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和咱們小山村的但願

0.前言

在美國旅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白人小夥,咱們都在海邊看一羣人在衝浪,多是看到了 T 恤上「純潔的微笑」幾個漢字,他猜想咱們是中國人,因而就過來搭訕。學習

說他正在學習中文問是否能夠和咱們聊聊,而後咱們就中英混合的說了幾分鐘,他是一個基督教徒也去過深圳,學習中文也是爲了宣傳基督教。對象

我問他這個地方(西海岸1號公路)華人多嗎?他笑了一下說不少,而後還補充到我很敬佩他們,他們總體都很忙,咱們聽了以後都會心一笑。blog

此次在美國旅遊見了不少美國華人,說實話咱們中國人到哪裏都有一個特性,就是有危機感很勤勞都在拼命掙錢,而外國人大多更關注於享受生活。基礎

可能正是由於5000多年的文化,以及近14億人民生存壓力帶來的競爭,致使咱們比世界任何民族的人民都勤奮,而一個國家的勤奮產生的能量是驚人的。im

1.國慶閱兵

昨天是舉國歡慶的日子,第一次在朋友圈看到這麼和諧的景象,無論平時是什麼樣的人,哪怕是有點廢青的青年,都在爲了祖國而歡呼,爲作一名中國人而驕傲。統計

不少人都在朋友圈發這麼一條分享:什麼是盛世,這就是中國盛世,國泰民安、經濟富強、人民也享受到了國家強大後的果實。數據

在觀看國慶閱兵的時候,我看到了這麼一句話,爲了祖國偉大復興,能夠看到咱們並無知足於此,祖國的偉大復興還在路上,可是在這一刻我相信中國人對將來無比自信。db

不少文章都報道了國家 GDP 的增加、國內高鐵、高速公路的發展、前沿科技領域的一個個突破。但其實我更關心的是,祖國發展強大的同時對咱們底層老百姓帶來的影響。img

2.從幼兒園提及

就以我生活過二十幾年的山村小農村來說,中國農村正在經歷着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分享

真的是翻天覆地,沒有誇張。

我本身能記事兒的時候是在上幼兒園的時候,那時候人們的貧困是如今的年輕人沒法想象的,我這裏還保留了一張幼兒園畢業的一張照片,你們能夠根據照片中人物的穿衣想一想那個年代的故事。

我就是其中的一員,你們能夠猜猜哪位是我?

我對幼兒園的記憶是土灰色的,那種土房子的顏色讓我記憶很深入。

幼兒園是在一個獨立的土房子裏面,沒有桌子只有一個長條大板凳做爲桌子,每一個入園的學生自帶小板凳看成椅子,整個房子空蕩蕩的坐了一排一排的小學生。

那時候的冬天特別冷、你們穿的都是本身家棉花作的棉褲棉襖,每一個幼兒園的同窗都穿得像一個小皮球,紅紅綠綠的一片。

幼兒園老師就是隔壁鄰居的姑娘,有時上課的間歇老師還會回家忙點事情,沒有老師的時候咱們就本身玩,什麼擠油油、玩泥巴、打麪包都是高頻娛樂活動。

幼兒園其實就至關於如今的託兒所,固然我仍然懷念那個時候的學校和同窗。

3.當時的家鄉

那個時候農村的衛生條件特別差,農村人基本上一年才能夠正經去澡堂洗上一兩次澡,其它時間只能本身打盆水來搞定。

特別到了冬天的時候,女孩頭上發生蝨子、棉襖裏面生吸血的小白蟲都很是常見。

冬天你們有一個集體娛樂活動,就是在太陽下曬得暖洋洋的時候脫下棉襖,把棉襖縫隙裏面的小白蟲一個一個的擠死,每每手上會紅一片,紅的越多越感受收穫滿滿。

農村裏的小孩子當時可野了,村裏面若有任何水果均可在幾天內被偷吃掉(固然包含我),常年喝井裏面打出來的涼水,致使不少小孩子肚子裏面都有蟲。

你們可能如今不能想象,當時這個現象很常見,不少家長會到藥店專門給孩子買打蟲藥,結果拉出來的大便中,肚子裏面的蟲子居然能夠有10cm長。

當時農村的經濟徹底依靠土地,所以你們的所有關注點都會放到土地上,每次村子裏面只要涉及到分地的事情,確定有幾家人要相互打一架,有時候可能就只是由於你家種地超過界限十幾釐米。

