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Chromium 隱私沙盒讓用戶隱私更安全

Chromium 隱私沙盒讓用戶隱私更安全

圖片由 Unsplash 的 Dan Nelson 提供

近來關於隱私安全的討論很是之多,尤爲是瀏覽器相關的話題,更是議論紛紜。不久前,WhatsApp 的一則聲明引發了軒然大波,他們宣佈將與其母公司 Facebook 共享用戶數據。據 Wired 爆料,WhatsApp 與 Facebook 共享用戶數據已有數年之久。這場騷動引起了關於把用戶數據用於廣告服務的討論。前端

你可能會說,我的數據不該共享給 Facebook 用於廣告的精準投放。但我相信,若是這個過程可以以恰當而合法的手段實施的話,是利大於弊的。想象一下,你和朋友剛剛在 WhatsApp 上聊到一款手機,而下一秒,你就在 Facebook 上看到了這款手機的廣告。儘管你的第一反應會是細思極恐,但若是沒有這些定製化的廣告,你就不會知道這家店正在以很是誘人的價格售賣這款手機。android

鑑於用戶和企業都從中受益頗多,許多改變廣告的運做方式的提議涌現了出來。而隱私沙盒正是 Google 提出的這樣一套新方案,目的在於讓網絡生態環境愈來愈好的同時,保證企業可以經過廣告獲取收益。ios

隱私沙盒是什麼?

隱私沙盒是來自 Google 的一套方案,旨在「創造一個欣欣向榮的網絡生態環境,用戶及其隱私權益在這樣的環境中可以獲得最起碼的尊重」。這套方案提供了一套隱私保護 API,既能夠保證企業盈利,又無需使用第三方 Cookie 等手段來跟蹤用戶。在這種無 Cookie 的場景中,Google 但願可以按照隱私沙盒設置的標準進行廣告的精準投放、流量轉化和預防欺詐。與此同時,這個場景下的 Cookie 將被上文提到的隱私保護 API 取而代之。git

在軟件工程的術語裏,「沙盒」一詞指的是一種受保護的環境。在這套隱私沙盒方案中,用戶數據被緊緊保護在瀏覽器中的一個安全的本地環境裏。廣告商只能經過給定的 API 訪問到所需信息。這些 API 不會暴露除了廣告商所必需的信息以外的任何數據。github

隱私沙盒的重要原則之一就是:用戶的私人數據應該受到保護,毫不能以可以跨站識別用戶的方式分享出去。web

下面就讓咱們來看看,隱私沙盒是如何在不使用第三方 Cookie 的狀況下改變咱們的上網方式的。chrome

圖片來自 Unsplash 的 Paula Guerreiro

基於用戶興趣的廣告投放

羣組聯合學習(Federated Learning of Cohorts,簡稱 FLoC)是用於在定向廣告投放中替換掉第三方 Cookie 的方案之一。該方案但願改變跟蹤用戶的方式,與其觀察每一個人的瀏覽行爲,不如觀察一組類似人羣的行爲。這種新的方式使企業可以把興趣類似的用戶進行分羣,讓定向廣告匹配到適合的用戶。這種新穎的方式將單個用戶「隱之於衆」,並使用設備端(On-device)的處理方式來保證用戶數據在本地的安全。後端

Google 廣告團隊的這套方案已經成功經過測試,並發現與基於 Cookie 的廣告方案相比,廣告商每花費一美圓預計能夠獲得的轉化率至少是前者的 95%。這項發現足以證實,FLoC 就是隱私爲重趨勢下的將來之路。瀏覽器

Chrome 團隊指望在 2021 年 3 月開始進行公開測試。詳情見此安全

創造受衆

一次成功的廣告投放,其要素之一就是如何創造受衆。對於如何讓營銷商和廣告商不用第三方 Cookie 就能精準地創造受衆,隱私沙盒自有妙計。Chrome 團隊公佈了一項名爲 FLEDGE 的新提案,該提案基於此前的一項名爲 TURTLEDOVE 的 Chrome 提案。這項新提案吸取了業界對 TURTLEDOVE 的反饋,並集成了「可信服務器」等特性。可信服務器用於存儲廣告投放活動的出價、預算等信息。

