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真的好麼?

愈來愈多的服務傾向於正版免費,而轉從其餘渠道得到收入,可是真的有免費麼,它對消費者真的有利麼?
例如網絡遊戲,如今免費道具收費網遊和wow點卡式,哪一個更公平,投入更少?
再如殺毒軟件,再也不比拼其殺毒功能,而聚焦於營銷手段以及從其餘渠道得到收入的能力,事實上削弱了技術競爭。
此 外,因爲網絡服務提供商(ISP)每每把盈利轉嫁到實際物品或服務提供商身上, 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免費」幾乎是不存在的( 例如廣告)。可是實際物品提供商又把廣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結果是用戶的線下消費在無形中爲本身及他人的「免費」買單,這樣看來,免費是否是一件奇怪的事 情?
 
我對免費與收費服務的區別和界限困惑過好久,而後看到了一句令我茅塞頓開的話:

若是商家爲你提供免費服務,那你就不是他們的客戶,而是他們的產品。 看明白了這句話,再看那些免費服務,就豁然開朗了: 谷歌和百度作搜索服務,使用搜索服務的幾億人就成了一個成功的產品,廣告主花錢實際是在購買這個巨大「產品」面前的曝光率; 電視臺作各類各樣的節目爭奪收視率,觀衆就是產品,用節目吸引人氣並劃分出觀衆的年齡、性別、愛好,而後一樣將這些分門別類的觀衆賣給合適的廠家,讓廠家在他們面前展現本身的商品; 可是若是你收看付費頻道,那你就成了客戶,首先沒必要被廣告困擾,其次,電視臺對你的態度從「吸引、分類」變成了「服務、知足」; 網 遊的免費玩家,只須要給他們一些很初級的樂趣就能夠,而後經過對樂趣的限制,吸引他們中的一小部分升級爲付費玩家(客戶)。而大部分始終免費的玩家,實際 是被打包成一個巨大的「陪太子讀書」的團體,供付費玩家們殺戮、領導、指揮;並且,付費少些的人一樣要陪付費更多的大太子們讀書; 對大型商場而言,顧客不是直接客戶,商鋪租戶纔是,顧客實際是他們提供給各商鋪的產品,招攬到適合商鋪類型的顧客纔是他們的目的。因此,找準商場定位、招攬合適的商家進駐、針對定位進行宣傳、甚至免費冷氣、班車、座椅、公廁這種小事,都是爲了儘量給商鋪提供更多客源。 回到題目中來。免費是好事嗎?這個無所謂好壞,免費是種商業模式,關鍵看免費的目的是什麼。 若是但願免費用戶升級爲真正的付費客戶,那就會提供有限的免費服務,同時採起各類方法篩選出願意付費的用戶,並吸引他們升級; 若是免費用戶只是純粹的產品,真正的客戶是另外一羣人,那就會經過免費服務儘量多地吸引「真正客戶們」想要的人,篩選掉無用的; 若是二者兼有,就要分別考慮,如何能達到二者的平衡;若是營銷方式有誤,可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因此說,某個免費服務好用仍是很差用,大部分狀況下取決於商家但願大家這些用戶怎麼作: 若是以爲很差用,但付費就能變得好用,那就是商家但願你付費; 若是以爲很差用,你選擇離開,那就是說你屬於商家但願篩掉的那部分用戶:不肯花錢,同時也沒有做爲產品賣給真正客戶的價值; 若是又免費又好用,那你和商家實際上是各取所需的共贏關係,也正是他們指望的。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