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企業軟件的部署方式,無外乎三種:SaaS公有云模式、私有云模式、混合雲模式。數據庫
更適合中小微類型的企業、或對數據安全敏感性不高的企業、或預算很少的企業後端
SaaS公有云是一種雲端模式,由SaaS軟件服務提供商,事先爲企業搭建好企業信息化所須要的全部網絡基礎設施、軟件、服務器、數據庫、安全加密措施等,並負責企業在落地前期的開發實施、以及後期的維護等一條龍服務,企業無需購買軟硬件、建設機房、招聘IT人員,只要能上網,就能夠經過瀏覽器或手機使用軟件!瀏覽器
1. SaaS模式的優點安全
(1)便捷性服務器
這是SaaS模式最大的優點之一,由於是部署在雲端,使用人員不管是在家、出差中、仍是在火車、地鐵、公交車上,只要能上網均可以隨時隨地訪問系統和數據庫,查詢客戶信息、更新客戶狀態、記錄聊天記錄、出具合同以及其餘等,更便捷的管理和服務客戶。網絡
2020年是日本東京奧運會,當地政府爲了緩解交通壓力,提出了一項,《遠程辦公計劃》,鼓勵和支持各大企業的員工遠程在家辦公;僅日本富士通的五萬名員工、日本電氣(NEC)的3萬4千名員工、豐田汽車(Toyota)東京分部的1,600名員工,以及包含Lenovo、日本理光(Ricoh)等其餘3千多家企業的60萬名員工都會在2020東京奧運期間遠端工做。運維
(2)投入和成本低性能
其實這項我是持有保留態度的,對於絕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講,SaaS公有云模式相比其餘兩種模式,投入低,是企業的首選;但對於有必定規模的企業,或者使用軟件人數較多的企業來講,SaaS公有云模式未必是首選,爲何?網站
企業軟件不像我的軟件,使用的很差或者不爽,就換一個,幾乎無成本,但企業級別的軟件不一樣,通常狀況下,企業換軟件的週期平均在3年以上,也就在3-5年的時間,企業所產生的支出就有可能與傳統模式持平甚至超出,要知道,傳統模式每一年只須要負擔一部分服務器的損耗成本,部分開發與運維人員薪資的支出,以及每一年5%~15%的維護成本便可。雲計算
且是按需付費按需定製,每一個使用人員都是一個lisence受權(帳號),每一年都須要單獨爲每個帳號付費,若是使用人員不少,就須要綜合考慮將來幾年總體的帳號成本的投入,而不能僅僅是考慮第一年;
若是企業需求頻繁變動,還須要考慮每次變動的實施/開發費用,加上每一年的維護成本的投入,總體加起來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固然,我仍是會把此項列爲SaaS公有云模式的優點之一,由於對於絕大多數的中小微企業來講,這是絕對的優點,而對於預算充足的大企業來講,這也都不是事,能夠將企業的預算平攤到每年,從而下降一次性投入的風險。
(3)易用性
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總的來講,SaaS的UI與操做等易用性是要比傳統軟件或自主開發是要更nice的,由於SaaS是一種雲端產品,提供的對象不只僅是一兩家企業,而是爲了服務更多的企業,假如UI難看、操做複雜,那麼企業主就沒有理由選擇他們,因此,供應商比企業主更看重軟件的易用性。
建議,企業在選擇CRM軟件或其餘軟件時,易用性應該列爲選型中主要考慮的一部分,能夠邀請銷售人員、產品人員、技術人員共同參與;
畢竟將來軟件是給員工使用的,假如他們排斥使用,那麼軟件落地後的上線使用會成爲最大的阻礙,如今,幾乎每一個供應商產品都提供註冊試用環節,能夠先行註冊一個感覺感覺!
那麼軟件落地後的上線使用會成爲最大的阻礙,如今,幾乎每一個供應商產品都提供註冊試用環節,能夠先行註冊一個感覺感覺!
(4)隨需定製,快速落地
這也是SaaS模式一個比較大的優點,相比傳統軟件,開發/實施週期短,花費少,且成功率更高,然而並非全部的SaaS產品都能提供強大的定製功能,總結起來,主要有三類:
擁有自主PaaS、IaaS平臺的產品:這類平臺能夠提供較爲強大的定製功能,企業在平臺中能夠快速搭建符合企業自身業務流等各類較爲負載的功能或流程,比較有表明性的供應商:Salesforce、Mirco Dynamics提供較爲簡單和基礎定製的產品:這類產品只能提供基礎字段的配置、權限的配置、標準報表的配置以及較爲簡易的業務流配置,要想知足企業更多更復雜的功能或需求,就不能只經過平臺的定製功能來知足,而是須要後端的開發了,目前國內供應商絕大多數都是此類型的。徹底標準版的產品:這類產品也只能知足一些小微類型且業務相對簡單,對產品要求不高的企業了,好比,只是記錄一些客戶的基本信息。(5)產品的迭代週期更快更方便
SaaS CRM供應商會常常迭代自身的產品,會不按期的會推出一些新功能或新服務,企業主能夠快速且免費享受到產品迭代後的好處。
除了以上幾大優點外,其實還有一些其餘優點,但由於相對偏技術、且對企業在選型時的幫助並非很大,或者相比其餘模式來講,優劣勢也並不十分突出,就不逐一介紹了,好比:無縫集成、擴展性、多租戶等。
2. SaaS模式的缺點
(1)數據安全性較差
這多是全部企業主都在考慮的問題,尤爲是與客戶信息、金錢相關的數據尤其重要,對數據敏感的企業、以及一些特殊行業基本不會選擇SaaS公有云模式。
但從我我的角度來講,除非對數據很是敏感、或者特殊行業、或者自己開發能力很強的企業外,我我的建議仍是用公有云的模式,除了以上SaaS模式的優點外,還有幾個其餘緣由:
如今的SaaS模式的市場培育度以及規模相對比較成熟:你們愈來愈認同SaaS,由於SaaS在咱們平常生活和工做中無處不在,而對比7,8年前,SaaS供應商在售賣產品時,企業對於數據安全的問題真的會讓企業瘋掉,至少有70%+的客戶是由於數據安全的問題而流失。如今,企業若是不提SaaS,都很差意思跟客戶打招呼;當前的SaaS方面的技術以及數據安全的策略更增強大:通過這麼多年的發展,SaaS方面技術日趨成熟、服務器性能愈來愈強大、數據安全策略也愈來愈豐富,甚至比某些企業自建的服務器、安全策略等更安全!(至少跟供應商會簽定數據安全協議,有必定保障。而企業自身的運維等人員盜取公司機密信息的事情也家常便飯了!)
