裏面的事件,且是command方式觸發的
	//注意:這裏的command註冊事件,返回的是一個相似於「非託管資源的對象」,難道是實現了「idispossible接口」麼...吐個嘈
	//這個須要手動釋放
	var disposable = vscode.commands.registerCommand('extension.sayHello', function () {
		
		//用戶選擇這個command指令的時候,就會觸發裏面的方法
		//這裏是顯示了一個helloworld提示框
		vscode.window.showInformationMessage('Hello World!');
	});
	
	//須要釋放的資源都在這裏依次push到這個數組裏面
	//注意,這些非託管的資源,都含有dispose方法,本身封裝的對象,若是有須要手動釋放的資源,請也實現dispose方法吧
	context.subscriptions.push(disposable);
}
exports.activate = activate;

4、稍稍改動,作一個自啓動統計詞量的插件

題外話:個人瞭解,vscode是基於electron作的,而electron好像是在新版本chrome出來一週仍是一個月,就被更新chrome到electron,因此在跟vscode 的前端交互這裏,前端方面不用考慮兼容寫法,什麼新語法糖隨便用...

1.修改package.json

	"activationEvents": [   // "*" 表示在vscode啓動的時候,就啓動插件了。不太友好,謹慎使用。
		"*"
	],
	// "contributes": {     // 自啓動插件,不須要命令
	// 	"commands": [{
	// 		"command": "extension.sayHello",
	// 		"title": "Hello World"
	// 	}]
	// },

2.添加wordCounter.js 文件

class WordCounter {
    constructor(_vscode) {        //構造函數,傳入vscode對象
        this.vscode = _vscode;
        this.init();
    }

    init() {                      //初始化
        var vscode = this.vscode;
        var StatusBarAlignment = vscode.StatusBarAlignment;
        var window = this.vscode.window;

        //statusBar,是須要手動釋放的
        this.statusBar = window.createStatusBarItem(StatusBarAlignment.Left);

        //跟註冊事件相配合的數組,事件的註冊,也是須要釋放的
        var disposable = [];
        //事件在註冊的時候,會自動填充一個回調的dispose到數組
        window.onDidChangeTextEditorSelection(this.updateText, this, disposable);

        //保存須要釋放的資源
        this.disposable = vscode.Disposable.from(disposable);

        this.updateText();
        this.statusBar.show();
    }

    updateText() {       //如今快凌晨兩點,偷個懶早點睡,臨時改爲字符數量了。
        var window = this.vscode.window;
        this.editor = window.activeTextEditor;
        var content = this.editor.document.getText();
        var len = content.replace(/[\r\n\s]+/g, '').length;
        this.statusBar.text = `啦啦啦...已經敲了${len}個字符了`;
    }

    dispose() {  //實現dispose方法
        this.disposable.dispose();
        this.statusBar.dispose();
    }
}

module.exports = WordCounter;

3.在入口 extension.js中調用一下wordCounter.js

// vscode這個包,包含了裏面全部的api
var vscode = require('vscode');

// 在插件被激活的時候,這個方法會被調用
function activate(context) {

	var WordCounter = require('./src/wordCounter');
	var counter = new WordCounter(vscode);

	//須要釋放的資源都在這裏依次push到這個數組裏面
	//注意,這些非託管的資源,都含有dispose方法,本身封裝的對象,若是有須要手動釋放的資源,請也實現dispose方法吧
	// context.subscriptions.push(disposable);

	context.subscriptions.push(counter);

}
exports.activate = activate;

簡單看一下效果,F5啓動:

...

5、Demo,以及發佈的問題

下載wordCounter插件項目

發佈到插件市場,其實挺麻煩的。流程大概是這樣...若是我沒記錯。

  • 1 註冊microsoft帳號
  • 2 註冊開發者帳號
  • 3 申請token用於遠程發佈
  • 4 本地安裝vsce
  • 4 本地利用token登錄
  • 5 配置文件,進行發佈
  • 發佈流程 建議前往 https://code.visualstudio.com/docs/tools/vscecli查閱詳細步驟 0.0

若是隻是本身用就方便多了,直接把項目拷貝到 xxx\.vscode\extensions 文件夾下

Windows %USERPROFILE%\.vscode\extensions

Mac $HOME/.vscode/extensions

Linux$HOME/.vscode/extensions

寫的比較倉促,有錯誤的地方請指正出來我儘快改。

.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