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路小課堂丨光纖基礎知識

光纖通訊系統,就是利用光纖來傳輸攜帶信息的光波,以達到通訊的目的。
態路小課堂丨光纖基礎知識
光纖通訊的特色
l 傳輸頻帶寬,通訊容量大;
l 傳輸衰減少,傳輸距離遠;
l 抗電磁干擾,保密性能好;
l 適應能力強;
l 耐腐蝕;
l 體積小、重量輕,便於運輸和敷設;
l 原材料來源豐富、價格低廉。
缺點
l 光纖彎曲半徑不宜太小;
l 光纖的切斷和鏈接操做技術要求較高;
l 分路、耦合操做繁。
光纖通訊—光纖
光纖是光導纖維(OPTIC FIBER)的簡寫,是一種由玻璃或塑料製成的纖維,可做爲光傳導工具。
目前通訊用的光纖,基本上是石英系光纖,其主要成分是高純度石英玻璃,即二氧化硅(SiO2) 。
光纖結構
光纖裸纖通常分爲三層:纖芯、包層、塗覆層。
態路小課堂丨光纖基礎知識
態路小課堂丨光纖基礎知識
全反射原理:
若使光束從光密媒質射向光疏媒質時,則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態路小課堂丨光纖基礎知識
光波在光纖中實現全反射的條件是:
光纖纖芯的折射率大於光纖包層的折射率(n1 >n2);
進入光纖的光線向纖芯-包層界面入射時,入射角應該大於臨界角。
態路小課堂丨光纖基礎知識
 光纖就是利用這種全反射來傳輸光信號的。
光纖分類
 按光纖的材料分:石英光纖、複合光纖、塑料光纖等。
按光纖剖面折射率分佈分:
階躍(SI)型光纖:在纖芯與包層區域內,折射率的分佈分別是均勻的,分別爲n1和n2,在纖芯與包層的邊界處,其折射率的變化是階躍的(n2<n1)。帶寬較窄,適用於小容量短距離通訊。
態路小課堂丨光纖基礎知識
態路小課堂丨光纖基礎知識
漸變(GI)型光纖:光纖軸心處的折射率最大(n1),但隨橫截面徑向的增長而逐漸減少,到纖芯與包層的邊界處,正好降到與包層區域的折射率n2。帶寬較寬,適中距離通訊使用。
態路小課堂丨光纖基礎知識
 按傳輸的模式分:
多模光纖(MMF,multimode fiber):可傳多種模式的光。但其模間色散較大,這就限制了傳輸數字信號的頻率,並且隨距離的增長會更加嚴重,因此在短距離通訊領域中更受重視。
單模光纖(SMF,single-mode fiber):只能傳一種模式的光,所以其模間色散很小,目前在有線電視和光通訊中應用最爲普遍。
態路小課堂丨光纖基礎知識
按ITU-T建議分:G.651(漸變型多模塊光纖)、G.652(普通單模光纖)、G.653(色散位移光纖)、G.654(1550nm性能最佳光纖)、G.655光纖(非零色散位移光纖)。
態路小課堂丨光纖基礎知識
光纖傳輸特性
產生信號畸變的主要緣由是光纖中存在色散,影響光纖傳輸距離的主要緣由是損耗。損耗和色散是光纖最重要的傳輸特性。
光纖損耗
光纖損耗所謂損耗是指光纖每單位長度上的衰減,單位爲dB/km。光纖損耗的高低直接影響傳輸距離或中繼站間隔距離的遠近,主要包括如下幾種:
態路小課堂丨光纖基礎知識
光纖損耗圖:
態路小課堂丨光纖基礎知識
光纖色散(Dispersion)
信號在光纖中是由不一樣頻率成分和不一樣模式成分攜帶的,於是速度不一樣,通過光纖傳輸一段距離後,不一樣成分之間出現時延差,引發傳輸信號波形失真,脈衝展寬,從而產生碼間干擾。主要包括如下幾種:
模式色散:在多模光纖中,各個模式走不一樣的路徑,高階模走的路程長,低階模走的路程短,所以到達光纖終端的時間前後不一樣,形成脈衝展寬。限於多模光纖(因爲信號不是單一模式)。
態路小課堂丨光纖基礎知識
材料色散:(多模和單模光纖均有)因同一模式內不一樣波長的光波的傳播速度不一樣,從而產生脈衝展寬,引發材料色散。
態路小課堂丨光纖基礎知識
波導色散:通常限於單模光纖(因爲信號不是單一頻率)
若是信號是模擬調製,色散限制帶寬(Bandwith);
若是信號是數字脈衝,色散產生脈衝展寬(Pulse Brodaening)。
單模光纖在1310nm附近色散爲0,色散位移光纖便是將1色散波長從1310nm移到1550nm。
光波劃分ide

態路小課堂丨光纖基礎知識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