咱們村那個地方的土地很是有限,每一個人都不到一畝地,這樣生產出來的糧食還須要優先上繳給國家,剩下的糧食才能夠本身去買賣生存,你們日子都過得很緊張。

家家戶戶都是土房子,有獨立土房子的家庭都算是條件很不錯的,不少家庭的土房子都建得很小很小,一個土炕上睡上一家四口、六口都是很廣泛的事情。

農村只要一下雨所有都是泥,其實不僅是農村,那時候小縣城的水泥公路也沒有幾條,下雨天皮靴子是家家都不能少的專用品。

4.改革開放,走出農村

第一次轉折點出如今我上小學的時候,大概在 2000 年左右。

改革開放的春風終於從南方刮到了咱們這個西北小農村,人們的生活終於再也不只侷限於在那一畝幾分地的土地上。

咱們村的村頭來了一家磚場,村頭的西邊有兩大優點,第一,在大馬路邊上比較接近縣城;第二,有一個很大的土源,土質比較適合製作磚。

咱們村有幾乎一半的勞力都加入到了磚場中,個人人生第一筆錢也是來自於這個磚廠,如今還記得小學的時候,在磚廠幹了一天掙了 14 元錢。

個人母親用這 14 元錢買了一塊上好的黑色布料,給我作了一個很新很時尚的褲子,那時候我上小學 5 年級。

磚廠只是整個經濟盤活的一個縮影,不少村子裏面的人都開始作一些副業,像我爸就嘗試過在縣城販賣水果,給人賣蜂窩煤、打零工等。

還有很大一批的農村年輕人選擇了去南方,廣州、深圳、泉州,那是咱們村裏面的人第一次走那麼遠,第一批走向南方的年輕人應該是那時候最有勇氣的人。

雖然如今看來他們只是走進了血汗工廠,但當時能有這樣的工做機會,對不少農村青年來說都是太珍貴了。那是一個徹底新的世界,打開了對生活新的但願。

農村的集體活動尚未中止,每一年都有一些集體的工做要去參與。

每一個村都會負責一段去往縣城的路,公家會給拉沙子等基礎材料,村裏每家須要出勞力參與到修路中。修路只是其一,修水庫、開荒種植、集體植樹都是常見的集體活動。

5.高校擴招,農業減稅

第二次轉折點大概在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大概在 2010 年。

國家減免了農村的農業稅,甚至有些地方的農村只要你種地,國家慢慢還會給你一些補貼,雖然國家給予農民的政策愈來愈好,但種地的人卻愈來愈少了。

村子裏面基本上沒有人再會由於種地的事情打架了,不是由於你們素質提升了不少,而是每一個農村家庭收入裏土地的收入佔比都在不斷的減小。

農村勞動力都釋放了出來,年輕的走出大山來到了城市,廚師、理髮、建築、工廠都有他們的身影;年紀大一點的在本地作個小生意也活得不錯,賣豆腐、賣蔬菜、家裏開個小賣部等等。

從那個時候開始村子裏面的人就慢慢變少了,有一部分人過年也不回來了。村裏慢慢也不須要讓每家每戶出人去修路、修水庫了,集體活動慢慢消失。

村子裏面的土房同時也不多了,你們紛紛都蓋上了紅磚新房,有三間有四間的紅紅的一片,甚至有富裕的家庭蓋起了二層小洋樓。

由於我和姐姐都上大學的緣由,家裏負債很嚴重,因此當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咱們家仍然仍是村裏裏面僅有的幾個土房子,我畢業三年後才從新進行了修建。

