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本科補全計劃】NFV/SDN初識(爲了不保研複試被電話面試)

漫談SDN,NFV與NV

正文以前

全部的通訊應用無非就是兩部分組成:計算和網絡。編程

這二者關係密不可分,但二者關係嚴重缺少對稱性,網絡一直拖累着計算。就好像是發快遞,你打個包(計算)只須要幾分鐘,可是快遞件發出去,大江南被各類物流(網絡)轉運,最快的順豐加急件都還要坐個飛機才能落地到目的端,因此說網絡嚴重的拖累了計算的後腿。服務器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lizaiton)的出現就是爲了解決這種窘境。或者說改善~~
網絡

正文

而NFV的概念以下圖:
工具

(1)虛擬網絡層是共享同一物理OTS服務器的VNF集。對應的就是各個網元功能的軟件實現,好比EPC網元、IMS網元等的邏輯實現。性能

(2)NFVI,你能夠將它理解爲基礎設施層,從雲計算的角度看,就是一個資源池。NFVI須要將物理計算/存儲/交換資源經過虛擬化轉換爲虛擬的計算/存儲/交換資源池。NFVI映射到物理基礎設施就是多個地理上分散的數據中心,經過高速通訊網鏈接起來。雲計算

(3)NFVMANO。基於不一樣的服務等級協議(Service Level Agreements ,SLAs),NFVMANO運營支撐層負責「公平」的分配物理資源,同時還負責冗餘管理、錯誤管理和彈性調整等,至關於目前目前的OSS/BSS系統。3d


這樣一來的話,就實現了對於整個網絡拓撲的宏觀掌控,將物理層面的網絡拓撲映射到虛擬界面中,實現控制面(control plane)和數據面(data plane)的分離。NFV負責各類網元的虛擬化,而SDN負責網絡自己的虛擬化(好比,網絡節點和節點之間的相互鏈接)。爲了適應快速更新,控制面基本上是基於軟件的,這實際上意味着控制消息的處理時長比基於硬件的邏輯單元(好比,數據面)要慢5到10倍。一直以來,咱們僅要求控制面可以靈活更新,但對時延要求並非過高。相對於數據面來說,時延要求較高,咱們但願數據包可以傳送得越快越好,因此它必須是基於硬件來實現的。儘管基於軟件實現的控制面能知足目前的要求,但隨着設備的大量接入,特別是物聯網的應用,控制面的時延也須要進一步提高。blog

SDN即軟件定義網絡,開放網絡基金會(ONF)將軟件定義網絡定義爲三個特徵:控制平面與轉發平面分離、控制平面集中化、網絡可編程
瞭解現有網絡的人一看就明白,咱們如今的網絡不管運營商骨幹網,城域網,接入網,數據中心網絡以及企業的園區網,辦公網,都是非SDN的,即硬件定義的網絡,特色是:資源

控制部件與轉發部件一體化,形態上體現爲廠家專用的、封閉的、控制與轉發平面緊耦合的設備;路由

軟件定義網絡(SDN)負責分離控制面和數據面,將網絡控制面整合於一體。這樣,網絡控制面對網絡數據面就有一個宏觀的全面的視野。路由協議交換、路由表生成等路由功能均在統一的控制面完成。實現控制平面與數據平面分離的協議叫OpenFlow,OpenFlow是SDN一個網絡協議。數據面經過OpenFlow將自身的拓撲結構映射到控制面由其掌握全局,而後規定一個時間實時更新自身的拓撲結構,從而達到移動性和靈活性的飛躍提高!


NFV 和 SDN有其共性之處,可是也有區別。
共性如圖:

差別以下:

一個NFV的部署可使用傳統的網絡設備(把網絡控制和數據轉發集成在一個單一的系統)進行建立,而且在合適的情境下能夠採用SDN。電信運營商在部署NFV時,SDN是一個工具——是一種將網絡控制和轉發與NFV的部署緊密結合起來的方式,這可以改善服務交付和管理。這意味着服務提供商比之前有了更多選擇。採用NFV(有或沒有SDN)可以使運營商下降成本、有效利用開放的市場競爭、提升靈活性、敏捷性和創新……帶來他們邁向成功所需的全部要素.因此說其實二者並非單純地平等關係,而是NFV的一種來源是SDN,SDN是一種手段。 好比說汽車與導航, 如今的狀況是:一個車子到了一個分岔路口,只能是看各個路口的牌子來判斷本身的路徑,可是對於到了下一站以後是什麼樣子,那是徹底的一抹黑。這種「近視」很容易就形成資源的浪費和性能的損失。全部若是有一個地圖,那麼就能夠很方便的直指目的地的前進而不用考慮本身會不會走錯路了。抽象出地圖這個東西就是NFV,而車載GPS,或者是手機導航,或者是紙質檔地圖,那都是一種實現手段,SDN就是其中的一種。

正文以後

阿西吧 ~ ~ ~虛驚一場,成功進入待錄取狀態了,感情直博生都是放在後面處理,虧得我八點就直接起來等消息,等到了十二點都沒啥。後來聽了老師的話,吃個個飯,睡了個覺,醒來接個電話,點兩個確認,我就有書唸了 ~ ~美滋滋,爽歪歪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