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實戰教學筆記16:磁盤原理

第十五節 磁盤原理

標籤(空格分隔): Linux實戰教學筆記node


1,知識擴展

非腳本方式的一條命令搞定批量建立用戶並設置隨機10位字母數字組合密碼。linux

1.1 sed的高級用法

[root@chensiqi1 ~]# echo chen{01..03} #通配符建立用戶 chen01 chen02 chen03 [root@chensiqi1 ~]# echo chen{01..03}|xargs -n1 #xargs將輸出變成單列 chen01 chen02 chen03 [root@chensiqi1 ~]# echo chen{01..03}|xargs -n1|sed -r 's#(.*)#useradd &#' #拼接字符串 useradd chen01 useradd chen02 useradd chen03 [root@chensiqi1 ~]# echo chen{01..03}|xargs -n1|sed -r 's#(.*)#useradd &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建立10位隨機密碼 useradd chen01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useradd chen02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useradd chen03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root@chensiqi1 ~]# echo chen{01..03}|xargs -n1|sed -r 's#(.*)#useradd &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echo $ps | passwd --stdin &#' #免交戶設置密碼 useradd chen01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echo $ps | passwd --stdin chen01 useradd chen02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echo $ps | passwd --stdin chen02 useradd chen03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echo $ps | passwd --stdin chen03 [root@chensiqi1 ~]# echo chen{01..03}|xargs -n1|sed -r 's#(.*)#useradd &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echo $ps | passwd --stdin & \&\& echo "&:$ps">>/tmp/useradd_passwd#' #將隨機密碼寫入固定文件 useradd chen01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echo $ps | passwd --stdin chen01 && echo "chen01:$ps">>/tmp/useradd_passwd useradd chen02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echo $ps | passwd --stdin chen02 && echo "chen02:$ps">>/tmp/useradd_passwd useradd chen03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echo $ps | passwd --stdin chen03 && echo "chen03:$ps">>/tmp/useradd_passwd [root@chensiqi1 ~]# echo chen{01..03}|xargs -n1|sed -r 's#(.*)#useradd &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echo $ps | passwd --stdin & \&\& echo "&:$ps">>/tmp/useradd_passwd#'|bash #把拼接的字符串交給bash執行命令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chen01.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chen02.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chen03.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root@chensiqi1 ~]# cat /tmp/useradd_passwd #查看密碼文件 chen01:fd0721e461 chen02:a2bcb12670 chen03:25c6957b85

1.2 awk的次高級用法(還不能徹底體現awk的強大)

[root@chensiqi1 ~]# echo chen{01..03} | xargs -n1 #批量建立用戶 chen01 chen02 chen03 [root@chensiqi1 ~]# echo chen{01..03} | xargs -n1 | awk '{print "useradd",$0}' #拼接字符串 useradd chen01 useradd chen02 useradd chen03 [root@chensiqi1 ~]# echo chen{01..03} | xargs -n1 | awk '{print "useradd",$0,"&&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建立10位隨機密碼 useradd chen01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useradd chen02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useradd chen03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root@chensiqi1 ~]# echo chen{01..03} | xargs -n1 | awk '{print "useradd",$0,"&&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echo $ps | passwd --stdin",$0}' #免交戶設置密碼 useradd chen01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ps | passwd --stdin chen01 useradd chen02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ps | passwd --stdin chen02 useradd chen03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ps | passwd --stdin chen03 [root@chensiqi1 ~]# echo chen{01..03} | xargs -n1 | awk '{print "useradd",$0,"&&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echo $ps | passwd --stdin",$0,"&& echo",$0":$ps>>/tmp/useradd_passwd"}' #將帳號信息寫入固定文件 useradd chen01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ps | passwd --stdin chen01 && echo chen01:$ps>>/tmp/useradd_passwd useradd chen02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ps | passwd --stdin chen02 && echo chen02:$ps>>/tmp/useradd_passwd useradd chen03 &&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ps | passwd --stdin chen03 && echo chen03:$ps>>/tmp/useradd_passwd [root@chensiqi1 ~]# echo chen{01..03} | xargs -n1 | awk '{print "useradd",$0,"&& ps=`echo $RANDOM|md5sum|cut -c1-10` && echo $ps | passwd --stdin",$0,"&& echo",$0":$ps>>/tmp/useradd_passwd"}'|bash #將拼接的字符串交給bash執行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chen01.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chen02.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chen03.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root@chensiqi1 ~]# cat /tmp/useradd_passwd #查看文件內容 chen01:a855e2cd51 chen02:3b71412cdc chen03:14c12c0089

