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說明書

軟件需求說明書數據庫

1、引言瀏覽器

11編寫目的安全

      編寫本報告的目的是明確本系統的詳細需求,供使用單位確認系統的功能和性能,並做爲軟件設計人員的設計依據和使用單位的驗收標準,圖書館管理系統也是爲了能知足讀者和圖書的圖書館實現平常操做信息化和後臺統計電算化的系統。它可以幫助圖書館管理人員處理基本的管理項目,圖書館知足信息化的須要,而且有操做簡單,易上手,錯誤較少等優勢。服務器

1.2項目背景網絡

       隨着計算機和網絡的飛速發展,傳統的人力管理已經不適應時代的需求。使用計算機進行管理統計能夠大量節省人力物理,大大提升了效率。所以,基於所學的知識,咱們作一個簡單的圖書館管理系統。實現圖書館管理系統的系統化、規範化和自動化,減小管理工做量,提升管理效率,下降管理成本。數據結構

1.3術語定義:性能

1)系統:圖書館管理軟件編碼

2)圖書信息:圖書的基本信息,包括書名、圖書編號、做者、出版社、索引號、庫存數量以及庫存位置等,以供於讀者查閱。spa

3)借書記錄:包括借閱者的學號、姓名、班級、借書證編號以及所借圖書的書名、借書日期等操作系統

4)借閱規則:對不一樣的借閱者有不一樣的規定借閱圖書數量和借閱時間,對不一樣的違章狀況有不一樣的罰款措施。

1.4參考資料:

    左雅等,《軟件工程與項目案例教程》,電子工業出版社

2、任務概述

2.1目標 

本系統經過強大的計算機技術給圖書管理人員和讀者借、還書帶來便利。本系統實現了圖書管理信息更新等功能。目標包括:

    減小人力與管理費用;

    提升信息準確度;

    改進管理和服務;

    創建高效的信息傳輸和服務平臺,提升信息處理速度和利用率;

    系統設計優良,界面設計精美、友好、快捷,人性化設計,後臺管理功能強大、效率高; 

    更簡便、信息化程度更高的圖書管理流程;

2.2用戶的特色

   本軟件的最終用戶是面向管理員(圖書管理員和其它管理人員)、讀者(老師和同窗等),他們都具備必定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能夠比較熟練操做計算機。管理員和讀者都是常常性用戶。

   系統維護人員爲計算機專業人員,熟悉數據庫、操做系統、網絡維護工做。維護人員爲間隔性用戶。

 

3、需求規定

² 功能要求:

在圖書管理系統中,管理員要爲每一個讀者創建借閱帳戶,並給讀者發放不一樣類別的借閱卡(借閱卡可提供卡號、讀者姓名),帳戶內存儲讀者的我的信息和借閱記錄信息。持有借閱卡的讀者能夠經過管理員(做爲讀者的代理人與系統交互)借閱、歸還圖書,不一樣類別的讀者可借閱圖書的範圍、數量和期限不一樣,可經過互聯網或圖書館內查詢終端查詢圖書信息和我的借閱狀況,以及續借圖書(系統審覈符合續借條件)。

借閱圖書時,先輸入讀者的借閱證號,系統驗證借閱卡的有效性和讀者是否可繼續借閱圖書,無效則提示其緣由,有效則顯示讀者的基本信息(包括照片),供管理員人工覈對。而後輸入要借閱的書號,系統查閱圖書信息數據庫,顯示圖書的基本信息,供管理員人工覈對。最後提交借閱請求,若被系統接受則存儲借閱紀錄,並修改可借閱圖書的數量。歸還圖書時,輸入讀者借閱卡號和圖書號(或丟失標記號),系統驗證是否有此借閱紀錄以及是否超期借閱,無則提示,有則顯示讀者和圖書的基本信息供管理員人工審覈。若是有超期借閱或丟失狀況,先轉入過時罰款或圖書丟失處理。而後提交還書請求,系統接受後刪除借閱紀錄,並登記並修改可借閱圖書的數量。

