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介紹靜態LSP在小規模的場景下能夠進行手動配置,當網絡規模變大時,靜態LSP的配置就變得複雜,他須要爲每個FEC建立label,手工配置的靜態LSP就不符合當前場景。 相似於IGP的ospf,rip等協議的路由表,MPLS在控制面也須要一個協議來構建標籤表,此處用到的協議就是ldp(label distribute protocol)。當控制面的標籤表構建完成後,在實際轉發時路由器看的是標籤轉發表(lfib),這點跟igp的fib表概念很類似。 網絡
本次實驗拓撲以下圖所示:
在上圖中,端口的IP地址爲xx.0.0.x/24(x爲路由器編號),如R1上g0/0/0接口地址爲12.0.0.1/24,每一個路由器的使用x.x.x.x/32(x爲路由器編號)做爲: ide
相似於BGP協議,LDP協議也須要一個地址做爲通訊地址,這個地址默認是lsr-id的公網地址,若是是私網地址則爲接口的主IP地址,因此本例中ldp的通訊地址默認爲x.x.x.x/32,爲了讓通訊地址可以正常通訊,在MPLS下層須要藉助IGP協議,本例採用ospf協議 oop
接口IP地址這些設置省略,本次僅演示R1上的配置,其他路由器上配置相似,再也不贅述: 優化
# 先打通底層IGP,爲後續MPLS作準備 [R1]ospf 1 router-id 1.1.1.1 [R1-ospf-1]area 0 [R1-ospf-1-area-0.0.0.0]network 12.0.0.1 0.0.0.0 [R1-ospf-1-area-0.0.0.0]network 1.1.1.1 0.0.0.0 # 全局使能MPLS,lsr-id不會自動選舉,必須手動設置 [R1]mpls lsr-id 1.1.1.1 [R1]mpls [R1]mpls ldp # 在對應接口上啓用mpls功能 [R1]interface g0/0/0 [R1-GigabitEthernet0/0/0]mpls [R1-GigabitEthernet0/0/0]mpls ldp
至此,配置完成,能夠經過tracert來查看1.1.1.1/32去往5.5.5.5/32確實是經過標籤轉發進行,而沒有經過IGP走IP報文 3d
<R1>tracert -v -a 1.1.1.1 5.5.5.5 traceroute to 5.5.5.5(5.5.5.5), max hops: 30 ,packet length: 40,press CTRL_C t o break 1 12.0.0.2[MPLS Label=1026 Exp=0 S=1 TTL=1] 30 ms 30 ms 20 ms 2 24.0.0.4[MPLS Label=1025 Exp=0 S=1 TTL=1] 30 ms 20 ms 30 ms #注意:此處是倒數第二跳一彈出標籤,後續會詳細介紹 3 45.0.0.5 40 ms 30 ms 30 ms
當路由器的物理接口激活LDP協議後,該接口會向224.0.0.2組播發送數據報文用於發現鄰居
數據報文中會攜帶用於LDP通訊的地址,默認狀況下通訊地址是lsr-id的公網地址,若是lsr-id不是公網地址,則會用接口的主地址做爲通訊地址,,後期等LDP鄰居創建後,鄰居之間的keepalive報文也是經過該地址通訊
通訊地址也能夠手動指定 code
[R1-GigabitEthernet0/0/0]mpls ldp transport-address ? Ethernet Ethernet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GigabitEthernet interface LoopBack LoopBack interface NULL NULL interface interface Specify Transport Address As One Of Interface
當接口相互之間交互過通訊地址後,由地址大的一方主動發起TCP會話請求,通過三次握手後最終創建鏈接,至此LDP鄰居關係創建完成
router
LDP協議默認會給每個32位的FEC分配一格標籤,且在MPLS中,這些標籤雖然是無序分發的,但有下面3種策略 blog
[R2-GigabitEthernet0/0/1]mpls ldp advertisement ? dod Downstream On Demand Advertisement Mode du Downstream Unsolicited Advertisement Mode
自由/保守
自由:因爲低層IGP互通,對於一個FEC可能會有多個路由器爲他分配標籤,但它只會選擇路由表中下一跳路由器分配的標籤做爲LSP路徑,對於其餘路由器爲這個FEC分配的標籤自由策略是保留(默認)
保守:保守策略就是不保留除下一跳路由器以外,其餘路由器爲這個FEC分配的標籤 接口
相似RIP協議同樣,LDP協議也有水平分割,即從一個接口接收到了FEC標籤,不會把本地爲這個FEC分配的標籤從這個接口再發出去。但水平分割這個策略默認是關閉的,同一時刻就可能有如下這種狀況
R2與R3都在向對方發送相同FEC的標籤,此時LSP之因此可以不成爲環路的緣由就是他會選擇IGP中下一跳地址通告的FEC標籤做爲LSP路徑 ip
不一樣於靜態MPLS最後一跳彈出標籤,啓用LDP後它的POP動做發生在倒數第二跳
從下面能夠看出,R4再將數據報文交給R5的時候,就已經變成了純IP報文,這麼作的緣由是爲了減輕MPLS域邊界路由器的負擔,同時提高轉發效率。若是彈出標籤的動做發生在邊界路由器上,他則要先再轉發表中找到相應的隧道信息拆掉標籤,再一次查詢轉發表進行IP報文轉發。
<R1>tracert -v -a 1.1.1.1 5.5.5.5 traceroute to 5.5.5.5(5.5.5.5), max hops: 30 ,packet length: 40,press CTRL_C t o break 1 12.0.0.2[MPLS Label=1026 Exp=0 S=1 TTL=1] 30 ms 30 ms 20 ms 2 24.0.0.4[MPLS Label=1025 Exp=0 S=1 TTL=1] 30 ms 20 ms 30 ms 3 45.0.0.5 40 ms 30 ms 30 ms
那麼他是如何判斷哪一個交換機是倒數第二個從而觸發POP動做的呢?MPLS的LDP標籤是從1024開始分發,他有0~15共16個保留標籤,路由器默認會給本地起源的FEC標籤分配爲3
當上遊路由器發現下游FEC標籤爲3時,就觸發POP動做,會彈出標籤將IP報文送給邊界路由器
[R4]dis tunnel-info tunnel-id 0x1 Tunnel ID: 0x1 Tunnel Token: 1 Type: lsp Destination: 5.5.5.5 Out Slot: 0 Instance ID: 0 Out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Out Label: 3 Next Hop: 45.0.0.5 Lsp Index: 4097
這麼作雖然減輕了邊界路由器的負擔提高了轉發效率,可是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標籤中EXP用於優化的信息丟失,一般一個優化是要求端到端的,這樣就不知足端到端的要求,解決辦法是用標籤0代替標籤3,他會保留除label外的其餘字段
這樣最後邊界路由器看到label 0時直接進行IP報文轉發,而優先級等字段也得以保留
經過上述內容,咱們能夠將動態LDP總結爲如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