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分享:創業修行路上的價值發現

獨特帶來愉悅、利他帶來知足、團隊帶來安全感,而成就感驅使堅持,你進入一家公司是源於什麼,離開一家公司又是源於什麼,長期的堅守下來又是爲了什麼?前端

2019.8.13 在雀友會(活動見:語雀背後的產品經理長啥樣PPT 見這裏)給語雀周邊的朋友們交流了本身創業歷程的收穫,也就是自我內核價值的發現,第一次分享非技術性內容,比較緊張致使不少內容表達不夠順暢也不夠完整,打算寫下這篇文章,更完整的表達下到底自我價值這件事情,跟創業或者將來的工做有什麼關係。git

爲何選擇寫代碼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讓你們對個人職業路程有一個瞭解,從而基於這個時間軸更能體會到不一樣階段的差異。程序員

image.png

我從小是一個膽子野卻很內向的一我的,用我大學輔導員形容個人詞,就是比較內斂,現場有一個做家朋友聽我分享後,也是用內斂來形容我:github

image.png
 

因爲我在公共場合一般很是害羞,因此表達向來是個人短板,這種短板也讓我在不少時候不自信,而這種不自信致使我不多與別人有激烈觀點的碰撞,潛移默化的在大學及之前,我一般第一時間都是爲別人考慮,而一直忽視了本身的情緒,也缺乏對本身的關注,想要堅持的和不想堅持的老是模棱兩可半推半就,只要別人開心我本身哪怕難受點就難受點,忍忍就過去了,這樣一忍就是不少年。

可是從學生到社會人是重大轉折節點,容不得打馬虎眼,大學畢業前,我開始經歷很是煎熬的決策,家裏施加壓力想讓我考研究生讀博士,而我本身對計算機一直感興趣,大學專業又是讀的自動化,到底畢業後作什麼我一直不能正面回答,因此我也聽話的考了浙大的控制專業,分數線也都過了,但要不要去面試的時候,我猶豫了,我最終狠下心決定堅持一次,向家庭表達了不想繼續上學只想工做的想法,最終放棄讀研究生而是撿起了計算機的課本。

當我選擇了從事計算機行業,從事編程後,方向就具體了,我當時的策略是:鎖定計算機鎖定互聯網行業,先擇選城市,再挑心儀公司。

爲何要先選城市而不是先選公司,是由於我一個在傳統企業當經理的堂姐告訴我,每一個人都會與某個城市有一段緣分,這段緣分可能註定你會來這裏並喜歡上這裏,最終定居下來。因而我畢業前去逛了鄭州、北京、南京,我會在城市裏逛一逛,不管是人文仍是風景仍是氣候,我都讓本身的身體有一個感覺,感覺後再看這個城市的車水馬龍白天黑夜,憑直覺問本身喜不喜歡,一路逛下來直到來到杭州,整潔的路面、人文與風景的完美結合、既不快也不慢的生活和工做節奏讓我一會兒喜歡上了這個城市,因而就鎖定了杭州。

鎖定杭州後,當時的視角中不錯的公司就剩下阿里和網易兩家大廠了,都是互聯網公司,跟我指望的行業方向也是匹配的,因而我決定在杭州進大互聯網公司從事編程,也就是當個程序員,由於概念裏,這種公司首先不會有國企那種所謂的森嚴的等級和難熬的資歷,更不會有那麼複雜的人際關係,並且程序員寫代碼就行了,也不須要怎麼跟人打交道,抱着這樣的想法,我就開始準備了 Java 方向的學習,雖然最終是成爲了一名前端工程師,這個變化是源於一個朋友的點醒,他以爲個人性格雖然內斂,可是喜交朋友、正義感強、想法點子多、對視覺比較敏感,雖然會害羞可是喜歡與人交往,可能更適合作前端開發,因而我就這樣毅然決然的從事了前端。

以上就給你們還原了我是怎麼走上程序員這條路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抵擋住了壓力,堅持了本身感興趣的方向,其實就是選擇對本身誠實。

不管怎樣,9 年一晃而過,當初定的職業方向也沒有改變,只是實現的路徑有所不一樣,最開始進了阿里作前端,4 年頭上就離職出來創業,一直創到公司倒閉解散,帶着全部杭州小夥伴,打包進了如今小菜這家公司,同時在 2018 年以前,業餘時間還在慕課網上輸出一些編程方面的經驗和技能,基本上這 9 年就幹了這 4 件事:電商行業寫代碼、創業階段寫代碼、小菜帶團隊寫代碼以及在慕課網上寫代碼,其實就是一件事 - 寫代碼。

獨特讓我感到愉悅

image.png

在 2012 年那個時候,全網(你們能見到的各類小說、電影、官網的側邊欄和通欄滾來滾去的豆腐塊)的廣告投放,用各類動效、各類尺寸、各類組合式的圖文效果來測試點擊轉化,這件事情當時行業裏只有阿里媽媽這邊有深度的嘗試,因此以爲這件事情很不同凡響,對個人吸引力很大,雖然當時的亞馬遜、噹噹、京東也都有作相似的創意投放,但都很是單一,甚至京東當時還直接把個人代碼原封不動抄過去,我那時候還留了截圖證據放到了 Github 上面試

