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理解三個dom元素,分別是:clientHeight、offsetHeight、scrollTop。dom
clientHeight:這個元素的高度,佔用整個空間的高度,因此,若是一個div有滾動條,那個這個高度則是不包括滾動條沒顯示出來的下面部分的內容。而只是單純的DIV的高度。this
offsetHeight:是指元素內容的高度。依照上面的,那這個高度呢就是DIV內部的高度,包括可見部分及以滾動條下面的不可見部分。spa
scrollTop:這個是什麼呢?他能夠理解爲滾動條能夠滾動的長度。code
舉例,若是一個DIV高度是400px(即clientHeight爲400),而裏面的內容是一個很長的列表,內容的高度是1000px(即offsetHeight爲1000)。那麼,可見部分咱們看到400px,1000px的內容中還有600px不可見。而這不可見的部分呢,正是咱們經過拉動滾動條才能把這一部分顯示出來。你若是滾動條不拉動,此時scrollTop爲0,若是你把滾動條拉到底,顯示出列表最下面的部分,此時,scrollTop爲600。 因此scrollTop的取值區間爲[0, 600]。 因此這個600能夠理解爲滾動條能夠滾動的長度。blog
理解完上面的這個概念以後。要判斷是否滾動到底部就很好作了。事件
首先,咱們拉動滾動條,從最上面拉到最下面,變化的是scrollTop的值,而這個值是有一個區間的。get
這個區間是:[0, (offsetHeight - clientHeight)]io
即,滾動條拉動的整個過程的變化在 0 到 (offsetHeight – clientHeight) 範圍以內。function
一、判斷滾動條滾動到最底端:scrollTop == (offsetHeight – clientHeight)class
二、在滾動條距離底端50px之內:(offsetHeight – clientHeight) – scrollTop <= 50
三、在滾動條距離底端5%之內:scrollTop / (offsetHeight – clientHeight) >= 0.95
如上。
若是要實現拉到底部自動加載內容。只要註冊個滾動條事件:
scrollBottomTest =function(){ $("#contain").scroll(function(){ var $this =$(this), viewH =$(this).height(),//可見高度 contentH =$(this).get(0).scrollHeight,//內容高度 scrollTop =$(this).scrollTop();//滾動高度 //if(contentH - viewH - scrollTop <= 100) { //到達底部100px時,加載新內容 if(scrollTop/(contentH -viewH)>=0.95){ //到達底部100px時,加載新內容 // 這裏加載數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