FLEDGE 本質上是 Google 提供給有特定需求的廣告商的選項,這些廣告商想要經過再次營銷(Remarketing)觸達那些以前訪問過他們網站的用戶。FLEDGE 有望能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啓試用,詳情見此

衡量轉化效果

Google 提出了多種讓營銷商能夠量化轉化效果的提案。這些提議能在支撐廣告商的關鍵需求的同時,確保用戶的隱私獲得保護。像事件級(Event-level)報告和聚合級(Aggregate-level)報告這類技術會被應用於對轉化效果的量化中。這些數據報告技術讓競價模型可以識別數據中的模式,並針對消費羣體進行精確度量。

Google 還計劃使用信息聚合、添加干擾以及限制設備數據發送量等技術來保護消費者的隱私權益。所以,廣告商將不得不優先轉化那些對他們的報告重要的數據,而且只能訪問到這些數據。但 Google 目前仍在普遍收集反饋,而衡量轉化的原型還沒有建成。

防止廣告欺詐

要保持良好的網絡生態模式,廣告投放要可以區分真實用戶流量和欺詐流量。Google 計劃藉助一種名爲可信 Token API 的特性實現這樣的能力。可信 Token API 是一種新的 API,有助於反欺詐、區分真實用戶和機器人。這個特性讓一個源(Origin)能夠給信任的用戶生成加密的 Token。這些 Token 存儲於用戶的瀏覽器中,用於在其餘場景中評估用戶身份。

Google 預計於今年 3 月開放試用,跟隨下一版本的 Chrome 發佈,該版本支持升級版的可信 Token API,詳情見此

反指紋追蹤

關於瀏覽器指紋識別及其危險性,我曾寫過幾篇文章,詳情見此

瀏覽器指紋識別是一種識別和追蹤用戶的技術,營銷商經過一些簡單的信息,例如用戶瀏覽器型號和版本、操做系統、插件、時區、語言、屏幕分辨率等其餘設置信息就能肯定惟一用戶並對其進行跟蹤。

爲了使隱私沙盒能防護指紋識別,Google 給出了一種反指紋識別的方法。這種新方法叫作 Gnatcatcher,它會試圖隱藏用戶的 IP 地址,同時不干涉網站的正常行爲。因爲 Gnatcatcher 還處於開發中,因此它會根據社區反饋不斷進行優化。

關於 Gnatcatcher 的更多細節見此

這裏是 Chrome 團隊 2021 年 1 月的更新。

總結

爲了改變網絡生態環境,人們作出過許多大膽的嘗試。但大多數嘗試都以失敗了結,主要緣由在於抵觸改變的利益相關者何止一二。但如果使用了隱私沙盒方案,Google 聲稱,與第三方 Cookie 方案相比,廣告商和營銷商每花費一美圓的轉化率最多隻會降低 5%。另外一方面,消費者老是會樂於看到他們的隱私信息在新的模型中更加安全。

但廣告和營銷領域的從業者自有他們的擔心。他們懷疑 Google 是否能對自家團隊和外人作到一碗水端平。Google 本身有專門的廣告團隊。專家們想知道這些內部團隊是否也和外部營銷商、廣告商及其餘廣告從業者同樣,只能拿到一樣的聚合數據。已經有事實能證實 Google 曾經耍花招來保護本身的廣告收入份額。若是此次還是故技重施,那就意味着 Google 的自家團隊能獲取到更多細粒度的用戶數據,這對廣告行業的其餘從業者是不公平的。若是 Google 打算耍什麼花招,等着瞧吧,絕對是一場大亂。

你如何看待這項新提案?它能讓網絡生態環境更加安全嗎?仍是說會把權杖遞到壟斷者的手裏?

感謝閱讀!

若是發現譯文存在錯誤或其餘須要改進的地方,歡迎到 掘金翻譯計劃 對譯文進行修改並 PR,也可得到相應獎勵積分。文章開頭的 本文永久連接 即爲本文在 GitHub 上的 MarkDown 連接。


掘金翻譯計劃 是一個翻譯優質互聯網技術文章的社區,文章來源爲 掘金 上的英文分享文章。內容覆蓋 AndroidiOS前端後端區塊鏈產品設計人工智能等領域,想要查看更多優質譯文請持續關注 掘金翻譯計劃官方微博知乎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