2,磁盤知識詳解

2.1磁盤知識的體系結構

屏幕快照 2017-02-22 下午1.09.28.png-288.7kB

2.2 回顧Linux buffer和cache的區別

[root@chensiqi1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980 407 572 0 82 191 -/+ buffers/cache: 133 847 Swap: 767 0 767 提示: 1)linux系統的特性是將系統不用的物理內存作爲緩存區緩衝區使用,所以572不是系統的真是內存。 2)系統真正的可用內存是847M 3)buffers爲寫入緩衝區,sync將緩衝區數據寫入磁盤 4)cache爲讀取數據的緩存區 5)硬盤是機械的,不管是寫入仍是讀取都太慢了,因此讀取和寫入都是用了緩存及緩衝技術。 6)門戶架構網站都會用緩存技術,來讓用戶寫入讀取儘量不接觸磁盤,或者說把用戶的請求儘量往前推。

2.3 磁盤

2.3.1 固態硬盤與普通磁盤比較,擁有如下優勢

固態磁盤優勢 優勢說明 備註
啓動塊 沒有電機加速旋轉的過程  
讀取延遲小 不用磁頭,快速隨機讀取,讀延遲極小。根據相關測試:一樣配置的兩臺電腦下,搭載固態磁盤的筆記本從開機到出現桌面一共18秒,而搭載傳統磁盤的筆記本總共用31秒,二者幾乎有將近一半差距  
碎片不影響讀取時間 相對固定的讀取時間。因爲尋址時間與數據存儲位置無關,所以磁盤碎片不會影響讀取時間 機械磁盤
寫入速度快 基於DRAM的固態磁盤寫入速度極快  
無噪音 由於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做時噪音值爲0分貝。某些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裝有風扇,所以仍會產生噪音  
發熱量較低 低容量的基於閃存的固態磁盤在工做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  
無機械故障 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衝擊,震動。這樣即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狀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並且在筆記本電腦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可以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工做溫度範圍更大 典型的磁盤驅動器只能在5度到55度範圍內工做。而大多數固態磁盤可在-10~70度工做,一些工業級的固態磁盤還可在-40~85度,甚至更大的溫度範圍下工做  
體積小重量輕 低容量的固態磁盤比同容量磁盤體積小,重量輕。但這一優點隨容量增大而逐漸減弱。直至256GB,固態磁盤仍比相同容量的普通磁盤輕  
抗振動 比起傳統磁盤,固態磁盤抗震能力要強不少,使得數據能更加安全的保存  

2.3.2 固態磁盤SSD缺點

固態磁盤與傳統磁盤比較,擁有如下缺點:web

固態磁盤缺點 缺點說明 備註
成本高 每單位容量價格是傳統磁盤的5~10倍(基於閃存),甚至200~300倍(基於DRAM)  
容量低 目前固態磁盤最大容量遠低於傳統磁盤。傳統磁盤的容量仍在迅速增加,據稱IBM已測試過4TB的傳統磁盤  
寫入壽命有限 寫入壽命有限(基於閃存)。通常閃存寫入壽命爲1萬到10萬次,特製的可達100萬到500萬次,然而整臺計算機壽命期內文件系統的某些部分的寫入次數仍將超過這一極限。特製的文件系統或者固件能夠分擔寫入的位置,使固態磁盤的總體壽命達到20年以上  
數據難以恢復 數據損壞後難以恢復。一旦在硬件上發生損壞,若是是傳統的磁盤或者磁帶存儲方式,經過數據恢復也許還能挽救一部分數據。可是若是是固態存儲,一旦芯片發生損壞,要想在碎成幾瓣或者被電流擊穿的芯片中找回數據那幾乎就是不可能的。固然這種不足也是能夠犧牲存儲空間來彌補的,主要用RAID  

