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文件系統
目錄/proc/sys可經過改變其下面的文件來改變系統的信息
使用`echo "station.example.com" > /proc/sys/kernel/hostname`命令可修改主機名
使用`echo "1" > /proc/sysconfig/ipv4/ip_forward`打開路由功能
使用`echo "0" > /proc/sysconfig/ipv4/ip_forward`關閉路由功能
使用`sysctl -a ` 修改sys中可設置的系統參數內容
使用`sysctl -p ` 從新讀取sysctl.conf文件
使用`sysctl -w net.ipv4.ip_forward=1`打開路由功能
上述修改路由的命令關機後恢復默認值,要想永久保存應修改配置文件/etc/sysctl.conf
可用echo導入/proc目錄下的文件來修改系統信息的文件有:
/apn 電源管理相關信息
/buddyinfo 關於內存的分段信息
/cmd 進程正在執行的命令或者程序
/cmdline 進程的完整命令行
/cwd 鏈到進程當前目錄的符號連接
/cpuinfo cpu的相關信息
/crypto 加密信息(用sha1加密)
/devices 塊/字符設備信息
/exe 鏈到正被執行的文件的符號連接
/environ 進程的環境變量
/fb 子目錄,其中包含鏈到每一個打開文件的描述符的連接
/filesystems 內核支持的所用文件系統信息(nodev選項表示當前未使用該類型的文件系統)
/interrupts 關於中端的信息
/iomen 每一個物理設備映射到內存上的信息
/koore 以核心文件系統存儲的文件系統格式
/maninfo 內存信息
/maps 內存映射信息(共享段,庫等)
/modules 顯示加載模塊信息
/mount 顯示當前掛載信息(/mtab可調用此文件)
/partitions 分區信息
/pci 設備pci信息
/root 鏈到進程的根目錄的符號連接
/stat 進程整體狀態信息
/sys 關於系統運行的信息
訪問控制檯
物理控制檯:/dev/tty0 /dev/fb0
虛擬控制檯:/dev/tty[1-6] 可用chvt [1-6]轉換控制檯
串行控制檯:/dev/ttySn
系統控制檯:/dev/console
僞控制檯(僞終端): /dev/pts/n
X窗口系統(X window System)也叫作X11或者簡稱爲X,它是和上大多數圖形用戶環境的基礎。
Xorg的配置文件通常能夠在/etc/X11/xorg.conf下找到,且文件的內容被組織成幾段,每一段配置以關鍵字
Section開頭,以EndSection結尾,其配置字段有:
ServerFlags 列出通常性的X服務器配置
Module 指定爲加速圖形顯示,平滑字體等功能而動態加載的擴展模塊
Device 配置顯卡,驅動程序和硬件信息
Monitor 描述顯示器物理參數,包括刷新率和顯示分辨率
Screen 把顯示器和顯卡聯繫起來,規定在該配置中能採用的分辨率和色深
InputDevice ServerLayout 把輸入設備綁定到一組屏幕上,而且指定屏幕彼此之間的相對位置
可用命令system-config-display --reconfig從新生成xorg.conf配置文件,用host:display[.screen]顯示一個桌面,用$DISPLAY可查看Xorg。
圖形界面打開的步驟:Xorg->X server->gnome-session->twm->Gnome
在字符界面可輸入這些命令而進入圖形桌面:X & ;xterm & ;twm & ;gnome-session &
打開多個圖形界面:startx ; startx --:1 ; startx --:2 ; startx --:n
組成一個Xorg架構須要的物理設備:指針設備(鼠標,觸摸屏),一個或多個鍵盤,一個顯示器。
xhost命令:用於定義圖形界面那些人能夠訪問。
xhost + 容許任何人訪問
xhost - 拒絕任何人訪問
xhost + 192.168.0.29 容許192.168.0.29訪問圖形界面
xhost - 192.168.0.29 拒絕192.168.0.29訪問圖形界面
VNC
服務器端:
rpm -p vnc-server 查看是否安裝了vnc服務端rpm包
yum install vnc-server 安裝vnc服務端rpm包
vncpasswd 設置vnc密碼
vncserver & 啓動vnc服務器
cd /用戶家目錄/.vnc/ 切換目錄
vim xstartup 修改vnc的配置文件,把twm改成gnome-session
vncserver -kill:1 關閉vnc服務器
vncserver & 再次打開vnc服務器
客戶端:
yum install vnc 安裝vnc客戶端rpm包
vncviewer 192.168.0.29:1 vnc遠程鏈接192.168.0.29服務器
系統日誌(System Logging)
日誌守護進程:syslogd和klogd ; 審查日誌守護進程:auitd
常見的日誌文件:
1.)/var/log/dmesg 記錄內核信息
2.)/var/log/messages 記錄標準錯誤日誌信息
3.)/var/log/maillog 記錄郵件信息
4.)/var/log/secure 記錄系統安全級別信息
5.)/var/log/audit 記錄內核審覈信息
日誌進程的配置文件:/etc/syslog.conf。配置文件內信息主要是facility.priority actions組成,其中
