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管理--top命令

這些日子,運維公司三臺服務器,一個小夥伴貌似對top命令不太感冒,我告訴他去百度(不懂谷歌百度的程序員不是好廚師),而後忽然發現也許我本身該整理一下相關的東西了linux

 

top命令是Linux下經常使用的性能分析工具,可以實時顯示系統中各個進程的資源佔用情況。 程序員

在linux下,執行top命令緩存

 top命令是能夠輸入交互命令的,按「H」或者「?」就能夠看到交互命令的幫助。服務器

在top命令的交互模式當中能夠執行如下的命令來顯示相應的信息運維

  • P :以cpu的使用率排序,默認就是以cpu使用率排序
  • M:之內存的使用率排序
  • N:以pid排序
  • q:退出top

對於top命令來說,最主要的做用就是上邊那五行,經過這五行,可以很好的分析系統的健康狀態。工具

 上圖是top命令的執行結果,其中 表示top命令的執行時間,注意,top命令默認的是每三秒鐘執行一次,下面依次說說幾個比較重要的系統指標。性能

  •    表示當前系統運行多長時間,不少人都在linux一些論壇炫耀,個人系統運行多久多久了(因爲這臺機器爲個人測試機因此好久我也沒有重啓過了),這種作法,我是不建議採起的,由於咱們運維服務器的最終目的是爲了保證系統正常穩定的運行,而不是飈你的運行時間有多久。對於服務器來說,重啓服務器間隔時間越長,服務器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會越大,系統中緩存,臨時文件啥的啊,致使系統愈來愈卡,千萬不要去追求系統運行時間,要追求系統的無端障率。比較好的作法是按期的重啓服務器,若是是高壓力高負載的服務器,建議一週重啓一次。若是是低壓力服務器,建議每月重啓一下。有計劃的重啓服務器,也是服務器運維的基本的一個原則。
  •  表示當前系統,在一分鐘以前,五分鐘以前和十五分鐘以前的平均負載。這個值得衡量標準,經驗之談,通常以服務器cpu核數來看,若是服務器cpu核數爲2,這個值不能大於2;若是cpu核數爲4,這個值不能大於4。注意,若是服務器爲4核,可是這個值正好爲4,經過查看cpu使用率,內存佔用率均爲百分之六七十,那麼咱們認爲那個值是合理值(須要從系統的真實使用狀況來分析)。
  • 記錄了系統總共運行的進程數total  其中,   running:在運行的進程     sleeping:休眠進程    stopped :中止的進程    zombie:殭屍進程測試

   us:用戶進程佔用cpu百分比   sy:系統進程佔用cpu百分比    ni:被修改過優先級進程佔用的百分比   id:系統空閒百分比(重要指標),通常認爲不能低於百分之20blog

  對於wa,hi,si,st不常使用,若是碰到請自行百度.排序

  • 這些指標是針對的內存和swap(交換分區)來講的,在這裏buffer是緩衝,它的做用是加速了數據的寫入,cache是緩存,它的做用爲加速了數據的讀寫,

對於下部分結果信息,顯示的是每一個系統進程的運行狀態,相似於ps命令,默認系統已cpu佔有率爲基準,誰的cpu佔有率高誰就排到頂部,依次排列。

 

 解釋一下幾個關於top參數:

top  -b -n -1  >top.log   將top命令結果集 輸出到top.log 中

 

總結,top命令,最主要的就是上五行指標參數,咱們在運維服務器的時候應該集中關注的有load average,cpu的空閒率,內存的空閒率。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