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運維的經營大法——對話阿里雲 MVP熊昌偉

雲棲號資訊:【 點擊查看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裏您能夠找到不一樣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 簡介: 不一樣於其餘技術人的進階經歷,熊昌偉畢業後從未跳槽,在用友網絡潛心修煉14年至今。從測試、開發管理到運維,再到技術運營總監,他的轉型與成就來自無數次刻意練習和困境中的逆行身影。每一段打怪升級的鮮明烙印,皆因他事事有迴應,件件有着落。
如下爲熊昌偉的我的專訪,推薦閱讀(約4分鐘)。

樂於挑戰,與良師益友同行

畢業後隻身來到北京,紮根在上地,有機會經歷了中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十幾年,在用友從測試工程師開始,貢獻了本身的青春,有過興奮、有過委屈,曾經水深火熱的「苦難」,現在再回首,都是知遇之恩的感懷。程序員

2006年我經過校招加入用友網絡,第一份工做,第一位主管,對我影響深遠。他爲人溫和包容,不苛求初出茅廬的職場人馬上爲公司創造價值,而是關注怎樣可讓新人迅速成長、穩紮基礎。這讓我創建了本身的領導風格,利他視角、多贏思考,給團隊成員相應的空間和機會,加速新人的成長,強化團隊的凝聚力。編程

兩年後我被推薦到公司創新業務裏,起初我想要待在溫馨圈裏,不肯意更換新賽道。然而新主管初步與我接觸後,並不承認我!一會兒激起了個人好勝心。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給我當頭一棒,領兩臺服務器安裝運行Linux系統。而我以前對Linux絕不瞭解,兩眼一黑不知道從哪裏開始?我告訴本身:必須完成!厚着臉皮四處請教、搜索信息。一週後完成彙報時,超出了新主管的預期,獲得了他的信任。我也意識到,他本來可能只是想打擊我,讓我知難而退。安全

以後我經過每一次超預期完成任務來證實本身的價值,並創建起領導和公司的信任。在「鞭笞」高壓下,培養出本身的強執行力。有了清晰的目標,帶領團隊盡心盡力以達到110%甚至120%的效果。服務器

2010年隨着國內雲計算的起步,我接受了更感興趣的運維管理工做,與用友的前沿團隊一塊兒實現IaaS、PaaS平臺的投產運行。我遇到了另外一位良師益友,他讓我感覺強執行力已經不能帶動團隊快速前進,更須要的是廣闊的專業知識、自驅力的強大、充分的信任、業務的體系與格局。我要從基層程序員的純編程角度上升到更高維度,從寫好代碼到思考客戶真正的需求,甚至從公司成本等多角度的開始思考業務背後的意義。網絡

懷揣感恩與學習的心態珍惜每次碰見與告別,開放的心態,盡心盡力使衆人行,見證良師益友們不一樣的視野、格局和領導力,成就了現在的我。架構

image

從業務出發的技術創新,找到下一個賽道

2008年隨着SaaS在國際市場的快速發展,用友網絡做爲國內TOP的軟件公司,很早就擁抱了前沿理念。我連續半年吃住在公司,打破原有軟件部署方式將SaaS產品上線。然而那時國內仍是撥號上網的時代,企業辦公的網絡環境沒法支持SaaS的超時代模式,最終公司縮減了相關業務,讓我備受打擊。期間收到了阿里雲的測試崗位的Offer。換個地方作擅長的事?仍是留下挑戰其餘可能性?我選擇了後者。併發

近幾年世界經濟格局變化快,業務發展迅猛,每一次技術變革都會釋放大量勞動力。雲計算爭議到上雲、AI、雲原生,崗位隨着新技術出現有了新的定義和能力要求,有人甚至提出運維將會消失的說法。運維

業務與技術克服與鬥爭的艱苦歷程很難與外人言說,就像阿里雲的飛天同樣,相信相信的力量。我負責暢捷通小微企業的運維管理,爲了實現租戶的隔離,咱們將Cloud Foundry集羣規模擴展到連開源它的Pivotal公司都沒想到的地步,單物理機支持1000個容器(900個掛起100個運行),高峯時併發運行達到30萬,當時應該是在全球範圍內最大的集羣規模。雖然技術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覈算成本時卻發現面向小微企業的機器成本仍是太高。學習

隨着咱們全面轉向了雲時代,我把本身從管理員定位爲雲架構師,實時更新知識結構,在看到雲將來的風向後,帶領團隊成功轉型,也在與阿里雲的磨合中相互成就。我認爲雲樂高式的低代碼、強配置玩法,能夠實現產品經理便可用的新運維管理模式。測試

從運維轉型技術運營,以上雲來替代傳統的IDC模式,不能只是將物理服務器換成雲主機,而是整個工做模式、意識形態的變革。須要咱們主動了解並理解雲產品和其運行模式,好比網絡的延時、多可用區的模式、負載、消息等。此外,提高產品的高可用性,經過極簡操做實現引爆市場的可能。不光須要保證產品的穩定,更關注用戶的產品體驗,看見更多將來。

運維已去,技術運營已來

不少人好奇技術運營有什麼不一樣?其實技術運營是從運維保障,轉變爲技術服務。我認爲做爲技術運營思考的是如何促進產品的成熟?如何發揮技術的價值?如何爲用戶帶來感動?讓新運維成爲企業的另外一個核心競爭力!我更多時刻會從財務視角判斷並決策,做爲成本中心從商業角度控制成本投入和分配,以獲取資源利用率和營收最大化。從客戶真正的痛點出發,平衡穩定、安全、容量與成本,用創業心態作產品,用花本身工資的心態去運營。

與近年來互聯網公司融資燒錢的方式不一樣,用友網絡企業的價值觀是毫不作虧本的生意。做爲技術運營,咱們再也不是傳統運維分配資源的方式管理。從業務出發評估投入產出比,資源利用率、甚至是每一個客戶的資源成本等,將成本的意識徹底植入到研發的體系中,讓公司每一位開發人員明確業務資源的成本,合理申請公司IT資源,提高了總體研發能效。

本質上咱們從維護升級爲經營,兼任技術、運營、產品與財務的角色。經過技術運營理念,對研發進行賦能,爲全國幾百萬小微企業提供穩定、高效的SaaS服務。

談及在公司的堅守,熊昌偉認爲比起跳槽,在同一戰場的紮根更能體現本身的能力。每一個階段都超出預期的拿到結果,我的成長也就在一個個項目中磨練的更強,也與良師益友們一塊兒成爲行業技術變革的引領者。雖然他沒有成爲阿里人,可是做爲阿里雲 MVP,他一樣在他的技術人生路上奮鬥不止、奔騰不息。
image

我要成爲阿里雲 MVP

【雲棲號在線課堂】天天都有產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地址: https://yqh.aliyun.com/live

當即加入社羣,與專家面對面,及時瞭解課程最新動態!
【雲棲號在線課堂 社羣】https://c.tb.cn/F3.Z8gvnK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