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翻了翻《Don't Make Me Think》那本書,裏面提到Amazon的網站很棒,原本想作一個Amazon網站的報告,固然個人目的是找茬(- -動機不純)。礙於有對比才能把道理講透,我選擇了天貓網與之一拼。瀏覽器
PK的理由:網絡
一、Amazon和Tmall都是電子商務交易的平臺。佈局
二、Amazon是美國最大的一家網絡電子商務公司,而Tmall是淘寶(亞洲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的一個重要分支,是新成長起來的網站,我想看看美國的最大和中國的最大的實力如何。測試
三、想進淘寶- -!網站
測試環境:spa
測試用瀏覽器:Chrome 版本 27.0.1453.33d
網絡:坑爹的校園網blog
時間:2013.7.1——2013.7.2(考試周)it
☆主頁大PKio
◇加載速度
我用的是校園網,時間晚上,Amazon比Tmall快多了,特別是鼠標通過商品分類那一欄的時候,二級菜單的加載速度對比至關明顯,直接致使我對Tmall的好感度下降。
天貓的商品分類:
◇總體外觀
亞馬遜: 背景色爲白色,最大程度的突出了商品的色彩,包括導航也是白色的,總體的白色和商品之間適當的空隙,給人一種簡約雅緻的感受。亞馬遜用的是流式佈局(position:relative),縮小瀏覽器窗口後,網頁會收縮,收縮到必定位置就再也不收縮,收縮後,頁面排列有點擁擠。
天貓: 主體色彩是紅色,紅色表明性感,和天貓的主題相呼應,頁面上一大塊色彩,主打廣告佔位過大。另外商品太密集了(猜測:天貓主頁都是地皮...),堆積在一塊,雖然不亂,可是影響視覺效果。天貓用的是流式佈局(position:relative),縮小瀏覽器窗口後,網頁會收縮,收縮直到到達瀏覽器的最小邊界,收縮後,視覺效果和可用性都不好勁。
收縮1:
收縮2:
收縮3:
◇頭部導航條分析
亞馬遜: 給人的感受頁面很簡約,搜索很突出,嗯,這正是我想要的。菜單連接都是在同一窗口打開的,很方便,我的喜歡這種方式。不過對於不知道亞馬遜的人,一開頭可能不知道這個網站是用來幹嗎的,建議加個口號簡述網站的功能。
天貓: 好大一塊N用地皮- -!廣告在上面,不過通常被人忽視,由於只有紅色那塊纔是咱們想看到的。搜索框有限制,標出來了,很醒目。
菜單很不科學:
一、竟然有兩個商品分類,有必要麼?
二、感受個人淘寶和收藏夾也能夠合併,或者乾脆刪掉收藏夾,咱們會用瀏覽器收藏夾- -!。
三、我關注的品牌這個菜單感受也能夠跟個人淘寶合併,或者直接刪掉。
四、不須要把淘寶網秀出來吧,先有淘寶網再有天貓的啊,咱們都知道它的網址!!!
五、首頁是擺設,當你點擊品牌街等連接時會打開另外一個窗口,那個窗口沒有這個導航條,首頁用來幹嗎呢?
六、品牌街和品牌特賣有啥區別?爲了作分析,我點了進去,通常狀況下是直接忽略的。而後我發現是打折區。額,建議改爲品牌特價區,容易理解。
七、天貓和淘寶有啥區別?建議突出兩個網站的特點,天貓的店家入駐門檻比較高,要以公司的形式,能夠加上一個口號「天貓,讓您買得放心」;而淘寶則能夠這樣「我賣你買,樂趣無窮」。
◇全部商品分類欄目
亞馬遜: 固定的下拉菜單,二級菜單速度很快,基本上是鼠標剛移上去,立刻就會出現的。並且二級菜單有標題,非常有邏輯。下面還有個所有商品分類,以頁面的形式把商品分類羅列出來了。ORZ
天貓: 會跟着屏幕動的下拉菜單(position:fixed),動不是問題,問題是瀏覽器收縮後那個菜單還不消失,佔位嚴重!!另外二級菜單的加載比較慢。那個收縮功能神馬的,一點做用都沒有,能不能去掉啊。
◇商品展現區
亞馬遜: 基本上都是電子商品,手機、平板、家電...給人的印象,亞馬遜的主打品牌就是電子商品,商品之間的空隙恰當,看起來很舒服。感受網頁的margin-left和margin-right不夠,多一點點就更好。亞馬遜的商品區靠左,我是右眼爲主力眼的人,我喜歡商品放在右邊而不是左邊。
天貓: 商品區靠右,我比較喜歡這點。商品的分類不少,分類之間的空隙不夠,看起來像是一體的,最不喜歡那些商品密集度過高,挨在一塊兒,基本上每點一下都是一個跳轉連接。建議天貓店的margin-left和margin-right能夠作小點,留點空白分配給商品們,或者收縮下商品圖,留多點空白。
☆最後單獨挑一下Amazon的缺點:
一、Z秒殺: 秒殺的商品通常給人的感受是比較便宜的,而後我多手點了下第一個商品(159元)的評論,看到有人說什麼作活動149元買了很實惠,110元作活動秒殺了很實惠。而後我就立馬以爲,Z秒殺好假,我不秒殺了。作戲要作全套嘛~,隨便就被人看穿了,Z秒殺算什麼。
二、滿減,神馬意思?想買個拉桿箱,看到滿300送80,而後我就挑個399的,而後付款的時候輸入促銷優惠碼,提示出錯,我果斷就決定不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