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是「毒藥」-【中國IC微專欄】2016.5.24

前兩天微信朋友圈看到某地雲計算項目公開招標,某公司以零元價格中標,而後其餘公司發起訴訟,控訴此招標不合規等等。雖然在企業界這樣的案例很少,但這也絕非是企業界的孤例,至少我時有耳聞。微信

   今天「免費」大行其道,不少人視「免費」爲法寶,往往都是經過「免費」來顛覆某一傳統行業,好比IT界最爲知名的案例之一就是奇虎360經過將殺毒軟件 免費,從而顛覆了傳統的殺毒軟件市場,讓傳統的殺毒軟件霸主金山軟件日落西山。更不用說這幾年中國互聯網思惟的盛行,更是將「免費」推向極致。不斷涌現的 創業新銳正在絞殺各個行業的傳統玩家,包括:餐飲、娛樂、洗車 、打車、租車等,彷佛你們要將「免費」進行到極致,燃燒投資者的鉅額資本,誓把傳統行業的佼佼者一個個趕下馬,硬是要把羊毛貼到豬身上,而後說這是全新 的、能夠爬上樹的羊……ide

  2014年9月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的「大衆創 業、萬衆創新」口號,就像一針興奮劑,將中國的商業模式創新推向了高潮。一時間「創業、創新」成爲神州大地上最響亮的號角。但縱觀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咱們 看到的創業不少,創新基本停留在商業模式上,而最爲搶手的商業模式創新就是「免費」。經過風險資本的介入,利用「免費」策略開始絞殺一切對手,不管新興對 手,仍是傳統對手,只要成爲最後的「剩家」(最後活着的玩家)就是勝利,而後好像就能翻雲覆雨!雲計算

  在你們期盼這個美好神話同時,怎麼能不思考一下免費的毒性呢?spa

   首先,免費是資本的遊戲,沒有鉅額資本介入,不可能有免費的產品或服務誕生。但資本逐利的本性,就必定讓「免費」只是暫時的誘餌。抑或是在玩「羊毛出在 豬身上」的遊戲,看上去很美好,可能對傳統的商業環境是飲鴆止渴,甚至致使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發生。好比:奇虎360剛開始免費時,你們一片叫好,但走到 今天,你們發覺這是一場免費的噩夢,雖然免費了,可是其餘的流氓行爲無處不在,奇虎360也成爲被業界普遍詬病的一家企業。再如最近處於風口浪尖的「度 娘」,也是打着免費的幌子,因魏則西之死而引發整個社會的討伐。看上去百度免費提供了服務,但後臺的其餘利益卻驅使着商家拋棄良知而一味逐利,從而釀成了 慘禍。遊戲

  其次,免費以後服務如何確保?就像上面看到的雲項目招標,雖然產品 免費了,接下來的服務如何確保呢?企業不能虧本活着,即便企業自己不賺錢,也要養活那麼多員工呀,不然這個企業不能持續。對於雲項目,若是僅僅是買了個產 品,生產產品的企業半年後倒閉,這個項目購買的產品基本只能停用。沒有服務的企業級產品,特別是雲產品須要大量的集成和訂製開發,企業怎麼可能能本身把它 用起來呢?開發

  再次,徹底免費就沒有產品研發的投入,這個公司或者產品也不可能存活。RedHat就是產品免費,服務收費模式,從而脫穎而出,成爲開源市場上最大的贏家,目前年營業額已經達到20億美金。只有合理的利潤,才能使得企業有錢投入產品開發和創新,客戶也纔能有將來。產品

   其實,今天不少人基於免費商業模式創新的創業公司都一個個死去,不少打着「互聯網+」的概念進行的創新,都但願經過前期的免費推廣來鎖定一批客戶,而後 深挖這些客戶的價值,從而實現盈利。但這些所謂的「互聯網+」的企業進行的大面積、大量的人肉推廣,其實已經違背了「互聯網+」的初衷。這類企業只是披着 「互聯網+」的外衣,作着欺世盜名的好夢,最終成爲「互聯網-」的典範而死亡,這樣的例子多如牛毛……it

  任何不以賺錢爲目的的商業行爲都是耍流氓,但企業也不能只爲錢而生。沒有底線的人可怕,沒有底線的企業更可怕。其實,只有合理的利潤才能確保企業的持續發展,只有有底線的企業才能贏得客戶的持續尊重。不要掉入「免費」的陷阱而爬不出來,那樣的企業不可能有將來。class

  最後想問你們,若是有合理收費的網上影視音內容、或者各類軟件,而且能確保質量,你會買嗎?無論你買不買,至少我會買,我已經不但願爲了省一兩百元,而花費那麼多的時間。同時也想助力國內相似的創業公司可以成功,一箭雙鵰,何樂不爲呢?後臺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