圖書管理員按期或不按期對圖書信息進行入庫、修改、刪除等圖書信息管理以及註銷(不外借),包括圖書類別和出版社管理。

爲系統維護人員提供權限管理、數據備份等通用功能。

 系統性能要求系統安全、可靠;功能齊全;操做方便、界面友好;易於維護和擴充。

 流程分析

1)書籍管理

  • 書籍類別管理:增、刪除、改等管理。
  • 書籍信息管理:新書入庫,圖書購入後由圖書管理人員將書籍編碼並將其具體信息錄入書籍信息表。書籍信息修改,書籍信息因爲工做人員的疏忽而出現錯誤時,可修改其信息。管理員按不一樣方式查詢、統計,讀者按不一樣方式查詢。
  • 出版社信息管理:增、刪除、改等管理。
  • 圖書註銷:某一部分圖書會隨着時間的增加及知識的更新而變得再也不有使用的價值,或者圖書被損壞,這些圖書就要在圖書籍信息表中的除去。即從書籍信息表中刪去此書籍記錄。

3)讀者管理

  • 讀者類別信息管理:增、刪除、改等管理。
  • 讀者信息管理:辦理、掛失、暫停借、註銷閱卡,錄入、修改、刪除讀者信息。

4)借閱管理

  • 續借管理:提供讀者在符合規定的狀況下網上續借。
  • 還書管理:根據借閱卡編號、圖書ID等,在借閱信息表中找到相應的記錄,將借書記錄刪除,更新該記錄的相應數據(圖書信息表)。根據違反規定狀況計算和登記罰款記錄。
  • 借書管理:根據借閱卡編號和圖書編號,進行借書登記。在借閱信息表中插入一條借書記錄,該記錄包括讀者ID、圖書ID、借出日期、借閱編號、操做員等信息,更新該記錄的相應數據(圖書信息表)。把超期圖書以列表的形式顯示出來,並以電子郵件或打印成書面通知讀者。
    • 提供讀者網上查詢本身的借閱狀況(包括超期提示)

    3.2數據描述

    經過對圖書管理系統需求及其數據流圖的分析,能夠得出該系統涉及讀者、書籍、借閱和還書信表等數據實體。

    1所需求表

  • 2)數據實體結構描

功能名稱:圖書信息表

存儲位置:圖書信息

存儲組織:一本圖書一條記錄

主鍵:圖書編號

數據元素

數據採集方式

說明

圖書編號

人工採集

主鍵,必須輸入

圖書名稱

人工採集

必須輸入

圖書類別編號

人工採集

必須輸入

書架位置

人工採集

 

ISBN

人工採集

 

做者

人工採集

 

譯者

人工採集

 

單價

人工採集

 

出版社編號

人工採集

 

出版時間

人工採集

 

總數量

人工採集

 

入庫日期

自動採集

 

入庫操做員

自動採集

 

現存量

自動採集

 

借閱次數

自動採集

 

是否註銷

人工採集

 

內容簡介

人工採集

 

備註

人工採集

 

相關提供數據主要功能模塊:書籍管理、借閱管理、註銷管理

數據輸出接受主要功能模塊:書籍管理、借閱管理、註銷管理

修改記錄:

 

 

 

 

 

 

 

 

 

 

 

 

 

 

 

 

 

 

 

 

 

 

 

 

 

 

 

 

 

 

 

 

 

 

 

功能名稱:讀者信息表

存儲位置:讀者信息

存儲組織:一個讀者一條記錄

主鍵:讀者編號

數據元素

數據採集方式

說明

讀者編號(借書證號碼和用戶名與此同)

人工採集

主鍵,必須輸入

讀者姓名

人工採集

必須輸入

讀者類別編號

人工採集

必須輸入

讀者性別

人工採集

 

出生日期

人工採集

 

讀者狀態

人工採集

 

辦證日期

自動採集

 

已借圖書數量

自動採集

 

證件名稱

人工採集

 

證件號碼

人工採集

 

讀者單位

人工採集

 

聯繫地址

人工採集

 

聯繫電話

人工採集

 

EMAIL

人工採集

 

用戶密碼

人工採集

 

辦證操做員

自動採集

 

備註

人工採集

 

相關提供數據主要功能模塊:讀者管理、借閱管理

數據輸出接受主要功能模塊:讀者管理、借閱管理

修改記錄:

 

 

 

 

 

 

 

 

 

 

 

 

 

 

 

 

 

 

 

 

 

 

 

 

 

 

 

 

