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知行與因果裏

蔡康永說: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劉光世在朝野彈劾壓力下,申請辭職。他手下的5萬多淮西軍,一時無人統領。岳飛正在積極擴軍備戰,準備北伐中原,很想把淮西軍收入麾下。宋高宗考慮岳家軍集團本已兵強馬壯,再兼併這5萬淮西軍,恐怕將形成尾大不掉、擁兵自重的形勢。岳飛見自己一腔忠心反遭誤解,心中很不高興。一氣之下辭職不幹,隻身離開軍隊上廬山隱居了。此次事件雖然最終解決,但岳飛桀驁不馴的態度,深深刺激了宋高宗。宋高宗長期不育,膝下無子。岳飛收到諜報,金國準備立宋欽宗之子爲皇太子,以動搖南宋軍民抗金信心。岳飛上書皇帝,請求儘快立太子,以安天下臣民之心。高宗非但不理解,反而斥責岳飛「卿握重兵於外,此事非卿所當預也。」

鄭和終於來到這個地方,終於觸摸到了那神聖的聖石,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是一次長達五十餘年的朝聖之旅,五十年前,夢想開始,五十年後,夢想實現。這正是鄭和那**一生的軌跡。從幸福的幼年到苦難的童年,再到風雲變幻的成年,如今他已經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者,經歷殘酷的戰場廝殺,爾虞我詐的權謀詭計,還有那浩瀚大海上的風風雨雨驚濤駭浪,無數次的考驗和折磨終於都挺過來了。我的夢想終於實現了,我已別無所求。但鄭和卻再也回不去了。當船隻到達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終點古裏時,鄭和的生命終於走到了盡頭。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由於他幼年的不幸遭遇,他沒有能夠成家,留下子女,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爲一個偉大的,爲後人懷念的人。

約瑟17歲就被兄弟賣到埃及,成爲奴隸,面對這種遭遇,任何人都難免自怨自艾,但約瑟始終關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時刻想着『我可以』而不是『如果』,最終以積極的態度,化悲憤爲動力,掌管了整個監獄,後來又掌握了整個埃及,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


我的追求是什麼?我對大勢的判斷是什麼?我的選擇是什麼?我的期望是什麼?我的態度是什麼?


需要什麼樣的行動達到目標?我打算採取的行動是什麼?如何保持行動的一致性和連貫性?


我期望的結果是什麼?我想要的收穫是什麼?什麼樣的結果是現實的?


達成結果的因素有哪些?因素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如何排除噪音和情緒?

果是知的載體,因是行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