那兩年作了幾百個不一樣尺寸不一樣展現型的模板,從兼容性到異步腳本的執行順序和加載性能,以及不一樣業務方複雜的各類渠道參數的透傳處理加密解密,我心裏都很是的認同這件事情的挑戰性和趣味性,但並無很是看重它的價值,以爲價值是距離我有點遙遠的東西,但趣味性是我能立刻感覺到的,因此這份工做帶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獨特的不同凡響的尤爲是充滿創意的工做內容,所帶給個人很是強的吸引力,以及作這件事情帶給個人開心愉悅,若是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獨特,固然也由於我當時對於價值尚未能力去理解它,甚至也沒有意願去理解它,因此最終並無繼續堅守下來,只幹了 4 年。編程

利他使我感到知足

驅使我當時離開阿里,又全身心參與的創業項目,是一箇中國學生去海外唸書在當地提早幫他/她租好房子的項目,這個項目對個人觸動特別大,一個是讓我近距離接觸到了準留學生和留學生這個羣體,能聽見看見甚至直接參與到他們到一個陌生國度先後的整個心酸歷程,一個是真實看到國內服務於留學生的這些傳統機構的各類不恥手段。安全

帶着這樣的感觸,經過本身的參與,能幫助到這些學生安全便捷的在國外安頓下來,幫助到的學生越多,就越以爲這件事情有意義,前先後後咱們也幫助到了上萬個學生落地當地,曾經幫過的這些學生對咱們也都很感激,甚至還有一些學生主動幫咱們宣傳,甚至成爲志願者或者實習生來公司幫忙。微信

固然因爲咱們本身團隊緣由、資本緣由和經營能力不足的緣由,這個項目最終宣告失敗,但直到失敗倒閉那一天,我還在堅持,是由於撇開其餘的因素,單純從這件事情上,我找到了作它的意義,這件事情我作的越多內心越踏實。前端工程師

除了創業外,就是我從 2013 年在慕課網陸陸續續錄製的視頻和寫的文章了,當時驅動我作這件事就是我本身親身經歷過前端從接觸入門到熟練上手的整個過程,深知不少坑不少彎路若是不提早知道,要耽誤很是多的時間無心義的消耗激情,一開始就想着先作作看,能幫多少算多少吧,結果沒想到,幾年下來幫到了數十萬的前端同窗,我本身後來招聘的時候還能遇到學習過課程的同窗,整個過程我以爲如當初預期那樣,對他人產生了實際的正面影響,作這件事是有價值的。異步

那麼用一個詞來形容這第二段職業歷程的話,這個詞就是利他。不管是對社會、對他人,只要這件事情能幫助到他們,那麼這件事就有了值得作的意義,相反,若是這件事是不利他的,那麼直接就違背了個人價值觀,我會拒絕去作,就好比去東南亞去作一些國內法律禁止的事情,來達到盈利的目的,這些都是直接觸犯個人心裏價值,堅定不去作。

團隊讓我有安全感

創業失敗後,我就帶團隊打包進了宋小菜,在小菜這邊帶領整個前端團隊,從最開始 6 我的到 20 我的,整個歷程中我完成了從技術實現到技術管理的身份轉變,對於管理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真正重要的是,讓我明白了合做的重要性,以及一羣人能聚在一塊兒作事的可貴程度,而這一羣人是你會投以信任的一羣人,你會把你的前胸後背交給這羣一塊兒扛槍的兄弟,這樣的兄弟越多,你嘗試作再難的事情都有底氣。

其實我對團隊的理解會更加的廣義,只要是一羣人去嘗試作一件事,這羣人聚在這裏就有了它的獨特地義,這個意義是再也不孤軍奮戰,再也不獨自面對,再也不大包大攬,而是分工協做互補長短。

因此對於我來講,若是有了獨特、有了利他,那麼還缺一個讓我安下心去作這件事的詞,這個詞必定是團隊,我必須身處在一羣人裏面,不管是領導者仍是執行者,不管分工是怎樣,我都但願是你們帶着激情作事,帶着感情相處,帶着信任上路,再難都有人一塊兒跟你扛,而最終收穫的必定是更大的價值。

