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慾望-讓本身慢下來(32)

2010年3月19日(週五) 晚上23:30分,   北京草廬
     晚上,八點二十分。
    辦公室裏只剩下我一我的,只有我打字的聲音和個人心跳。還須要二個小時才能走,已經很久沒有這麼緊張地加班了。如今香港中環的夜景是什麼樣子?銅鑼灣已經 人聲鼎沸了吧?紐約地鐵的早班車已經發出來了,《世界日報》今天的頭條會是什麼?。。。在這個世界的一個小小角落裏,我就這麼工做着,胡亂想着。。。
    小小的「圍脖」(微型博客)公平、自由、平等,雖然不少「圍脖」常常被管理員無奈的「河蟹」,但至少你有一個能夠一吐心聲的地方,哪怕就出現了短短的五秒鐘。在有限的一百四十字內,時常能看到那些閃爍着的思想和智慧的火花。

    印象最深的是這條關於「權力」的圍脖。 @文史看天下 在本身的圍脖中寫道 「政治每每伴隨着鮮血,在權力角逐中,親情一錢不值,權力是人們眼中美味無比的蛋糕,每一個人都要爭着去添上一口,哪怕是最微小的一口,也會興奮得大叫,如同經歷了酣暢淋漓的高潮。」 真是一段關於「權力」的絕佳的論述!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在《權力論》對權力有這樣的描述「假如可能的話,人人都想成爲上帝」。看來追求權力是人的本能 的慾望之一。而咱們當今的社會,人們彷佛格外地看重「權力」,彷佛更容易接受「權力」和「金錢」聯姻的價值觀念,而全部行業的「潛規則」無外乎都是和「權 力」與「金錢」相關。

    咱們身邊的不少人把權力和人的「地位」與所謂的「成功」聯繫在一塊兒。在我看來某種意義上,權力更像是一副隱性毒藥,慢慢地潛移默化地讓人上癮。用「飲鴆止 渴」這句成語形容咱們當中的一些人對權力的慾望是在恰當不過了。看看那些落馬的、蹲監的、外逃的、潛伏的大大小小的的貪官們,哪個不是用「權力」來換取 本身對物質的和色慾的需求?當「權力」成爲了一種流行貨幣的時候,性是首當其衝被拿出來交換的。影視圈中「潛規則」並非中國獨有,而政界的高官們找情人也不足爲奇,腰纏萬貫的富商大賈在歌廳裏面×××、包二奶也就變得稀鬆日常見怪不能怪了!而咱們這個社會歷來都是執行的雙重標準, 你沒有「成功」前,你就是一個和誰都睡的「雞」,你成功了之後人們只會關注你的所謂「成就」,沒人會在乎你「成功」以前和幾個導演上過牀?你腰纏萬貫「娶」上個7、八個姨太也沒有人敢說你什麼,好不少人還咋舌的羨慕「有錢就是好!」這就是咱們這個社會認定的「成功」嗎?

    在整個社會機制中,因爲缺少嚴格意上監管和制約機制,使得社會生活形態中的「權力」和「金錢」的交易如病毒般漸漸地侵蝕着整個社會,更可悲的是年輕一代中 的不少人更願意接受這樣通行的價值觀念,認爲權力是打開幸福生活的鑰匙。《蝸居》中的宋思明,海藻都是這類人物的典型表明。不少人在權力這副毒藥下早已放 蕩了形骸,全然沒有了人樣。而權力最容易讓人上癮的部分在於它給人一種錯覺,容易讓權力擁有者認爲「我是多麼有成就!」,「我掌控着這裏一切!」

    希臘戲劇家沙弗克里斯說:「要了解一我的的心思意念很是困難,除非等到他企圖成爲最高權力者的時候,權力足以透露一我的的心思。」1 記得《蝙蝠俠前傳-暗夜俠》中有這樣一個場景,蝙蝠俠命令老助手(摩根-費曼扮演)經過監聽全部電話的跟蹤技術找到「小丑」的下落。老助手說:「作完這件事情,我將離開您,我很難想象一我的權力大到這種程度會有對世界什麼災難?」。因爲權力是人的慾望的一部分,所以,對權力的抑制、監管和平衡若是不能從人的本能中獲得控制,那麼就應該在整個社會體系和結構中進行調整。這一點西方的潛規則和中國的潛規則沒有本質區別,西方的貪官和中國的貪官在慾望上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有制度上的差別。
 
注1:《權力的傲慢》,第34頁。 胡忠信著。商智文化出版社,2001年2月27日。初版第一次印刷
 
全文文字:1467字
完稿時間:2010年3月28日 早上9:25分
完稿地點:北京草廬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