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有混合雲的存在?

這幾年混合雲(Hybrid Cloud)被「炒」得很火,下面筆者談談本身的見解。
數據庫

雲計算是什麼?

在瞭解混合雲以前,咱們先認清雲計算的本質。安全

咱們知道,雲計算事實上已經成爲企業基礎架構上的主要形式,好不誇張的說,雲計算就是當代企業的IT架構。服務器

雲計算從基礎設施的全部權(建設者)這個角度看,分爲:公有云和私有云兩種網絡

  • 公有云:由AWS,Azure,阿里雲,華爲雲,騰訊雲等廠商提供的面向全世界廣大用戶提供的一種按需租用的雲計算設施
  • 私有云:由企業經過VMware,OpenStack,KVM等虛擬化軟件,自行搭建的內部雲計算設施

無論是公有云,仍是私有云,相對於傳統的架構來,雲的特徵是虛擬化和服務化。架構

虛擬化,即將計算機的硬件資源虛擬成軟件資源,其中服務器虛擬機實例、容器虛擬機實例是兩種最核心的資源。運維

服務化,即將傳統的「建立服務器->安裝操做系統->安裝應用軟件->使用應用軟件」這種使用軟件的4步驟流程,經過預先配置好,在須要使用軟件的時候一鍵啓用便可,這樣4個流程就變成直接使用應用軟件(僅一個步驟)。這是什麼意思?舉個例子:IT管理員應業務部門要求,要部署一個MySQL數據庫,供業務部門去作數據分析。工具

那麼企業內部的流程通常是這樣的:性能

  1. 業務部門提出需求
  2. IT部門確認需求
  3. IT部門交付:建立服務器->安裝操做系統->安裝MySQL->測試MySQL可用性
  4. 業務部門使用MySQL
  5. IT部門響應技術支持

那麼服務化以後,流程是怎麼樣的?測試

  1. 業務部門經過雲門戶找到MySQL,直接使用
  2. IT部門響應技術支持

顯然流程大大簡化。前面提到,服務化須要預配置一些通用服務,甚至可以讓用戶有一些個性化的選擇,那麼就須要IT部門在設計服務、配置服務上無論改進了。阿里雲

總結:雲計算就是能夠按需使用的:【服務器虛擬機、容器虛擬機】+【軟件服務化】

公有云和私有云有區別嗎?

若是您仔細閱讀了上節,那您必定會贊成我下面的觀點。

從計算的角度上看,公有云和私有沒有區別。就像大國與小國的區別,大飯店與家庭廚房的區別同樣,本質上是沒有區別。

若是必定要談區別,無非就是公有云提供的虛擬化資源更多,軟件服務化更多,甚至有的雲廠商把ToB的人工服務(例如:商標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等)也做爲其服務目錄。

混合雲是什麼?

通常來講,公有云上的虛擬化資源和服務資源是海量的,當代企業組織(非國家特殊機關或涉密組織)若是尚未使用公有云那麼是難以想象的。但公有云的海量資源,面對不一樣行業不一樣企業千差萬別的需求來講,不可能知足全部的業務場景,另外從數據安全、成本和效率的角度,有些場景下私有云更有優點。

因此既使用公有云,又使用了私有云是很正常的架構。

再回過頭來看使用公有云,大型企業在使用公有云上有更多評價指標(好比:性能、架構、合做等),每每不是單一公有云合做商。

同理,在自行搭建私有云的時候,所採用的技術架構可能也不是單一的。

圖爲常見的公有云和私有云技術棧

從上圖看,一個企業面臨管理多種雲技術的巨大挑戰,天然而然,市場上就有軟件提供商在考慮,可否提供一個集中的雲管理軟件,可以將不一樣雲技術的資源都管理起來呢?顯然,有這種市場需求,當前市場上有大量這種多雲管理軟件(CMP),玩家包括:VMware,Redhat、Cisco、Dell等巨頭,也包括一些IT工具軟件商。

CMP的主要功能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 資源(虛擬機、容器、存儲、網絡等)整個生命週期管理,包括:建立、監控和銷燬等
  • 成本管理
  • 多用戶的權限與審批管理,身份,安全性和合規性
  • 雲遷移,備份和災難恢復
  • 自動化運維技術
  • DevOps支持

總結:

  1. 混合雲不是一種雲,而是一種狀態,企業使用了多種雲架構,就稱之爲他們使用了混合雲。
  2. 多雲管理軟件是最佳混合雲管理工具,但不是必要工具

混合雲有哪些玩家?

直接看Gartner的雲管理平臺的魔力象限吧

本文由Websoft9原創發佈,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