2.3.3 SSD固態磁盤與傳統機械磁盤優劣對比

項目 固態磁盤 傳統機械磁盤
容量 較小
價格
隨機存取 極快 通常
寫入次數 SLC:10萬次,MLC:1萬次 無限制
盤內陣列 極難
工做噪音
工做溫度 極低 較明顯
數據恢復 能夠
重量

上表是對固態磁盤和傳統磁盤特性的一個比較。從中能夠看出固態盤的優點和缺點。
重要優點:隨機存取速度,功耗,防震,重量方面優點很大。
重要缺點:容量,價格,寫壽命,數據恢復難數據庫

2.4 生產環境磁盤的選型和應用案例

2.4.1 生產工做中服務器的選型

DELL,HP,IBM等,其中DELL,HP是互聯網公司的主流服務器,這兩個品牌的服務器綜合性價比比較高。百度不少用IBM的服務器,後面的章節會細說,這裏就很少作介紹了。緩存

2.4.2 企業生產工做中磁盤的選型

磁盤:
當前服務器市場:主流磁盤爲SAS,SATA,SSD硬盤安全

1)企業級SAS硬盤(默認)ruby

  • 企業裏常見的SAS硬盤是15000轉/分(這裏是主軸的轉數)。當前主流300G,600G,1000G,從具體的業務需求及性價比考慮,我在工做中多用300-600G的SAS硬盤。
  • 通常選6300G,6600G,單盤容量不要太大,除非純備份!(好比RAID 5,磁盤越大損失越大 )
  • 用途:用於提供生產線上的普通對外提供服務的業務服務器:
  • 例如:生產線上的數據庫業務,存儲業務,圖片業務及相關高併發業務(web http,cache服務),總的來講,若是沒有特殊業務需求,SAS磁盤是生產環境首選的磁盤配置。

2)企業級SATA硬盤:
企業級SATA硬盤,7200-10000轉/分,常見的容量爲1T和2T,4T,6T,優勢是經濟實惠,容量大,從具體的業務需求及性價比考慮,我在工做中多用SATA磁盤作線下不提供服務的數據存儲或者併發業務訪問不是很大的業務應用。好比站點程序及數據庫,圖片的線下備份等。
特性:容量性價比高,通常2T的SATA磁盤較佳bash

磁盤選購小結:
1)線上的業務,用SAS磁盤。
2)線下的業務,用SATA磁盤,磁帶庫
3)線上高併發,小容量的業務,SSD磁盤
4)成本思想:根據數據的訪問熱度(熱點存儲),智能分析分層存儲。SATA+SSD服務器

特別注意:
【企業案例】千萬不要用SATA磁盤來作在線高併發服務的數據存儲或數據庫業務,這是有教訓的。
某公司採用SATA作數據庫的存儲盤,結果致使數據庫連續當機一月。
5臺SATA盤RAID5
解決:從新買5臺,把磁盤從SATA(RAID5)換成SAS(RAID10)。6個月內沒事。markdown

3)SSD固態電子盤:
特色:容量小,價格貴,速度快。通常用於數據量小而且有超大規模高併發的業務(這不是惟一的辦法,還能夠經過磁盤加內存緩存的技術方式解決這個大規模併發的問題)
百度,騰訊,360核心業務都會採用SSD磁盤,應用層也必須已經作了各類緩存。
特別提示:
大公司如taobao,某些業務可能會根據數據的熱度來綜合使用分層存儲,以達到性價比最佳的狀況。80GSSD+500GSATA

2.4.3 不一樣類型磁盤的一些使用數據比較

類型 性質 轉數 主流產品 價格(企業級)
SATA 機械 7.2K-10K轉/分 1T-2T 2T 800RMB 1400RMB(7.2K 2T)
SAS 機械 15K轉/分 300-600G-1000G 1200-2000RMB(15K)
SSD 電子 40-600GB 600RMB-7500RMB

