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類型

1 存儲類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數據庫

存儲類型分爲三種後端

直連式存儲:Direct-Attached Storage,簡稱DAS服務器

網絡附加存儲:Network-Attached Storage,簡稱NAS網絡

存儲區域網絡:Storage Area Network,簡稱SAN架構

應用:併發

NAS和SAN混合搭配的解決方案爲大多數企業帶來最大的靈活性和性能優點。服務器環境越是異構化,NAS就越是重要,由於它能無縫集成異構的服務器。而企業數據量越大,高效的SAN就越重要。運維

NAS能簡化對SAN的訪問。事實上,NAS是SAN理想的網關,能幫助SAN提供的數據塊以文件形式路由至適當的服務器。與此同時,SAN能經過減輕非關鍵數據的大容量存儲負擔,使NAS更爲有效的工做。重要文件能夠存儲在本地的NAS設備上,不重要的能夠卸到SAN中。高併發

1.1 DAS存儲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DAS存儲是最多見的一種存儲方式,尤爲是在中小企業應用中。PC中的硬盤或只有一個外部SCSI接口的JBOD都屬於DAS架構。DAS是指存儲設備直接鏈接到服務器總線上,存儲設備只與一臺獨立的主機鏈接,其餘主機不能使用這個存儲設備。DAS存儲設備與服務器主機之間的鏈接通道一般採用SCSI鏈接,DAS存儲設備主要是磁盤陣列(RAID: 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磁盤簇(JBOD:Just a Bunch Of Disks)等。oop

所謂的直連存儲就是經過把咱們的計算機和硬盤經過一根很短的數據線來相連。也就是直接在電腦上接了塊硬盤來管理該硬盤。直連存儲就是主流的經常使用存儲方式把硬盤和計算機經過短的數據線來相鏈接的。直連式存儲與服務器主機之間的鏈接一般採用SCSI鏈接,SCSI通道是IO瓶頸;服務器主機SCSI ID資源有限,可以創建的SCSI通道鏈接有限。佈局

不管直連式存儲仍是服務器主機的擴展,從一臺服務器擴展爲多臺服務器組成的羣集(Cluster),或存儲陣列容量的擴展,都會形成業務系統的停機,

1.2 NAS存儲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NAS存儲也一般被稱爲附加存儲,顧名思義,就是存儲設備經過標準的網絡拓撲結構(例如以太網)添加到一羣計算機上。NAS是文件級的存儲方法,它的重點在於幫助工做組和部門級機構解決迅速增長存儲容量的需求。現在更多的企業採用NAS較多的功能是用來文檔共享、圖片共享、電影共享等等,並且隨着雲計算的發展,一些NAS廠商也推出了雲存儲功能,大大方便了企業和我的用戶的使用。

NAS產品是真正即插即用的產品。NAS設備通常支持多計算機平臺,用戶經過網絡支持協議可進入相同的文檔,於是NAS設備無需改造便可用於混合Unix/Windows NT局域網內,同時NAS的應用很是靈活。

但NAS有一個關鍵性問題,即備份過程當中的帶寬消耗。與將備份數據流從LAN中轉移出去的存儲區域網(SAN)不一樣,NAS仍使用網絡進行備份和恢復。NAS 的一個缺點是它將存儲事務由並行SCSI鏈接轉移到了網絡上。這就是說LAN除了必須處理正常的最終用戶傳輸流外,還必須處理包括備份操做的存儲磁盤請求。

能夠經過遠程網絡的方式來實現文件共享,這種網絡存儲時基於文件的( FTP、NFS、SMB/CIFS等 ),實現文件共享 。經過這種網絡協議將把本身的共享文件夾共享出來

NAS就是訪問的數據不在我本機而是在網絡中的遠程主機上,我可使用他的數據。可是不能修改他的數據,我只能共享他提供的資源

1.3 SAN存儲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存儲區域網絡,這個是經過光纖通道或以太網交換機鏈接存儲陣列和服務器主機,最後成爲一個專用的存儲網絡。SAN通過十多年曆史的發展,已經至關成熟,成爲業界的事實標準(但各個廠商的光纖交換技術不徹底相同,其服務器和SAN存儲有兼容性的要求)。

