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了微信小程序,發現安卓用戶終於把果粉「碾壓」了一次

今天早上,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上分享了小程序的理念,而且公佈了小程序將於1月9日上線。程序員

爲了體現張小龍對將來程序形態的理解,小程序有四個特定:無需安裝、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無需卸載。今天,36氪恰好有機會體驗了一下攜程、36氪和「小程序示例」三枚小程序,在這裏跟你們分享一下。小程序

我氪的小程序先保密,至於「小程序示例」,則是微信製做的一個展現性質的小程序,給開發者們介紹小程序目前有什麼組件和接口。跟張小龍說的同樣,用戶須要經過在微信裏掃二維碼進入小程序:掃碼以後,就會直接跳到小程序,出現「組件示例」的界面(以後要稍微加載幾秒),在這裏,你基本只能查看一層層的介紹。瀏覽器

體驗了小程序,發現安卓用戶終於把果粉「碾壓」了一次

「小程序示例」小程序(左邊是加載頁面,右邊是主界面)微信

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小程序的功能啦。架構

體驗了小程序,發現安卓用戶終於把果粉「碾壓」了一次

「小程序示例」接口界面工具

上面是一個演示內容性質的小程序,如下咱們來展現一個工具性質的——攜程。微信支付

若是小程序目前的入口真的只有二維碼、搜索,而沒有訂閱和推送的話(以前不是說能夠放在桌面嗎),我氪產品同窗表示,這真的是一個很是「工具」的東西,並且是比較低頻的工具,彷佛不太適合作內容。blog

相反,對於攜程這種訂酒店、火車票和機票等工具性質很是強的服務而言,彷佛就很是適合作小程序。排序

掃攜程提供的二維碼以後,看到攜程小程序的名字爲「攜程酒店機票火車票」,這果真是個又長又直白的名字,讓我不由想起的家鄉的紅蘿蔔玉米豬骨湯。接口

體驗了小程序,發現安卓用戶終於把果粉「碾壓」了一次

攜程小程序加載頁面

確認進入體驗版以後,就正式加載進入小程序,跳到了如下這個頁面——沒錯,就是能夠訂酒店、機票、火車票、汽車票四個產品入口。在這以前,會問你是否容許小程序獲取你的定位。我拒絕了,不過據攜程方面說能夠基於地理定位自動運行,爲用戶推薦附近酒店,並肯定機票、火車票的原始出發地。

體驗了小程序,發現安卓用戶終於把果粉「碾壓」了一次

而後就基本上能夠像用攜程那樣去用訂票了。

進入酒店頁面,能夠實現按價格/星級、歡迎度排序,也能夠直接在搜索欄中搜索關鍵字等。隨便點進一家店酒店,能夠查看相冊、點評,還有位置(地圖)。你沒猜錯,這裏用的就是騰訊地圖,這種狀況在待會的在線支付環節也會如你所料地出現的。

體驗了小程序,發現安卓用戶終於把果粉「碾壓」了一次

選擇預訂以後,會要求你先登陸,用手機驗證碼快捷登陸、帳號密碼登陸均可以。體驗以後發現,即使退出了這個小程序以後,只要你以前登錄過,下次就不須要在登陸啦。

填好我的信息,就到了支付環節了。這裏根據店家的不一樣,會有到店支付和微信支付兩種方式。

攜程小程序的主頁下方,還有一個訂單選項,裏面能夠查看到用戶的全部訂單,不僅僅是隻有在小程序裏下的單哦。

至於機票預訂頁面,攜程方面表示,目前小程序只支持國內機票預訂服務,國際機票還還沒有開通。

最後,擺弄完以後,能夠經過右上方的省略號,退出小程序。

只有安卓的小程序纔是「真正的小程序」?