2.4.4 不一樣類型磁盤的價格容量普及度對比

生產環境主流磁盤的相關信息對比:
企業生產普及程度:SAS>SATA>SSD
單位容量對比性能價格:SSD>SAS>SATA
單位價格購買磁盤容量:SATA>SAS>SSD

當前的工做,SAS,SATA是主流生產環境使用,SSD固態磁盤,效率最高,非機械式的,是電子設備,價格高。

2.4.5 淘寶網CDN緩存對象分級存儲策略案例

提出問題
在存儲數據中,18KB如下的對象數量佔總數的80%,而其存儲量佔總量不到40%;同時,80%常常被訪問的對象所佔用的存儲空間不到總量20%。

分析問題:
以上的問題意味着「熱點數據」(即訪問頻次高的內容)須要更快的性能,而佔的空間並不大,而「冷數據」(訪問頻次低的內容)所需存儲量很大,對性能要求不須要高。

解決問題:
所以,服務器引入分層存儲機制,單臺服務器(實際會多臺)的磁盤可由一塊80GB的SSD磁盤和兩塊500GB的SATA盤組成。而後把「熱數據」存放在SSD盤上,「冷數據」存放在SATA盤上,冷熱數據能夠動態調度,從而兼顧性能,容量與成本。另:分層存儲調度軟件由淘寶開發。
上面的策略是高效,低成本方案,這是咱們運維工做要重視的,實際工做中不可能不考慮成本,而無限制的去提高性能。

3,磁盤知識與讀寫原理

3.1 磁盤相關名詞翻譯

英文 漢語
Disk 磁盤
Head 磁頭
Sector 扇區
Track 磁道
Cylinder 柱面
Units 單元塊(一個柱面的大小)
Block 數據塊
Inode 索引節點

3.2 磁盤內部相關名詞知識

通常來講,一塊磁盤有1個到數個盤片不等,其中每一個盤片的有效盤面對應一個讀寫磁頭,從上往下從0開始依次編號,不一樣的磁盤盤面在邏輯上被劃分爲磁道,柱面以及扇區,通常在出廠時就設定好了這些,磁盤及盤片的刨面以下圖:

屏幕快照 2017-02-22 下午11.55.15.png-495.4kB

3.2.1 磁盤的磁頭

  • 磁盤的每一個盤片的每一個有效盤面都會有一個讀寫磁頭(磁頭數=盤片個數*2),磁盤盤面區域的劃分如圖所示:

屏幕快照 2017-02-22 下午11.58.11.png-915.6kB

  • 在磁盤不工做的時候,磁頭停靠在靠近主軸接觸盤片的表面,即線速度最小的地方,這裏是一個不存聽任何數據的特殊區域,稱爲啓停區或着陸區,啓停區之外就是數據區。
  • 在磁盤的最外圈,離主軸最遠的磁道稱爲「0」磁道,磁盤數據的存放就是從最外圈「0」磁道開始的。既然磁盤數據從最外圈開始,而中止時磁頭又是在最內圈啓停區,那麼磁頭是如何找到「0」磁道的位置的呢?那是由於在磁盤中還有一個用來完成磁盤初始定位的「0」磁道檢測器構件,由這個構件完成磁頭對「0」磁道的定位。
  • 「0」磁道很是重要,咱們知道,系統的引導程序就在0柱面0磁道1扇區的前446Bytes。

3.2.2 磁盤的盤面

磁盤的盤片通常是用鋁合金材料或玻璃作基片。磁盤的每個盤片都有兩個盤面,即上,下盤面,通常來講,每一個盤面均可以存儲數據,成爲有效盤面,也有極個別的磁盤盤面數爲單數。每個這樣的有效盤面都有一個盤面號,按順序從上至下從「0」開始依次編號。由於每個有效盤面都有一個對應讀寫磁頭,盤面號又叫磁頭號。磁盤的盤片組在2~14片不等,一般有2~3個盤片(如300G15KSAS盤就是3個盤片),故盤面號(磁頭號)0~3或0~5不等,注意:盤面個數等於磁頭個數。