適合中大型企業、或有必定技術開發能力和充足預算的企業、或對數據很是敏感的企業
私有云是相對於公有云的另外一個概念,指的是雲計算的一種特殊模式,企業可將私有云部署在企業數據中心的防火牆內,也能夠將它們部署在一個安全的主機託管場所,以供單個企業組織使用,於是企業能夠對數據、安全性和服務質量的最有效控制,該模式可由公司本身的IT部門,也可由SaaS服務商提供。
簡單的講:私有云和公有云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它部署在企業的網絡防火牆以後,不會直接暴露在互聯網中,若是想在外網訪問,企業能夠作一些特殊的處理!
通常私有云更適合於那種有充足預算、有必定技術開發能力中大型企業,或者對於數據很是敏感的企業。
私有云的優劣勢是相對於公有云而言的,基本能夠反着看,這裏只談談最大的優點和劣勢:
1. 私有云的優點
(1)安全性更高
相比公有云,私有云的安全性會更高一些,由於企業的數據是存在本地或託管的服務器集羣上,不會暴露在外網,只有企業自身能夠訪問。
(2)更加穩定
私有云一般架設在公司服務器上,當公司員工須要訪問私有云時能夠保證訪問穩定,不會受到網絡和第三方服務器不穩定等不可控因素的太大影響,並且一旦出現問題,企業能夠有效及時的處理。
2. 私有云的劣勢
(1)前期成本較大
私有云意味着,企業須要進行一次性的大量投資來採購軟、硬件設備,並且後期隨着業務量的增長和功能擴展,還要增長額外的硬件、和開發預算,還須要聘請專業的運維人員和開發人員來進行維護和升級。
(2)不如公有云便捷
公有云是在雲端之上,隨時隨地均可以訪問系統,而私有云須要局域網內訪問,外網若是想訪問,須要安裝一系列的保護和訪問措施。
下面這張圖,簡明扼要的闡述了二者之間的應用場景:
(圖片來自網絡)
適合中大型企業,對數據安全敏感,但又想使用部分公有云資源的客戶羣體
混合雲,是公有云和私有云」交配」後的產物,是集公有云的便捷易用與私有云的安全穩定爲一體,企業出於數據安全的考慮但願將數據存放在私有云上面,同時又但願能使用公有云的部分功能,因此就將公有云與私有云進行合理搭配運用,達到安全又省錢的目的。
混合雲的優劣勢,是介於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間,好比,公有云成本低,私有云成本高,混合雲正好處於中間(偏一方多點)等等,在這裏就不過多贅述了,若是感興趣,自行百度!
其實這三種模式只是適用於CRM,其餘如,OA、ERP、進銷存、人力資源等企業管理軟件的部署方式基本大同小異。
最後,給你們分享一個例子,是從網上看到的:
張三本身在家作飯吃,這是私有云,廚房就是自建機房。李四每天在飯店吃,這是公有云,飯店就是雲數據中心。而後王五比較牛叉,在飯店有個固定包間,不對外開放,這是託管型私有云(有的廠商將其定義爲專有云)。包間就比如雲數據中心的託管服務器。某一天張三家來了十來個客人,這是業務突增,家裏無法坐下那麼多人,要去飯店,這是私有云轉公有云。而後張三爸媽爲了省點錢決定留在家裏吃,張三帶着客人去飯店吃,這就是混合雲。還有一種狀況,飯店僅對某個特定的人羣好比說公務員開放,那就至關於社區雲。
如今咱們來談談具體細節。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有了IaaS( Infrastructure-as-a-Service),你能夠將硬件外包到別的地方去。IaaS公司會提供場外服務器,存儲和網絡硬件,你能夠租用。節省了維護成本和辦公場地,公司能夠在任什麼時候候利用這些硬件來運行其應用。一些大的IaaS公司包括Amazon, Microsoft, VMWare, Rackspace和Red Hat.不過這些公司又都有本身的專長,好比Amazon和微軟給你提供的不僅是IaaS,他們還會將其計算能力出租給你來host你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