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報告解讀:區塊鏈的發展示狀和主要挑戰(附完整白皮書下載)

image

日前,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發佈了《區塊鏈白皮書(2018)》,從區塊鏈的概念和特徵、區塊鏈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區塊鏈發展示狀、區塊鏈面臨的挑戰、發展措施和建議等方面作了闡述。算法

1

國內外打響區塊鏈爭奪戰

區塊鏈正在被各國承認,並在多領域積極探索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英國、美國、韓國、澳大利亞出臺相關政策來支持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迪拜創建全球區塊鏈委員會,併成立含Cisco、區塊鏈初創公司、迪拜政府等30多名成員的區塊鏈聯盟。安全

我國超前佈局前沿陣地,積極探索基於區塊鏈的行業應用。從2016年開始,區塊鏈首次被列入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除此以外,各地政府摩拳擦掌,紛紛創建區塊鏈產業園,一場區塊鏈之都爭奪戰當即打響。網絡

截至2018年5月底,北京、上海、廣東、河北(雄安)、江蘇、山東、貴州、甘肅、海南等24個省市或地區發佈了區塊鏈政策及指導意見,多個省份將區塊鏈列入本省「十三五」戰略發展規劃,開展對區塊鏈產業鏈佈局。運維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6月我國區塊鏈企業數量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爲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其中北京以 175 家區塊鏈企業排名第一。佈局

image

2

區塊鏈與實體經濟融合成爲主旋律

白皮書顯示,區塊鏈「脫虛向實」趨勢明顯,行業生態鏈已經初步成形,正在從各個領域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性能

隨着區塊鏈革新升級,與雲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深度融合、集成創新,將促進區塊鏈技術在醫療、司法、工業、媒體、遊戲等各個細分領域的商業探索應用。區塊鏈

從公司數量看,中國的區塊鏈企業數量僅次於美國。根據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調查,如圖5所示目前全球共有1242家公司活躍在區塊鏈產業生態中,美國、中國、英國區塊鏈企業數量分列前三位。大數據

image

白皮書顯示,從投融資看,2009 至 2018 年,區塊鏈初創企業融資(非ICO融資)總額達到48.1億美圓。從地域分佈來看,美國共有25.42億美圓融資,中國6.02億美圓位居第二位,加拿大2.47億美圓居第三位。另外一方面,ICO成爲新的融資渠道,2018年上升勢頭依舊不減。雲計算

2014至2018年,ICO累計融資達到180.9億美圓,遠超過同期區塊鏈企業經過傳統途徑融資金額。其中,區塊鏈初創公司EOS在2018年6月1日完成42億美圓融資,成爲迄今爲止大規模ICO融資。加密

image

從人才供給端看,區塊鏈人才增加速度尚不能知足市場需求。根據領英2018年2月數據顯示,全球對於區塊鏈人才的需求量從2015年開始出現增加,在2016-2017年經歷了爆發式的顯著增加,但目前來看,其佔全球人才市場需求總量的比重還很是低。近年來對於區塊鏈人才需求增加快的行業是計算機軟件行業,其次是金融服務及保險行業。

從當前區塊鏈人才的全球分佈來看,美國佔據25%,其次是印度7%以及英國6%。美國的相關人才更多集中在大紐約地區24%,舊金山灣區21%及大洛杉磯地區10%。而中國相關人才基數還較小,從目前的分佈來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

image

3

區塊鏈技術創新日趨活躍

我國的區塊鏈發展更多關注在應用層面,在開源代碼核心算法方面仍與國際領先水平存在明顯差別。開源代碼方面,中國的代碼貢獻量僅是美國的三分之一。

在專利方面,截止2018年7月,全球區塊鏈相關專利申請量達到3731件,2017年區塊鏈專利申請量較2016年增加 87%。其中如圖10所示,中國是目前區塊鏈專利申請量多的國家,累計區塊鏈專利申請量達到2002件,美國爲1076件。

image

在科研方面,國外研究更加劇視核心問題的技術突破,而國內更加關注區塊鏈應用的業務場景。從核心論文發佈機構分佈來看,現階段各國研究機構進展相差不大,美國加州大學、中國科學院發佈論文數量暫時領先於其餘機構。

image

4

區塊鏈面臨挑戰

一、技術成熟層面存在隱患

  • 從目前來看,區塊鏈技術依然存在五類問題:

  • 從性能上看,沒法同時知足「高效低能」、「去中心化」和「安全」這三個要求,區塊鏈上可進行的交易吞吐量不高,高頻次業務需求難以獲得知足;

  • 從能耗上看,工做量證實等共識算法能源消耗大、成本高,使得區塊鏈浪費大量全網計算力和財力;

  • 從生態上看,目前區塊鏈產品不成熟,缺少相關的開發、集成和運維體系,標準缺失,我國在區塊鏈開源平臺上缺乏話語權和影響力;

  • 從安全上看,隱私保護、有害信息上鍊、智能合約漏洞、共識機制和私鑰保護、51%算力攻擊、密碼學算法安全等問題,令區塊鏈面臨着平臺安全、應用安全的嚴峻形勢;

  • 從監管上看,加密技術對合法監聽、客戶識別、反洗錢等監管手段帶來不小挑戰,同時區塊鏈的多方協同治理也對監管提出更高要求。

二、應用場景模式尚不明確

隨着區塊鏈的發展,不只 BAT 這樣的產業科技巨頭紛紛加碼,愈來愈多的傳統企業也宣佈正式涉足區塊鏈;與此同時,因爲創業成本低,投資門檻也不高,大量創業公司也爭相進入市場。

然而,一方面,技術的不成熟制約了商業的應用落地,目前隱私保護算法、共識機制等區塊鏈核心技術雖種類較多,可是廣泛來講還不具有商業可用性。

另外一方面,區塊鏈的應用模式仍在探索中,尚未找到真正的「殺手級」應用,區塊鏈的「不可替代」優點還未體現。區塊鏈不是必須的,並不適用於全部領域,其技術的突出特色使其對無風險、高價值、易實現的場景具備更高的應用價值。

三、行業專業人才相對稀缺

區塊鏈技術是一門多學科跨領域的技術,包含了操做系統、網絡通信、密碼學、數學、金融、生產等,我國目前在交叉學科、領域方面尚有不足。雖然目前已有部分高等院校展開交叉學科教育、區塊鏈專項技能學科設定,但專業人才在市場上仍十分稀缺。

四、相關法律法規有待完善

雖然比特幣、以太坊已成爲討論熱點,但該領域尚缺少明確法律法規,對區塊鏈技術的治理、監管和標準等仍不健全。

  • 針對目前區塊鏈的發展情況,白皮書提出了相關發展措施和建議,

  • 要引導社會客觀理性地認識區塊鏈;

  • 增強核心技術研究;

  • 推進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 進一步完善區塊鏈發展政策環境。

完整白皮書下載地址:

連接:https://pan.baidu.com/s/13S1cfj50reXZ288t305EvA 

提取碼:h060

內容來源於: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CAICT

整理:華爾街見聞

區塊鏈馬拉松|Blockathon(2018)上海站開放報名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北京blockathon回顧:

Blockathon(北京):48小時極客開發,區塊鬆11個現場交付項目創意公開

成都blockathon回顧:

Blockathon2018(成都站)比賽落幕,留給咱們這些區塊鏈應用思考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