priority有9個級別,分別是debug,info,notice,warning,warn(same as warning),err,error,crit,alert,emerg,panic(same as emerg);actions能夠是:Regular file,Name
Pipes,Term and console,Remote Machine,List of user,Everyone Login。
例: mail.=err /var/log/maillog 只記錄錯誤信息並保存在/var/log/maillog文件中
mail.!=err @192.168.0.29 記錄不是err的信息併發送到主機192.168.0.29保存
mail.err /dev/tty0 記錄大於等於err的記錄並從/dev/tty0控制檯輸出
syslogd -m 每隔20分鐘爲一個段,記錄時間戳信息
syslogd -h 能夠接受遠程主機的日誌信息
service syslog restart 重啓日誌服務進程
網絡時間協議NTP,其配置文件在/etc/ntp.conf,可用管理工具system-config-date來修改時間配置,用service ntpd restart來重啓網絡時間服務進程。
通用Unix打印系統CUPS,其配置文件在/etc/cups/cupsd.conf和/etc/cups/printers.conf;可以使用管理工具
system-config-printer來配置打印客戶端,用service cpus restart重啓打印服務進程。
建立交換分區
1.)以分區形式:fdisk /dev/sda1 ; 使用n建立一個新分區,而後再用t把分區改成82(swap);選取w退出,
再用partprobe通告內核改變分區;用swapon /sda1激活交換分區,用swap /sda1關閉交換分區。
2.)用文件來建立分區:
輸入命令: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a=1024k count=512;再在/etc/fstab輸入一行:/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s 0 0。
兩種方法都可使用swapon -a來激活交換分區,但掛載點要寫入/etc/fstab中;可用free -s和swapon -s來查看
交換分區信息。
平常工做的命令:
1.)tmpwatch 保持/tmp目錄潔淨的命令
2.)logrotate 日誌滾動命令(幫忙清除)
3.)logwatch 根據給定條件來查看日誌信息
NFS(掛載網絡文件系統):應用於Linux之間和Unix與Linux之間
showmount -e 192.168.0.254 可查看192.168.0.254中共享出來的文件系統
在/etc/fstab中,NFS有多種可選項:
1.)rsize=8192;wsize=8192 讀/寫緩衝大小
2.)soft 訪問失敗反饋錯誤信息
3.)hard 服務器不在線時可強制中斷
4.)intr 容許NFS請求被中斷
5.)nolock 禁止鎖定
自動掛載服務:Automounter
配置命令:
1.)vim /etc/auto.master 對主配置文件進行修改: /mnt /etc/auto.ftp
2.)vim /etc/auto.ftp 建立一個配置文件並寫入: * -ro,hard 192.168.0.254:/var/ftp/pub/&
3.)service autofs restart 重啓自動掛載服務
4.)cd /mnt/Server 對配置進行測試
sudo
sudo用命令行爲做爲參數,而後用root用戶身份(或另一個受限用戶)執行。輸入命令使用的是本用戶的密碼。sudo讀取文件/etc/sudoers,這個文件列出了受權使用sudo的人以及容許他們在每臺主機上運行的命令。使用sudo的用戶隨後能夠執行其餘一些sudo命令而不用再輸口令,除非在超過5min(時間長度是能夠配置的)時間內該用戶沒有在使用sudo。這段超時時間能夠做爲一段友善的保護,防止具備sudo特權的用戶因爲不注意而長時間的離開終端所形成的安全隱患。sudo保存有一個日誌,它記錄執行的命令行,命令行執行的主機,請求執行命令的人,運行命令行的目錄以及命令被調用的時間。
sudo的配置文件在:/etc/sudoers ; 應用visudo命令來查看修改此配置文件 ; 此配置文件從上往下查找以最下
面的一條爲準。 Alias: User_Alias:能夠是執行命令的用戶,用戶組(前面加「%」),網絡組(前面加「+」) User_Alias WEBMASTERS=will,wendy,%mygrp Runas_Alias:以誰的身份來執行此命令,一樣能夠是用戶,用戶組,網絡組 Runas_alias DB=oracle,sysbase,%mysql Host_Alias:在某些特定的主機上執行,其後可跟主機名,IP地址,網絡地址,網絡組 Host_Alias CSNETS=192.168.1.0,192.168.2.0/24,192.168.0.0 Cmnd_Alias:指定用戶能夠執行那些命令,其後可跟目錄也可根文件(必須是絕對路徑) Cmnd_alias SHUTDOWN=/usr/sbin/shutdown User_Alias Host_Alias=(Runas_Alias)Tag:CmnAlias 爲配置文件內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