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工總結】個人軟工學習收穫


  咳咳,是時候來一篇總結了。一學期的時間,轉眼間也就過去了,彷彿昨天還在熬夜吐槽軟工,然而今天就已經要和這門課程說拜拜了。但正如棟哥說的,大學沒有不結束的課程。課程的結束其實也正是學習的開始,畢竟老師只是引進門。好了,最後一篇做業博客了,我就不按棟哥要求的格式來了,任性一把,hhhh。html


1、圖片展現

  首先先來幾張圖片展現下咱們的團隊哈~android


這是開學初剛組好隊時拍的團隊合照

如下均是軟工結束後拍的團隊合照





  
沒錯,我就是那個第一次團隊合照中裝酷,看起來屌屌的那個。一學期的軟工實踐,彷彿歷經了人生百態,磨掉了年少的個人輕狂,多了幾分穩重,幾分紅熟。hhh~,開玩笑的啦,這個13裝得我都忍不住了。好了,不說笑了,仍是繼續寫點正事吧。附上咱們團隊的博客,裏面有咱們alpha,beta期間的各類會議記錄:TeamFTDios

2、回顧

  翻開本身開學初寫的對於這門課程的指望以及本身的目標,忽然發現本身相對於開學初的本身彷佛成長了很多。在開學初的那篇博客中,很明顯,那時的本身仍是個滿懷理想與熱情,但卻有些迷茫的小夥子。先來看看本身當時寫了哪些目標吧:git

· 有能力獨自開發能穩定運行功能簡單的應用,好比教務處查成績軟件等;
· 懂得如何團隊協做,想要開發功能穩定,強大的軟件,單幹確定不行,因此要積累團隊協做的經驗;
· 固然,若是有能力,能順便了解下IOS或微信的開發天然最好。github

  回想當初的本身,寫着很美好的目標,然而殊不知道腳下的路在哪。爲何這麼說,其實,當初的本身並不大肯定本身的目標是什麼,看着你們都寫着想學習android,學習ios,本身其實也有點人云亦云。然而,這一路下來才發現,本身是真的喜歡android。因此,感謝軟工,能提供這樣一個平臺,篩選出了本身的心聲,堅決了本身的路,同時也培養了本身對於團隊協做的種種感觸。具體的都放到下面寫吧。數據庫

3、成長

一、屯書

  上完軟工後收穫確實不少,但有一點倒是對我影響較大的。那就是我喜歡上了屯書,或者說喜歡上了看書,實體書。這麼說吧,之前的我價值觀有些奇葩(不準笑我╭(╯^╰)╮),總以爲買書是浪費,書看完就沒用了,幹嗎還要特地浪費錢去買,須要的時候找別人借下或者網上找找不就好了。微信

  以前的博客中也提到過我喜歡看書,但大都是以電子版的小說爲主,這類書籍通常是看完一遍就放一邊了,或許也就是由於這樣我才以爲買實體書是一種浪費。上了軟工這門課後,很榮幸的接觸到了周筠老師的一點點圈子,接觸到了博客,知乎這種神奇的世界,看了各類大神的小故事。總之,受到種種影響,在雙11打折活動中第一次嘗試買實體書,下單了四本書。app

  當收到書的那時刻,不知道爲何,忽然有種衝動,四本太少了!以後,我對實體書的價值觀徹底變了,喜歡上了拿着屬於本身的實體書,在上面寫寫畫畫的感受。另外,受到一些書評的影響,好比這句「原覺得那些嚼爛了的東西,不會再有新味道,可是我錯了」「有的書,沒有必定的經歷是看不出書中的秒處的。」 我開始囤那些或許如今看不懂的書,等有了類似經歷後準備翻閱的書籍。好比《人月神話》。(hhh,這書常常聽棟哥提及,忍不住買了本準備等結束軟工時來看)工具

