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管理者在產品研發中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原本預計8個月就要上線的產品,作了一年功能才完成70%;deadline臨近,產品目標卻遲遲完成不了;原本月底要發版本,卻發現還有成噸的bug沒有處理……工具
那麼,做爲管理者,如何確保可以2周發佈一次版本?產品功能完善時既快又穩定呢?測試
我是個喜歡跑步的人。在參加馬拉松比賽時,若想取得好成績,首先要了解本身的身體情況,好在比賽中根據本身的身體情況不斷調整跑步姿式和速度,保存體力,在終點前進行衝刺。spa
產品研發和跑馬拉松其實差很少。在整個過程當中,我一樣須要不斷調整團隊的工做狀態,保持節奏感,不能全部問題都用無限制的加班來解決,這樣容易進入惡性循環,你們也會產生不良情緒。遊戲
想要造成節奏感,我認爲首先要讓工做更聚焦。工做明確了,你們勁兒往一處使,就會很容把目標實現,並且溝通上也會減小不少阻力。事件
偉大領毛主席曾說過:面對強大的敵人時,咱們要集中火力,各個擊破。差很少就是這個意思了。項目管理
固然,光有主張是不夠的,還要有實現方法。我在管理團隊過程當中,走了不少坑,也在爬坑的過程當中總結出了一些心得,在此整理成文,與你們分享。開發
記得本身第一次負責項目時,天然是躊躇滿志,天天認真整理需求,把任務列表塞得滿滿當當,爲了按時完成產品上線的目標,要求團隊加班加點趕進度,夢想着有朝一日成爲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峯。但讓我疑惑的是,這種方式非但沒有加快進度,反而讓團隊作起事來變得更拖沓了。產品
後來經大師指點,一語驚醒夢中我:實現不了的目標,等於沒目標。it
是啊,定個那麼大的目標,你們天天都不知道作到哪算完,一想後面還有那麼多……去他大爺的,老子去逛京東淘寶了!class
通過此次教訓,我決心改變本身的管理方式。
我總結了一下,團隊效率低下的主要緣由在於沒有明確的目標感,致使你們最終失去了工做熱情。因而我就想,若是把冗長的任務列表變成一個個可完成的小目標,會不會能讓你們更有幹勁兒呢?
隨後,我開始將項目拆分紅許多個小目標,每一個目標都單獨安排計劃,目標中的任務也很少,大概2周就能完成的量,而後一次只作一個目標,完成了再作下一個。經過這種方式,加強你們的目標感,讓工做更聚焦。(以下圖)
將項目劃分爲幾個階段目標,一次集中完成一個目標
嘗試了這種新的管理方法後,一個月下來,我能明顯感受到團隊效率有所提高,你們更有幹勁了,須要加班的狀況也愈來愈少。
但隨之又產生了新的問題:
因爲制定計劃時每一個任務的工時都是預估的,加上有緊急bug須要修改的狀況,或是用戶反饋須要儘快解決這種突發性事件,很難保證目標能夠按原計劃完成。
爲了讓目標可以按時完成,我天天早上到公司,都會先開20分鐘左右的站會,總結一下前一天的工做,同時制定當天的工做計劃。
一方面,明確每一個人當天的工做內容,讓你們的工做目標保持一致;另外一方面,根據目標的進展狀況及時調整計劃內容,確保計劃的可完成性。尤爲是在前期,你們對預估工做量都不太熟練的狀況下,更須要及時調整目標。
若是不管如何目標中的任務都沒有作完,我也會結束掉這個目標,將未完成的任務移至下個目標中。
至於爲何不惜移動任務,也要將目標結束,這個我後面再說。
首先我要解決如何制定當天工做計劃的問題。
前面我提到,開早會時很重要的一部份內容就是明確每一個人的當天工做內容。固然,明確不能只是嘴上說,管理是須要落到筆頭上的,必定要有記錄。
但問題是,在自己已經有了一層目標計劃的前提下,如何在計劃中再作一層計劃?並且,管理層級過深的話 ,查看起來也不方便。
這着實困擾我好久,直到採用列表+看板切換的方式,我纔將這個問題解決。
我在列表中將目標計劃制定好以後,按流程將看板分爲待處理、進行中、已完成三個任務欄。目標下全部任務先分配到「待處理」中,早會時,我會將你們當天要作的任務統一拖入「進行中」。
這樣作有兩個好處:對於我來講,列表模式更方便添加任務,制定目標計劃;而對於執行的人來講,看板模式讓他們只需關注「進行中」的任務就好,不會被目標中的其餘任務所幹擾。
選擇當天要完成的任務,拖入「進行中」
但這個方法有一個侷限。
對於列表和看板兩種模式都支持的工具,適應性會很好;若只有看板,加上目標管理也能夠用,但制定計劃時體驗性稍差;若是隻有列表模式,因爲自己層級太深,不建議用此法。
另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就是bug管理。
之因此說它難,是由於產生bug這件事自己是不可控的。就像打地鼠遊戲同樣,你不知道它們會在何時蹦出來,也不知道一下會蹦出多少來,你還不能不理,不然它跟你玩game over。
所以,開發人員常常得放下手頭工做去處理這些活蹦亂跳的「地鼠」,這很是影響進度。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就得避免將bug與任務放在一塊兒,不然天天都有新bug進入當前目標,我就永遠也別想完成它了。
我通常會將bug與計劃分不一樣的項目管理。測試先將bug記錄在單獨的項目中,標記一下bug的緊急程度,回頭由我來決定哪些bug能夠進入到當前目標中優先處理。
在制定目標時,我也會預留出1到2天的時間,專門處理突發事件和bug,具體時間要看實際的bug產出量和緊急程度而定。
將須要修改的bug添加到開發計劃中
有時候會出現這種狀況,直到產品上線,項目中還會有上百條bug沒有解決。
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狀況,我不會妄想將bug都處理完,由於bug是永遠處理不完的,只要保證它們不會影響功能和穩定性,那麼這個產品自己就是健康的。
這也是bug單獨管理的另一個緣由,避免被這些「場外因素」打擾。
最後咱們來講一說,爲何目標必定要完成這個問題。其實寫到這裏,你們已經可以發現,上面寫的這些內容,都是爲了達成一個目的:完成目標。
你們可能會問,爲何不惜調整計劃也必定要保證目標完成呢?
其實緣由很簡單:只有團隊目標按時完成了,你們才能把目標當作切實的標準去看待。
雖然一開始,因爲目標任務量設定不夠合理,或是bug產出過多,可能會致使一些任務沒法完成。但只要堅持下去,你就會發現,目標制定會愈來癒合理,遺留的任務愈來愈少,完成的目標愈來愈多。它會由一種儀式變成一個標準,你們在完成任務時會不斷產生成就感,讓你們專一於眼前的目標,並將這種高效的工做狀態一直保持下去。
如此,節奏感就天然而然創建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