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能不能放在開源中國作?

2012年的時候,很文青的試用了下豆瓣git

好久沒用程序員

今天又用github

看到當年的小組,如今還在活躍,一個斯里蘭卡旅遊小組微信

裏面的文以下:設計

2個妹子,1個漢字,求租車開發

行程:get

BALABALAit

*----------------------------------------工程化

看到這裏,其實仍是會想去作的衝動,再不旅遊就老了軟件

但做爲一個屌絲程序員,我想說的明顯不是這個主題

我想說的是普通的娛樂事情其實和咱們工做的內容,抽象出來,其實都是一件事

既然看電影,旅遊,興趣小組等等能夠輕易地,被你們接受的用一個移動互聯網的方式一塊兒作

爲何軟件就不能一塊兒作了呢?

軟件開發過多地被工程化了,層層設計審批,你偷了個人想法怎麼辦(錢能偷,想法還能偷了?這些人連軟件和硬件都分不清了,想錢想瘋了吧,除了之前窮瘋了,我以爲在那些人身上內心很難再有其餘可能性)

你們都不知道軟件自己是最容易思想迸發的工做模式,新思想創造的源泉,有最利於創新的環境,卻落得今天這個環境,微軟形成的?仍是中國高校形成的?仍是中國社會形成的?仍是咱們本身形成的?

我的比較喜歡「一塊兒」這樣的趕腳

最近,

作一個影視收藏的微信公衆號

https://github.com/sidney9111/weengine_plugin

原本打算不更新了,現看看這種事情能不能用開源中國作到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