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缺點是比較得出的,ospf和rip比較: rip協議是距離矢量路由選擇協議,它選擇路由的度量標準(metric)是跳數,最大跳數是15跳,若是大於15跳,它就會丟棄數據包。 ospf協議是鏈路狀態路由選擇協議,它選擇路由的度量標準是帶寬,延遲。 RIP的侷限性在大型網絡中使用所產生的問題: RIP的15跳限制,超過15跳的路由被認爲不可達 RIP不能支持可變長子網掩碼(VLSM),致使IP地址分配的低效率 週期性廣播整個路由表,在低速鏈路及廣域網雲中應用將產生很大問題 收斂速度慢於OSPF,在大型網絡中收斂時間須要幾分鐘 RIP沒有網絡延遲和鏈路開銷的概念,路由選路基於跳數。擁有較少跳數的路由老是被選爲最佳路由即便較長的路徑有低的延遲和開銷 RIP沒有區域的概念,不能在任意比特位進行路由彙總 一些加強的功能被引入RIP的新版本RIPv2中,RIPv2支持VLSM,認證以及組播更新。但RIPv2的跳數限制以及慢收斂使它仍然不適用於大型網絡 相比RIP而言,OSPF更適合用於大型網絡: 沒有跳數的限制 支持可變長子網掩碼(VLSM) 使用組播發送鏈路狀態更新,在鏈路狀態變化時使用觸發更新,提升了帶寬的利用率 收斂速度快 具備認證功能 OSPF協議主要優勢: 一、OSPF是真正的LOOP- FREE(無路由自環)路由協議。源自其算法自己的優勢。(鏈路狀態及最短路徑樹算法) 二、OSPF收斂速度快: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路由變化傳遞到整個自治系統。 三、提出區域(area)劃分的概念,將自治系統劃分爲不一樣區域後,經過區域之間的對路由信息的摘要,大大減小了需傳遞的路由信息數量。也使得路由信息不會隨網絡規模的擴大而急劇膨脹。 四、將協議自身的開銷控制到最小。見下: 1)用於發現和維護鄰居關係的是按期發送的是不含路由信息的hello報文,很是短小。包含路由信息的報文時是觸發更新的機制。(有路由變化時纔會發送)。但爲了加強協議的健壯性,每1800秒所有重發一次。 2)在廣播網絡中,使用組播地址(而非廣播)發送報文,減小對其它不運行ospf 的網絡設備的干擾。 3)在各種能夠多址訪問的網絡中(廣播,NBMA),經過選舉DR,使同網段的路由器之間的路由交換(同步)次數由 O(N*N)次減小爲 O (N)次。 4)提出STUB區域的概念,使得STUB區域內再也不傳播引入的ASE路由。 5)在ABR(區域邊界路由器)上支持路由聚合,進一步減小區域間的路由信息傳遞。 6)在點到點接口類型中,經過配置按需播號屬性(OSPF over On Demand Circuits),使得ospf再也不定時發送hello報文及按期更新路由信息。只在網絡拓撲真正變化時才發送更新信息。 五、經過嚴格劃分路由的級別(共分四極),提供更可信的路由選擇。 六、良好的安全性,ospf支持基於接口的明文及md5 驗證。 七、OSPF適應各類規模的網絡,最多可達數千臺。 OSPF的缺點 一、配置相對複雜。因爲網絡區域劃分和網絡屬性的複雜性,須要網絡分析員有較高的網絡知識水平才能配置和管理OSPF網絡。 二、路由負載均衡能力較弱。OSPF雖然能根據接口的速率、鏈接可靠性等信息,自動生成接口路由優先級,但通往同一目的的不一樣優先級路由,OSPF只選擇優先級較高的轉發,不一樣優先級的路由,不能實現負載分擔。只有相同優先級的,才能達到負載均衡的目的,不象EIGRP那樣能夠根據優先級不一樣,自動匹配流量。 ospf和isis比較 它們有不少共同之處,都是鏈路狀態路由協議,都使用SPF算法,VSLM 快速會聚。從使用的目的來講沒有什麼區別。從協議實現來講OSPF其於TCP/ ip協議簇,運行在IP層上,端口號89;ISIS基於ISO CLNS,設計初是爲了實現ISO CLNP路由,在後來加上了對IP路由的支持。從具體細節來講: 1:區域設計不一樣,OSPF採用一個骨幹AREA0與非骨幹區域,非骨幹區域必須與AREAO鏈接。ISIS由L1 L2 L12路由器組成的層次結構,它使用的LSP要少不少,在同一個區域的擴展性要比OSPF好。 2 OSPF有不少種LSA,比較複雜並佔用資源,而ISIS的LSP要少不少,因此在CPU佔用和處理路由更新方面,ISIS要好一些。 3 isis 的定時器容許比OSPF更細的調節,能夠提升收斂速度。 4 OSPF數據格式不容易增長新的東西,要加,就須要新的LSA,而ISIS能夠很容易的經過增長TLV進行擴展,包括對IPV6等的支持。 5 從選擇來講,ISIS更適合運營商級的網絡,而OSPF很是適合企業級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