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ndef、#def、#endif等宏是什麼意思

  在編程中,常常看見:
       #ifndef
    
#def
    
#endif
    

    以及其餘的一些宏,不知這是什麼意思? 編程

回答: spa

    你所遇到的這幾個宏是爲了進行條件編譯。通常狀況下,源程序中全部的行都參加編譯。可是有時但願對其中一部份內容只在知足必定條件才進行編譯,也就是對一部份內容指定編譯的條件,這就是「條件編譯」。有時,但願當知足某條件時對一組語句進行編譯,而當條件不知足時則編譯另外一組語句。
    條件編譯命令最多見的形式爲: 
        #ifdef 標識符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它的做用是:當標識符已經被定義過(通常是用#define命令定義),則對程序段1進行編譯,不然編譯程序段2。
    其中#else部分也能夠沒有,即: 
         #ifdef
    
程序段1
    
#denif
    

    這裏的「程序段」能夠是語句組,也能夠是命令行。這種條件編譯能夠提升C源程序的通用性。若是一個C源程序在不一樣計算機系統上系統上運行,而不一樣的計算機又有必定的差別。例如,咱們有一個數據類型,在Windows平臺中,應該使用long類型表示,而在其餘平臺應該使用float表示,這樣每每須要對源程序做必要的修改,這就下降了程序的通用性。能夠用如下的條件編譯: 
       #ifdef WINDOWS
    
#define MYTYPE long
    
#else
    
#define MYTYPE float
    
#endif
    

    若是在Windows上編譯程序,則能夠在程序的開始加上
    #define WINDOWS
    

    這樣則編譯下面的命令行:
    #define MYTYPE long
    

    若是在這組條件編譯命令以前曾出現如下命令行:
    #define WINDOWS 0
    

    則預編譯後程序中的MYTYPE都用float代替。這樣,源程序能夠沒必要做任何修改就能夠用於不一樣類型的計算機系統。固然以上介紹的只是一種簡單的狀況,能夠根據此思路設計出其它的條件編譯。
    例如,在調試程序時,經常但願輸出一些所需的信息,而在調試完成後再也不輸出這些信息。能夠在源程序中插入如下的條件編譯段: 
          #ifdef DEBUG
    
print ("device_open(%p)\n", file);
    
#endif
    

    若是在它的前面有如下命令行:
    #define DEBUG
    

    則在程序運行時輸出file指針的值,以便調試分析。調試完成後只需將這個define命令行刪除便可。有人可能以爲不用條件編譯也可達此目的,即在調試時加一批printf語句,調試後一一將printf語句刪除去。的確,這是能夠的。可是,當調試時加的printf語句比較多時,修改的工做量是很大的。用條件編譯,則沒必要一一刪改printf語句,只需刪除前面的一條「#define DEBUG」命令便可,這時全部的用DEBUG做標識符的條件編譯段都使其中的printf語句不起做用,即起統一控制的做用,如同一個「開關」同樣。
    有時也採用下面的形式: 
       #ifndef 標識符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只是第一行與第一種形式不一樣:將「ifdef」改成「ifndef」。它的做用是:若標識符未被定義則編譯程序段1,不然編譯程序段2。這種形式與第一種形式的做用相反。
    以上兩種形式用法差很少,根據須要任選一種,視方便而定。
    還有一種形式,就是#if後面的是一個表達式,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標識符: 
      #if 表達式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它的做用是:當指定的表達式值爲真(非零)時就編譯程序段1,不然編譯程序段2。能夠事先給定必定條件,使程序在不一樣的條件下執行不一樣的功能。
    例如:輸入一行字母字符,根據須要設置條件編譯,使之能將字母全改成大寫輸出,或全改成小寫字母輸出。 
       #define LETTER 1
    
main()
    
{
    
char str[20]="C Language",c;
    
int i=0;
    
while((c=str[i])!='\0'){
    
i++;
    
#if LETTER
    
if(c>='a'&&c<='z') c=c-32;
    
#else
    
if(c>='A'&&c<='Z') c=c+32;
    
#endif
    
printf("%c",c);
    
}
    
}
    

    運行結果爲:C LANGUAGE
    如今先定義LETTER爲1,這樣在預處理條件編譯命令時,因爲LETTER爲真(非零),則對第一個if語句進行編譯,運行時使小寫字母變大寫。若是將程序第一行改成:
    #define LETTER 0
    

    則在預處理時,對第二個if語句進行編譯處理,使大寫字母變成小寫字母(大寫字母與相應的小寫字母的ASCII代碼差32)。此時運行狀況爲:
    c language
    有人會問:不用條件編譯命令而直接用if語句也能達到要求,用條件編譯命令有什麼好處呢?的確,此問題徹底能夠不用條件編譯處理,但那樣作目標程序長(由於全部語句都編譯),而採用條件編譯,能夠減小被編譯的語句,從而減小目標的長度。當條件編譯段比較多時,目標程序長度能夠大大減小。命令行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