我姐考上大學的時候,咱們村纔出現過幾個大學生,到了我快畢業的時候,一個不大的村子(300多人)已經有了十幾個大學生。
村子裏面大學生的比例愈來愈多,出門打工的青年愈來愈多。

6.基礎完善,扶貧攻堅

第三次轉折點其實就發生在這兩年。

自從畢業北漂工做以來,本身回老家的次數其實愈來愈少,每一年可能就那一、2次的回家時間,但每次回家都能看到如今農村的變化。

中國真的很是對得起基建狂魔這個稱號,我甚至愛上了這個稱呼。

咱們村裏面的路終於也被國家給免費修了水泥路,咱們村只是許許多多普通農村的一個縮影,整個西北地區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過年是很是很是隆重的一件事情,無論是對大人仍是孩子,過年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看春晚。

可是那個年代每到春晚的時候都會停電,就是你們看得正爽的時候沒電了,小時候不懂事你們都開始罵負責維護電的師傅,一村人都眼巴巴的來到電房看何時修好。

到了如今農村幾乎不再會斷電了,每次回老家時家裏開幾個大功率電暖器、洗衣機、熱水器等,一全年也遇不到幾回停電。

村裏面也給家家通了自來水,網線也都入了每一個農村的家,咱們老家的網費關聯的我爸手機,一年不到 500 元錢就能夠用 50 兆的寬帶,比我在北京的還便宜。

村子裏面的紅磚房已經開始淘汰了,我家裏幾年前蓋的房子如今也不時髦了,村子裏面慢慢有人家開始蓋像小別墅同樣的樓房。

不少農村家裏都買了車,雖然大部分家裏的車都仍是五菱宏光一類的品牌,但至少已經完成了從自行車-摩托車-小汽車的轉變。

家家戶戶也都參與了農村醫療、農村養老保險,我爸今年63歲已經開始每一年能夠領個幾百元錢,雖然不是不少,但我爸的感覺很好。

當村裏的物質條件愈來愈好的同時,也有一些其它方面的變化,不少村裏的人都在縣城買了房,或者有的村民出去後就再也不回來了。

村子裏面的人愈來愈少,留下的不是年幼須要上學的兒童,就是那些年紀太大而不能出去打工的老人,偶爾回去找一個能夠說話溝通的同齡人都很難。

我姐就在市裏面作公務員,他們每一個人都給分配了具體的扶貧對象,天天的工做壓力很大,須要一對一的扶持幫助,好比要給貧困戶蓋房子,給他們找工做等等。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8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小1386萬人。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國的貧困人口就能夠快速的消失掉,小康社會已經到來。

7.將來

這就是我所經歷的農村,真的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看到農村所經歷的變化。若是如今回顧30年前和如今農村的樣子,真的是翻天覆地的發展。
咱們回到剛開始的主題,祖國變得強大了和咱們有什麼關係?

祖國變得強大了和咱們息息相關,特別是對比一下中東地區的國家,你就能明顯的感受到一個強大的國家是多麼的重要。

昨天看到朋友圈一個朋友的分享:看完閱兵儀式,最大的感觸是閱兵不只提高了國民的凝聚力,更重要的是它讓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擁有了對將來的期許。

並非每一個國家都有「東風快遞,使命必達」!

沒有哪一個國家是註定要強大的,那都是由於中華兒女辛勤勇敢堅忍付出,才換回的這一切。咱們一代人由於生在中國而驕傲,也爲中國的發展而自豪,更對將來的祖國充滿了但願。

不要說那種我很愛國,但國家不愛我這種愚話,沒有國家你將一無全部。國是你們,沒有這個你們的存在,小家何處去安身。

這裏借用艾青的詩句來結束本篇文章:

爲何個人眼睛充滿了淚水,由於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