  然而畢竟是學生,家庭經濟有限,因此如今的我只能等各大書網的大打折活動時來屯書。好了,下面固然少不了曬曬本身第一次買的實體書啦:學習

二、學習方式

  軟工有句話:Learning By Doing ,邊作邊學。

  一開始棟哥說軟工實踐但願到最後咱們也能學到移動開發的經驗時,那時還覺得棟哥會教咱們移動開發的知識。結果竟然發現,軟工不教語言!!開始時,簡直是崩潰的,一點基礎都沒有,就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好在,大部分同窗都是同樣的基礎,那麼也就只能試試看快速學習了,看看本身是否可以適應這種新的學習方式,而不是像編譯或其餘課程教完基礎知識才開始動手的模式。

  雖然一開始很不適應,總以爲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咬着牙一步步過來,收穫卻仍是特別多的。這種模式下的學習方式,能學到的東西會更有針對性,學習時的方向也會更加肯定。記得上學期有個數據庫實踐,屬於那種先學後作的模式。學習的時候不知道哪些須要用,哪些是重點,只能大概,整體上的所有過一遍。結果作的時候發現有些知識仍是須要再次去學習才能繼續動手下去。一個實踐下來,感受仍是沒學到什麼。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學習模式,想學到東西,仍是得靠自覺性。但,邊作邊學這種模式可以培養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也能夠提供自覺性,這就是一學期實踐課下來後個人感觸,之後也將繼續保持這種模式學習下去。

三、實踐收穫

  軟工一學期下來,接觸到了新軟件,新工具,新語言確實都挺多的。有些雖然就使用過幾回,並非特別熟悉,但至少到之後須要用到的時候能夠意識到有這麼一種工具能夠來幫助我完成。我以爲,這或許就是棟哥要咱們接觸那麼多新工具的目的了。

  首先是原型工具。有多少人是上完軟工課才知道,原型是個什麼鬼,原來在作出具體產品前是須要先作個原型出來給客戶展現的?至少我就是一個,之前還一直覺得作app,就是寫個apk的出來就是了,都沒有什麼先作原型的概念。因此,學完原型工具後,我反倒以爲工具是次要的,須要的時候再去學就是了,但至少我知道了原型這種概念,不至於若干年後boss叫我作個原型出來時,我卻傻傻的愣在那邊不知道原型是什麼。

  而後是各類各樣的工具,數據庫建模工具,UML畫圖工具,這些接觸都不是很頻繁,但仍是那句話,我知道了有這工具,知道了它的基本操做,知道了當我須要一個用例圖時我能夠用哪一種工具來實現,我以爲這就夠了。

  最後仍是寫寫團隊合做的收穫吧,感受仍是隻有這點能夠好好的寫點內容出來。

  總以爲,無論何時均可以從不一樣的人身上學習到不少。咱們的PM是個很負責的PM,工做時不講感情,不講交情,我以爲這點很好。當初有次做業,有隊友對項目的貢獻並很少,PM照實寫出來了,然而換成個人話或許下不去手,畢竟都是同窗一場。記得PM當時是這麼說的:「這不是感情用事的時候」 ,果真,我要學的還有不少。

  然而,即便是身爲敲代碼的角色,我彷佛也並不安分。屢次反對PM的安排,並於一些有分歧的點上與PM不斷爭吵。一開始的我總覺得個人觀點沒有錯,然而我並無意識到本身其實已經越權了,更別說到最後以血與淚的錯誤驗證了個人觀點實際上是錯的。從那後,我開始嘗試先去接受別人的觀點了,當我能夠肯定他的觀點是錯誤的時候纔去提出來,不會再像一開始同樣,執拗的只堅持本身的觀點了。

  還有最後一點,我是個挺被動的人。怎麼說,當我陷入困境時,總以爲本身能夠搞定,不想去麻煩別人。當我聊天時,總以爲對方得先提出話題我才能夠跟他聊下去。然而,這讓我錯過了不少機會,不少機遇。咱們的PM倒是相反的一類人,特別主動,常常找老師探討各類人生。這點確實須要我好好去學習。