屏幕快照 2017-02-23 上午12.14.01.png-501.3kB

3.2.3 磁盤的磁道

  • 磁盤在格式化時被劃分紅許多同心圓,這些同心圓的軌跡叫作磁道。磁道由盤面從外向內依次從0開始順序編號。
  • 磁盤的每個盤面通常有300~1024個磁道,新式大容量磁盤每一個磁盤每一個盤面的磁道數可能會更多。信息以脈衝串的形式記錄在這些軌跡中,這些同心圓軌跡不是連續的記錄數據,而是被劃分紅一段段的圓弧,這些圓弧的角速度同樣。因爲徑向長度不同,因此,線速度也不同,外圈的線速度較內圈的線速度大,即一樣的轉速下,外圈在一樣時間段裏,劃過的圓弧長度要比內圈劃過的圓弧長度大(可是讀取到的數據是同樣的)。這樣的每段圓弧叫作一個扇區,扇區從「1」開始編號,每一個山區中的數據作爲一個單元同時讀出或寫入。一個標準的3.5寸磁盤盤面一般有300~1024個磁道。特別說明,磁道是「看」不見得,只是在盤面上以特殊形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區,咱們給你們畫的圖片是磁道形象的展現,在磁盤格式化時就已規劃完畢了。

提示:
前面講過的,給磁盤分區實際就是劃分柱面號及扇區號。
柱面是全部盤面上相同半徑的不一樣磁道的集合。

3.2.4 磁盤的柱面

  • 一個磁盤全部的盤面上同一個半徑相同的磁道的圓形軌跡從上倒下依次組成一個圓柱體,就稱做柱面,每一個圓柱上的磁頭由上而下從「0」開始編號。
  • 一塊磁盤的柱面數(或每一個盤面的磁道�數)既取決於每條磁道的寬窄(也會與磁頭的大小有關),也取決於定位機構所設定的磁道間步距的大小。這些都是在出廠前就完成設定的。特別注意:這裏的柱面數和前面的磁道數是同樣的。

3.2.5 磁盤的扇區

  • 操做系統是以扇區爲單位將信息存儲在磁盤上的,通常狀況下,每一個扇區的大小是512字節。一個扇區主要有兩部份內容:存儲數據地點的標識符和存儲數據的數據段。
    屏幕快照 2017-02-23 上午12.50.30.png-219.1kB

屏幕快照 2017-02-23 上午12.51.37.png-656.2kB

  • 扇區的第一個主要部分是標識符。標識符就是扇區頭標,包括組成扇區三維地質的三個數字:扇區所在的磁頭(或盤面),磁道(或柱面號)以及扇區在磁道上的位置即扇區號。頭標中還包括一個字段,其中有顯示扇區是否能可靠存儲數據,或者是否已發現某個故障於是不宜使用的標記。
  • 有些磁盤控制器在扇區頭標中還記錄有指示字,可在原扇區出錯時指引磁盤轉到替換扇區或磁道。最後,扇區頭標以循環冗餘校驗(CRC)值作爲結束,以供控制器檢驗扇區頭標的讀出狀況,確保準確無誤。
  • 扇區的第二個主要部分是存儲數據的數據段,可分爲數據和保護數據的糾錯碼(ECC)。在初始準備期間,計算機用512個虛擬信息字節(實際數據的存放地)和與這些虛擬信息字節相應的ECC數字填入這個部分。

3.2.6 磁道柱面扇區總結

磁盤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由堅硬的金屬材料製成的塗以磁性介質的盤片,不一樣容量磁盤的盤片數不等。

記憶要點:
1)一塊磁盤有2-14個盤片,每一個盤片有兩個面,每一個面對應一個讀寫磁頭,用磁頭號來區分盤面,即盤面數就是磁頭數,盤片數*2=磁頭數(盤面數)
2)不一樣盤面的磁道被劃分爲多個扇區區域,每一個區域就是一個扇區(Sector)。
3)同一個盤面,以盤片中心爲圓心,每一個不一樣半徑的圓形軌跡就是一個磁道。
4)不一樣盤面相同半徑的磁道組成一個圓柱面就是柱面
5)一個柱麪包含多個磁道(這些磁道的半徑相同),一個磁道包含多個扇區。
6)數據信息記錄可表示爲:某磁頭,某磁道(柱面),某扇區

