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介紹
根據網絡存儲產業聯盟(SNIA)的定義: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種經過網絡鏈接提供計算機系統進行文件存取的存儲設備。 NAS是一臺服務器,有本身的核心,如CPU、內存、操做系統、磁盤系統,而磁盤陣列只是一個存儲介質,是一種將分佈、獨立的數據整合爲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數據中心,以便於對不一樣主機和應用服務器進行訪問的技術。 NAS系統是直接掛在網上的專用文件服務器,具有快速、簡單、可靠的性能,支持UNIX和Windows NT多種網絡環境。NAS直接接到交換機或集線器上,磁盤陣列接到服務器後端。NAS不依賴於服務器,NAS有本身的文件管理系統,把服務器管理文件的包袱卸掉,提升服務器性能,磁盤陣列沒有本身文件管理系統,徹底依託於服務器,當數據流量很大時,給服務器形成的壓力很大,易造成I/O瓶頸,使整個網絡系統性能下降。 磁盤陣列技術的出現,是爲了提升數據存儲的可靠性。它用效率來換取可靠性。NAS把磁盤陣列技術融合在它的文件系統中,這樣既提升了數據的可靠性,又利用磁盤的並行操做,提升了系統的總體性能。 控制普通磁盤的是通用操做系統,如UNIX或NT, 控制磁盤只是其職能中的一部分,I/O操做算法效率不高。而NAS的操做系統是專用的,它只管理磁盤I/O,算法效率最高。 當通用文件服務器的CPU進行I/O操做時,系統發生中斷,等待I/O完成後才能恢復應用運行。在有NAS的系統中,應用程序須要進行磁盤I/O操做時,I/O操做由NAS完成,在磁盤I/O操做中最費時間的是寫操做,NAS將寫請求先寫到NVRAM(不掉電內存)中,這個動做完成後,應用程序便可恢復運行,因此效率要高得多。 磁盤操做慢的根本緣由在於磁頭臂的查找是機械動做,因此減小磁頭臂的移動次數是提升效率的關鍵。NAS對磁盤的I/O操做算法,尤爲是寫操做,比通用操做系統作了極大的改進,它最大限度地減小了磁頭臂的移動次數。其算法保證磁頭老是停留在一個可寫的位置上,並從這個位置連續寫下去。 一般的RAID(磁盤陣列)系統,對於通用操做系統來講是外加的,是額外負擔。人們使用RAID是爲了獲得高可靠性,但這是以犧牲必定的系統效率作前提的。NAS的RAID系統是設計在它的專用操做系統中的,它不只不是額外負擔,相反因爲多個磁盤的磁頭臂能夠同時並行讀寫,因此I/O速度更高了。 雖然許多的中小企業一直面臨着數據量不斷擴張所帶來的壓力,但長期以來,市場上一直缺乏知足中小企業存儲需求的產品。SAN、大型磁帶庫、磁盤櫃等產品雖然都是很好的存儲解決方案, 但他們那高貴的身份和複雜的操做是資金和技術實力有限的中小企業不管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市場須要一種面對中小企業的簡單、易用的存儲解決方案。NAS正是這種需求下的產物,它不只能夠知足中小企業和政府部門如今對存儲設備的需求,還具備足夠的擴展空同,以適應他們將來的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