 

 

 

 

 

功能名稱:借閱信息表

存儲位置:借閱信息

存儲組織:一本借閱一條記錄

主鍵:圖書編號

數據元素

數據採集方式

說明

圖書編號

人工採集

主鍵,必須輸入

圖書名稱

自動採集

 

讀者編號

人工採集

主鍵,必須輸入

讀者姓名

自動採集

 

圖書價格

自動採集

 

借閱日期

自動採集

 

應還日期

自動採集

 

續借次數

自動採集

 

借閱操做員

自動採集

 

相關提供數據主要功能模塊:借閱管理、續借管理

數據輸出接受主要功能模塊:借閱管理、續借管理

修改記錄:

 

 

 

 

 

 

 

 

 

 

 

 

 

 

 

 

 

 

 

 

 

 

3.5系統故障處理

     系統會對自動保存更新的數據,同時還會自動備份。以確保在電腦忽然死機或者受到外部的惡意攻擊破壞的狀況 下書籍信息的安全。

3.6系統的性能規定

3.6..1精度

在精度需求上,根據使用須要,在各項數據的輸入,輸出及傳輸過程當中,能夠知足各類精度的需求。如:根據關鍵字精度的不一樣,查找可分爲精確查找和泛型查找,精確查找可精確匹配讀者已知道的書目,泛型查找,只要知足與輸入的關鍵字相匹配的書目即輸出,可供讀者查找。

3.6.2系統的性能要求

    因爲此開發項目針對圖書館,使用頻度較高,使用性要求比較高。爲防止對信息資料和管理程序的惡意破壞,要求有較爲可靠的安全性能。總之,要求穩定、安全、便捷,易於管理和操做。

查詢速度:不超過10秒;

其它全部交互功能反應速度:不超過3秒;

可靠性:平均故障間隔時間不低於200小時。

3.6.3靈活性

當用戶需求,如操做方式,運行環境,結果精度,數據結構與其餘軟件接口等發生變化時,設計的軟件要作適當調整,靈活性很是大。

3.6.4保密性

本軟件做爲教學管理輔助設備,它的規模比較小,不須要保密技術;限定一個 程序中某些區域的規約,給不一樣的模塊分配不一樣的功能。

3.6.5可維護性

本軟件的組成程序爲漢語成語設計語言,組構均較簡單,直觀意義上的較獨 立。所以,給予電子化的所構成的硬件的簡單可維護的特色,決定了該軟件的簡單 可維護性。

4、運行環境

4.1硬件管理

服務器

      (1) 處理器(CPU

      (2) 內存容量(RAM):至少256M

客戶端

      (1) 處理器(CPU

      (2) 內存容量(RAM):64M或更高

4.2軟件環境

數據庫服務器端

(1) 操做系統:Microsoft Windows

(2) 數據庫管理系統:SQL server 2005,配置TCP/IP協議

Web服務器端

(1) 操做系統:Microsoft Windows

(2) Internet 信息服務(IIS

(3) Visual Studio,配置TCP/IP協議

客戶端

(1) 操做系統:Windows 98/2000/2003/XP/Windows 7

(2) Web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 5.0以上或Netscape 4.0以上,配置TCP/IP協議

4.3接口

硬件接口:

考慮到大量數據的備份等要求,須要保持與磁帶機和光盤刻錄機的接口,這較易實現。

軟件接口:

這裏主要考慮軟件與操做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接口,以及局域網和互聯網軟件之間的數據交換。考慮到文檔處理有可能須要較經常使用的辦公軟件例如MicrosoftOffice系列,因此應儘可能實現它們之間的數據格式的自動轉換

4.4控制

因爲本系統採用目前的主流技術,對程序的運行和控制都沒有特殊要求。

5.數據流圖

                          圖5.1  頂層數據流圖

                                   圖5.2  0層數據流圖

                       圖5.3  1層數據流之一

                          圖5.4  2層數據流之一

 

                                  圖5.5  2層數據流之二

6.UML圖

  6.1   圖書館管理系統用例圖

6.2 靜態圖

6.3行爲圖

                                 6.3.1圖書狀態圖

                                 6.3.2借閱狀態圖

 

                                   6.3.3借閱活動圖

 

6.4交互圖

 

6.5實現圖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