SAN提供了一種與現有LAN鏈接的簡易方法,而且經過同一物理通道支持普遍使用的SCSI和IP協議。SAN不受現今主流的、基於SCSI存儲結構的佈局限制。特別重要的是,隨着存儲容量的爆炸性增加,SAN容許企業獨立地增長它們的存儲容量。SAN的結構容許任何服務器鏈接到任何存儲陣列,這樣無論數據置放在那裏,服務器均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數據。由於採用了光纖接口,SAN還具備更高的帶寬。

現在的SAN解決方案一般會採起如下兩種形式:光纖信道以及iSCSI或者基於IP的SAN,也就是FC SAN和IP SAN。光纖信道是SAN解決方案中你們最熟悉的類型,可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基於SCSI的SAN解決方案開始大量出如今市場上,與光纖通道技術相比較而言,這種技術具備良好的性能,並且價格低廉。

SAN的優點:

隨着存儲容量的增加,SAN容許企業獨立地增長他們的存儲容量。

SAN容許任何服務器鏈接到任何存儲陣列(好處是:無論數據放在哪裏,服務器均可以直接存取所需的數據)

因爲使用光纖接口,SAN具備更高的帶寬。除了FC鏈接,SAN鏈接還有ISCSI(SCSI over IP)以及SAS(Serial Attached SCSI)接口。

光纖接口能夠提供10千米那麼長那麼遠的鏈接長度,很是容易實現物理分離的存儲

將存儲和服務器隔離,簡化了存儲管理,可以統1、集中的管理各類資源。

使存儲更爲高效。一般網絡中,可能一個服務器可用空間用完了,另外一個服務器還有不少可用空間。SAN把全部存儲空間有效的聚集在一塊兒,每一個服務器都享有訪問組織內部的全部存儲空間的同等權利。這一方法能下降文件冗餘度。

SAN能屏蔽系統的硬件,能夠同時採用不一樣廠商的存儲設備

SAN不足:

跨平臺性能沒有NAS好,價格偏高,搭建SAN比在服務器後端安裝NAS要複雜的多。

1.4 三種存儲比較

SAN與NAS的主要區別體如今文件系統所在的位置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三種存儲架構的應用場景

DAS雖然比較古老了,可是仍是很適用於那些數據量不大,對磁盤訪問速度要求較高的中小企業

NAS多適用於文件服務器,用來存儲非結構化數據,雖然受限於以太網的速度,可是部署靈活,成本低

SAN則適用於大型應用或數據庫系統,缺點是成本高、較爲複雜

DNS和SAN管理數據是以數據庫方式來進行管理

NAS是基於文件的方式來共享的因此他的共享方式是文件

相對將NAS配置起來不須要硬件。只須要提供網絡共享的服務便可。而SAN和DAS則須要硬件來進行文件共享,也能夠走軟件。可是若是走硬件的話還要給DAS和SAN安裝對應的FC卡光纖接口卡。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CPU 密集:

某種應用極其消耗 CPU 資源、其程序內部邏輯複雜並且、對磁盤訪問量不高。這種程序在運行時、根本不用或少許讀取磁盤上的數據只是在程序載入的時候、讀入一點點程序數據而已,進程運行後便會使CPU 的核心處於全速狀態,這會形成其餘進程同一時間只得到少許的執行時間、影響了性能,必要時、能夠將多臺機器組成集羣來運行這種程序。

IO 密集: 某種程序的內部邏輯並不複雜、耗費的CPU 資源很少,但要隨時讀取磁盤上的數據、好比FTP 服務器

大塊連續IO密集的環境:SAN

高併發隨機小塊IO或共享訪問文件的環境:NAS

CPU密集的環境:NAS

更多文章和資料|點擊下方文字直達 ↓↓↓
阿里雲K8s實戰手冊
[阿里雲CDN排坑指南] CDN
ECS運維指南
DevOps實踐手冊
Hadoop大數據實戰手冊
Knative雲原生應用開發指南
OSS 運維實戰手冊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