從產品體驗上來看,小程序的運行速比瀏覽器穩定(本小明用的也是QQ瀏覽器哈哈),比較少出現卡頓。固然,網速慢除外……這也許跟小程序的容量限制有關,據程序猿們透露,目前只有1M,這也必定程度限制了小程序內部功能的開發。

至於具體的應用場景,確實像張小龍所列舉的場景,是最爲適合的,在餐館裏排隊或者說點菜,並不須要去下載這個餐館的應用程序,只須要在餐館掃一下它的二維碼,而後就啓動了這個餐館的小程序,就能夠點餐和排隊。當我作完這些事情,真正用完即走。

其實,像ofo、摩拜,還有外賣等O2O服務,也適合使用這個小程序,由於這些不必定全部人的使用頻次都很高,但也許會有用到的時候。好比,我幾乎天天用ofo,可是歷來下載過它的APP,一直經過微信公號使用。

因此,正如無數機智的我氪讀者微信中問:請問這樣和在微信裏面瀏覽一個網頁有什麼區別(微笑臉)?——咱們稱其爲h5之問。

對,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小程序的運行是全屏的,界面跟進入了一個APP很像,更爲沉浸跟在微信裏面訪問h5不同;其次,它的瀏覽體驗更爲穩定。

不過,這還不夠,除非……進入小程序以後他不會打斷聊天,再次進入以後也依然是離開時的頁面。

我也是很是不辭勞苦地想要知道這個答案,但親身體驗以後,能夠告訴你:

對蘋果用戶來講,除了上面說到的東西以外,貌似是沒有區別的。(若是有體驗者發現了能夠告訴我……)

可是,對廣大安卓用戶來講,是有的!(做爲千年安卓用戶,有一種終於揚眉吐氣一回的感受。)

在安卓系統上,小程序,真的像是一個小小的程序同樣在運行。這意味着,它就像在運行兩個程序同樣(具體看下面的截圖),你能夠先行離開這個頁面,去聊聊天,再回來操做或者閱讀;而不須要像同樣,屢次點擊,再回到微信公號的某個頁面中。這就是它與在微信公號中內嵌h5的區別,提高了用戶體驗。

不只如此,安卓還能夠同時運行幾個小程序,是否是真的很像「小程序」?不過,在體驗中發現,若是離開了某個小程序一段時間,它彷佛是會本身關閉的。

體驗了小程序,發現安卓用戶終於把果粉「碾壓」了一次

左邊是安卓系統,右邊是蘋果系統

惋惜,在iOS系統中,小程序好像是內嵌在微信中的……一旦你離開這個頁面,就至關於離開了這個小程序。估計這個跟蘋果和安卓系統的不一樣架構有關,具體就由廣大程序員爲你們解釋了。

不過不管是什麼緣由,蘋果系統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起碼也是超過20%,難道產品經理張小龍會置這1/5用戶的體驗於不顧嗎?然而,蘋果又會給小程序這個看上去像App Store同樣的東西放行嗎?嗯,接下來就看看微信團隊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了。

支付入口又多一個?

最後多說兩句,從目前的入口和模塊來看,小程序能應用的場景有限,對於蘋果手機來講,除了瀏覽體驗以外,它跟h5彷佛真的沒有特別大的區別,並且只有1M,商家或者公司在什麼場景下須要用到這個呢(各位產品同窗好好思考)?

不過,想起以前網上曝出的張小龍把小程序放在桌面的文章,這是否是意味着若是把小程序放在了桌面,打開它就像沒有通過微信同樣,真的就如你們想的那般,像一個真正的APP。

只是,其中默認的微信支付,對於微信搶佔支付入口無疑是有好處的;並且,口碑和糯米等生活平臺已經開始給商家「賦能」的策略,商家接入口碑和糯米以後,除了能夠用其來導流以後,有的還能夠在上面點菜和付款,如今小程序出現了,若是商家們本身有了小程序以後,也許不至於放棄前二者,但流量是否是怎麼也會少了呢?

固然開發小程序是有門檻的,不是每位中小商家都有能力或者強烈的需求要去開,但爲了擴展流量,也許口碑、糯米、餓了麼和愛鮮蜂等O2O或者到家服務平臺,是否是本身也會開發一個小程序呢?若是會的話,感受真的有點像又一波微信公號,給本身打工的同時也給微信打工。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