3.2.7 一句話歸納定義(磁道,扇區,柱面)

  • 磁道:每一個盤片有兩個面,均可記錄信息。盤片表面以盤片中心爲圓心,用於記錄數據的不一樣半徑的圓形磁化軌跡就稱爲磁道。磁化軌跡是磁化區域,是看不見的。磁道看起來是一個平面圓周形
  • 扇區:盤面由圓心向四周畫直線==半徑,不一樣的磁道被直線分紅許多扇形的區域,每一個弧形的區域叫作扇區,每一個扇區大小通常爲512字節,扇區看起來就是圓弧或扇形。
  • 柱面:磁盤中,不一樣的盤片(或盤面)相同半徑的磁道軌跡從上到下所組成的圓柱型區域就稱爲柱面,柱面看起來是一個圓柱形。

3.2.8 磁盤工做原理

屏幕快照 2017-02-23 上午10.14.44.png-861.2kB

磁盤的讀寫流程及原理
磁盤的數據讀/寫通常是按柱面進行的,即次頭讀/寫數據時首先在同一柱面內從「0」磁頭開始進行操做,依次向下在同一柱面的不一樣盤面即不一樣磁頭上進行操做,只有�同一柱面全部的磁頭所有讀/寫完畢後,磁頭才轉移到下一柱面(即尋道),由於切換磁頭只需經過電子設備切換便可,而切換柱面則必須經過機械設備切換。電子磁頭間的切換比機械磁頭向臨近磁道或柱面切換要快的多。因此,數據的讀/寫按柱面進行,而不按盤面進行。也就是說,一個磁道寫滿數據後,就在同一柱面的下一個盤面的相同半徑磁道來寫,一個柱面寫滿後,才移到下一個柱面開始寫數據。讀數據也按照這種方式進行,這樣就大大提升了磁盤的讀/寫效率。

機械磁盤讀寫磁盤數據的原理小結
1)磁盤是按照柱面爲單位讀寫數據的,即先讀取同一個盤面的某一個磁道,讀完以後,若是數據沒有讀完,磁頭也不會切換其餘的磁道,而是選擇切換磁頭,讀取下一個盤面的相同半徑的磁道,直到全部盤面的相同半徑的磁道讀取完成以後,若是數據尚未讀寫完成,纔會切換其餘不一樣半徑的磁道,這個切換磁道的過程稱爲尋道。
2)不一樣磁頭間的切換是電子切換,而不一樣磁道間的切換須要磁頭作徑向運動,這個徑向運動須要步進電機調節,這個動做是機械的切換。
磁頭尋道是機械運動,切換磁頭是電子切換。

4,本部分重點小結:

1,名詞:磁道(track),柱面(cylinder),扇區(sector)
2,數據在磁盤的位置,三維地址,0磁頭0磁道1扇區。MBR 0磁頭0磁道1扇區前446字節

屏幕快照 2017-02-23 上午10.30.39.png-224.4kB

3,磁盤讀寫數據原理

5,爲了下一節的知識作準備,咱們最後說一下DPT(磁盤分區表)中的每個分區表項的結構。16字節的表項,由低到高字節,以下表所示:

字節數 說明
1Bytes State:分區狀態,0=未激活,0x80=激活
1Bytes StartHead:分區起始磁頭號
2Bytes StartSC:分區起始扇區和柱面號。低字節的低6位爲扇區號,高2位爲柱面號的第9,10位,高子節爲柱面號的低8位
1Bytes Type:分區類型,如0x0B=FAT32,0x83=Linux等,00表示此項未用
1Bytes EndHead:分區結束磁頭號
2Bytes EndSC:分區結束扇區和柱面號,定義同前
4Bytes Relative:線性尋址方式下分區相對扇區地址(對於基本分區即爲絕對地址)
4Bytes Sectors:分區大小(總扇區數)

說明:這就是一個磁盤分區的分區表,例如:/dev/sda1,使用fdisk,pated分區工具分區的實質就是改變上述64子節的分區表信息。

金牌IT職業再教育培訓機構,歡迎來校資源。QQ:215379068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