  軟工雖然只是一門課,但這門課能夠教給咱們的不只僅是課程要求的知識,還有各類生活中的知識。由於這門課,和同窗的關係從單純的同班、舍友、隔壁老蘇變成了合做夥伴,競爭對手。學會了如何與夥伴合做,探討,學會了會議的意義;學會了從對手那邊借鑑等。

  此次的軟工,效果雖然沒有像公司中那麼逼真,但確實是過了一把癮。之前就算是合做的實踐,你們開會時也只是隨便說幾句,你作什麼,我作什麼。不懂的時候叫你過來看看,根本沒有一個領隊人掌控項目,也沒有合做的概念,仍然仍是各作各的,能整合起來最好,不能整合的話我就把你的那部分也順便作了好了。徹底體驗不到團隊的合做的感受。此次的軟工確實是過了一把癮,PM很看重會議,直接影響到咱們對會議的態度也不敢隨意。團隊的分工也很清楚,本身也不用再負責所有了,能夠專心完成本身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學會了github這種逆天的工具。

  總之,一個字。簡直爽!

  接下去固然是會繼續學習,畢竟還欠着不少篇android博客要寫,不想隨便寫一兩篇出來混數量,因此想等本身在理解的透徹點時再寫出來。而後,當本身能力夠了,寫一些小軟件,小工具給本身或者本身身邊的同窗用。

4、建議

  給學弟學妹們的建議麼,hhh,還能說什麼,必須抓,從大一就抓起,這麼好(ku)的(bi)課程,怎麼能夠不選呢!

  若是有學弟學妹們問我要不要選這門課,我確定跟他們說,選!這門課很簡單,任務很少,分高,容易過! hhh,不用感謝學長,這是咱福大的優良傳統,學長的職責就是負責指(hu)引(you)學弟學妹們的。

  哦,不對!據說軟工實踐要所有改爲這種模式了,並且還要改爲必修的了!hhh,學弟學妹們,學長在這裏只能祝福大家了。

  好了,不說笑了,寫點正經的。若是你真想好好學,那麼最好找一隊有共同想法的人合做,一塊兒努力,千萬不要有抱大腿求過的心態。心態很重要!

5、軟工神話

  前言:逛知乎時,常常看見有大神寫的各類小故事,感受特別有趣。咳咳,此次也本身來嘗試下,將這學期的軟工實踐寫成故事試試看,故事中均已第二人稱來描述。故事中的人名均是化名。故事情節通過些許加工。將會單獨寫一篇博客出來,敬請期待。
  說明:故事情節並無針對任何人,僅以此記念本身的成長。


  一陣微風襲來,捲起了路邊的樹葉。推着行李箱,揹着書包的你,從公交車上擠了下來。望着學校東門那福州大學四個大字,你嘆了口氣,又開學了。拿起手機,你打了個電話給你舍友,叫他過來載你。掛了電話,你大呼了一口氣,頓了頓,往校門的方向走去。新的一學期開始了!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已經大三了啊,渾渾噩噩度過了兩年的你開始以爲真的得開始作點事了,學點東西了,再這麼下去畢業就找不到工做了,到時該怎麼向家裏說。

  回想過去的兩年,由於沒有什麼目標,你一直是按照學校的課程安排來,雖然沒有厭煩,但也沒有自主學習。只是該上的課學好而已,幸運的是你拿到了那麼幾回獎學金,而成爲了同窗們所說的「學霸」,大學專有名詞,明明高中時候的你比大學牛逼好學多了。你忽然間感受好諷刺,同級生都已經有人蔘加各類軟件設計大賽了,然而身爲所謂的「學霸」的你,竟然連android都沒接觸過。

  好在,你據說了這學期的軟工實踐彷佛就是要求要寫博客,作軟件的,因而你變得很期待這門課。

  終於,第一堂課上,那個叫作懂哥的老師手舞足蹈,半恐喝半安慰的講述了這堂課的要求。............

  預知下文,請猛戳該連接。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