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hange2016和2019的架構分享

目前Exchange2013之後版本的服務器全部角色功能集於一身,意味着部署起來更加方便,同時也節省了服務器資源,數據庫

我司爲了在架構上更加清晰明朗以及提高可靠性(好比當我須要調整某些服務時,不用擔憂服務器故障致使數據庫掛掉問題),因此對exchange服務器進行邏輯上的拆分,部署多臺服務器負責客戶端訪問和傳輸功能,並設置爲3套獨立系統,分別用於提供網頁用戶訪問、客戶端用戶訪問、非用戶訪問(非用戶訪問包括了郵件網關的接入,公司內部須要匿名鏈接服務等)。服務器

    歡迎你們下方留言。討論對此架構的見解。
架構

image.png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