成就感讓我堅持作

image.png

成就感的視角更可能是對本身而言,對我的而言,並非每一件成功的事,都能帶來成就感甚至帶來很強的成就感,但它對於我很是重要,實際上這 9 年來,全部事情最終走向的結果,我都但願它能帶來成就感,成就感關乎個人自信的創建和加強,更關乎我可否堅持下去的動力。

image.png

成就感能夠是語雀上的稻穀,我的的關注量,別人的評論,朋友圈的點贊,甚至是物質上的回報與別人的確定讚賞,也不必定是語雀,掘金一樣能夠有評論和關注,全部這些若是愈來愈少甚至缺失的話,我就會慢慢進入一種被動式的執行而非主動式的堅持,我就必須逼本身堅持而不是自天然然的發生。就好比前端編程,看着本身寫的代碼能夠展現在用戶面前,能夠創建人機交互的這個橋接,正式這樣的成就感讓我始終沒有離開這個職業,始終在前端的編程一線,保持跟用戶最近的距離,不斷研究不斷沉澱。

獨特利他團隊與成就感

歷經工做和創業,驅動我作幾乎全部事情的原動力就是 獨特、利他、團隊和成就感,這是我回頭去看,真正的認識到本身心裏深處的價值取向,也只有這些認知是我一路走來最大的收穫,爲我未來的任何選擇都創建了一個標杆,讓我作任何事情都有了堅持和捨棄,有了自信與篤定:

  • 我但願本身自內向外所參與的事情,所打造的產品,所創造的價值,所塑造的形象都是獨特的不同凡響的充滿創意的,一切平庸的重複的機械的守舊的一切不 Cool 的我都很難去喜歡,我都想打破而重立,我都想打破陳規推陳出新,我都想去挑戰一下,這就是獨特與個人意義。
  • 我但願本身所作的事情都是對家庭他人對社會有正向的價值的,就像語雀上寫的文章,慕課錄製的視頻,經過咱們團隊的 APP 幫新農人賣掉蔬菜同樣,我心裏但願以分享或者創造的形式把想法和沉澱回社區,把產品和體驗交予用戶,來幫更多的人得到更美好的生活,反過來,一切對他人不利的,形成傷害的,讓人沒法健康成長的,無論是規矩仍是制度仍是潛規則,都違背個人心裏,這就是利他與個人意義。
  • 我但願本身再也不是單槍匹馬,再也不是英雄主義,我應該有一羣人一塊兒開心一塊兒哭,個人成功再也不是靠本身,而是讓團隊的每個人都能因我更開心更成功,團隊再也不侷限是公司我帶的團隊,也泛指社會上我參於的任何一個聚會任何一次羣體活動,都能由於個人參與變得更融洽更團結更有正能量,這就是團隊在我心裏深處的意義。
  • 我但願所作的事情都能有好的結果,都能是影響到其餘人影響到更大範圍,這會讓我再一次想要嘗試下去,那就是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是我經過前面的獨特、利他和團隊都能實現進而昇華後的一個新的層次,這種對成就感的渴望會成爲我很是核心的驅動力。

上面談了個人認知歷程,我相信看到此處必定有同窗受到啓發,也會頓悟本身的使命和心裏所向,若是這個實現階段讓我從新來過,我會但願本身能夠再早一些再早一些好好認識下本身,好好了解下本身,這 9 年的職業經歷帶給個人這麼多感覺,而我老是忽略它們,總覺得答案在外面,其實答案始終在心裏深處,只是本身從未站在認知的高度,也未曾正視本身的心裏,來一次次的剖析本身拷問本身,必定要靠這麼多年的折騰才能某一天醒悟,我不後悔這一路歷程,我只是惋惜這來的晚了一些,更早一點越早一些,我想我會收穫更多的朋友,更多的成長和成就感。

下一個階段是哪裏,我還不清楚,但下一個階段的關鍵詞,我想基本不會變了,那就是:獨特、利他、團隊、成就感,這是個人心裏價值,對於認知創建和價值的肯定,你準備好拷問本身了麼?通過拷問後得到對本身最真實的瞭解、理解和認同後,你的答案必定會堅實不少,也會更容易作出對的抉擇。

而我通過了這些價值的挖掘和證實後,我也肯定了本身我的使命的定位,不管是工做仍是創業,自己創業的業也分大業和小業,小到一個項目大到一個行業,只要我當時在參與,那麼我就但願本身成爲這樣的人:

image.png

當我給了本身這樣定位的時候,就不會再自我懷疑,也不會搖擺不定,我會不斷修正本身的路線往使命上靠近,進而嘗試更多獨特利他的事情,而且是跟一羣人共同推動,並最終一塊兒收穫更大的成就感,一直堅持下去。

Scott 近兩年不管是面試仍是線下線上的技術分享,遇到許許多多前端同窗,因爲團隊緣由,我的緣由,職業成長,技術方向,甚至家庭等等緣由,在理想國與現實之間,在放棄與堅守之間,搖擺不停,心酸硬扛,你們能夠找我聊聊南聊聊北,對工程師的宿命有更多的瞭解,有更多的看見與聽見,Scott 微信: codingdream,也能夠來關注 Scott 語雀跟進最新動態,本文未經許可不準轉載,得到許可請聯繫 Scott,不然在公衆號上直接轉載,尤爲是裁剪內容後轉載,我都會直接進行投訴處理。


image.png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