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常見藤本

油麻藤

禾雀花

食用html

 

鮮禾雀花味道甘甜可口,可做佐餚的時菜,還可伴肉類煮湯,煎炒均美味可口;曬乾的禾雀花能夠藥用,是一種降火清熱氣的佳品。性能

藥用spa

 

莖可藥用,有強筋骨、通筋絡、補血之功效;種子含澱粉,有毒。htm

 

槓板歸

槓板歸,中藥名。爲蓼科植物槓板歸的乾燥地上部分。夏季開花時採割,曬乾。除去雜質,略洗,切段,乾燥。酸,微寒。具備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止咳之功效,用於咽喉腫痛,肺熱咳嗽,小兒頓咳,水腫尿少,溼熱瀉痢,溼疹,癤腫,蛇蟲咬傷。blog

性味get

酸,微寒。io

歸經容器

歸肺、膀胱經。im

功效img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止咳。

主治

咽喉腫痛,肺熱咳嗽,小兒頓咳,水腫尿少,溼熱瀉痢,溼疹,癤腫,蛇蟲咬傷。

相關配伍

①急性扁桃體炎:配石豆蘭、一枝黃花。

②水腫腹脹:配硃砂根、車前草、路路通等。

③疔腫,毒蛇咬傷:鮮品搗爛外敷。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適量,煎湯薰洗。

 

 

 

 

 

 

西番蓮科

毛西番蓮

【別名】小時計果、野百香果、龍珠果

【生長環境】毛西番蓮(Passiflora foetida)爲二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常見於廣西、廣東、雲南和臺灣。常逸生於海拔120-500米草坡路邊灌叢中。本種原產西印度羣島,現爲泛熱帶雜草。全株密生長毛,於是得其有「毛」之名。常藉卷鬚攀附其餘做物上,爲危害農地做物的雜草。

互生葉卵形,葉緣三裂,葉基爲心形,具備長葉柄,莖上有卷鬚,是由腋芽退化而成,常藉卷鬚攀附其餘做物上,爲危害農地做物的雜草。單花,有五片花瓣、五片萼片,萼片上有密毛。花上的紫色絲狀物爲其副花冠,柱頭三裂,雄蕊五枚,於春季開花。漿果肉質,圓球形,初時綠色,成熟時爲橙紅色,美味香甜,吸引鳥類爭食,種子上假種皮白色,亦可供人食用。

【關鍵特徵】西番蓮科西番蓮屬,葉互生

 

【採集】 防己科植物青牛膽或金果欖的乾燥塊根。除去雜質,浸泡,潤透,切厚片,乾燥。

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厚片。外表皮棕黃色至暗褐色,皺縮,凹凸不平。切面淡黃白色,有時可見灰褐色排列稀疏的放射狀紋理,有的具裂隙。氣微,味苦。

 

【性能】 味甘、酸,性平。清肺止咳,解毒消腫。

【發現地】 廣東。分佈於臺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福建、廣東、海南、雲南等地。

【應用】 主治肺熱咳嗽,小便混濁,癰瘡腫毒,外傷性眼角膜炎,淋巴結炎。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葉搗敷。

【配方】

1. 癰疽腫毒、疥瘡、腳爛:全草適量煎水外洗或搗爛敷患處。

2. 治肺熱感冒:全草適量煎服。

3. 治感冒發燒:本品約150g煎水服。

4. 治癰疽:以其鮮果搗爛敷患處。

5. 治咳嗽:根適量煎水服。

參考資料:http://www.100md.com/Html/Dir0/23/57/10.htm

蔓九節

全株藥用,功能舒筋活絡、壯筋骨、祛風止痛、涼血消腫;治風溼痹痛、坐骨神經痛、癰瘡腫毒、咽喉腫痛。
全株(穿根藤):苦、微辛,微溫。祛風除溼,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用於虛弱無力,風溼關節痛,頭風痛,小兒疳積,手足麻木,腰腿痛,腰肌勞損,附骨疽,多發性膿腫,跌打損傷,骨折,毒蛇咬傷。

 

參考:http://www.cfh.ac.cn/BioBook/plantlistofnanling/1/133.html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3990612942_0_1.html

 

夾竹桃科

絡石

【別名】石龍藤、耐冬;白花藤;絡石藤;軟筋藤;扒牆虎、石鯪;懸石;雲花;雲英;雲丹;雲珠;石薜荔等。

【生長環境】常綠木質藤本;莖皮褐色,嫩枝被黃色柔毛;莖和枝條以氣根攀援樹木、岩石或牆壁上。葉對生,具短柄,異形葉,一般披針形,長4-8釐米,寬0.5-3釐 米,葉面深綠色,葉背淺綠色,葉面無毛,葉背被疏短柔毛;側脈兩面扁平。花白色;萼片長圓形,外面被疏柔毛;花冠高腳碟狀,花冠筒中部膨大,外面無毛,內 面被柔毛;花葯內藏;子房2枚心皮離生;花盤比子房短。蓇葖雙生,線狀披針形,長達17釐米,寬0.8釐米;種子線狀披針形,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 4釐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根、莖、葉供藥用,做強壯劑和鎮痛藥,並有解毒之效。

【關鍵特徵】夾竹桃科絡石屬,葉對生

 

【採集】 防己科植物青牛膽或金果欖的乾燥塊根。除去雜質,浸泡,潤透,切厚片,乾燥。

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厚片。外表皮棕黃色至暗褐色,皺縮,凹凸不平。切面淡黃白色,有時可見灰褐色排列稀疏的放射狀紋理,有的具裂隙。氣微,味苦。

 

【性能】 根、莖、葉、果實供藥用,有祛風活絡、利關節、止血、止痛消腫、清熱解毒之效能,我國民間有用來治關節炎、肌肉痹痛、跌打損傷、產後腹痛等;安徽地區有用做治血吸蟲腹水病。乳汁有毒,對心臟有毒害做用。莖皮纖維拉力強,可制繩索、造紙及人造棉。花芳香,可提取「絡石浸膏」。絡石是一種經常使用中藥,其始載本草爲《神農本草經》。

【發現地】湖南武岡。本種分佈很廣,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江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陝西等省區都有分佈。日本、朝鮮和越南也有。

【應用】 

【配方】

 

一、風溼痹痛偏熱者較爲適宜,可單味浸酒服,也可與木瓜、海風藤、桑寄生、生苡仁等同用。

二、絡石藤治瘡瘍腫痛之症,常與乳香、沒藥、瓜蔞、甘草、皁角刺等配伍。

三、小便白濁 用絡石、人蔘、茯苓各二兩,龍骨(煅)一兩,,共研爲末。每服二錢空心服,米湯送下。一天服二次。

四、喉痹腫塞喘息不通 用絡石草一兩,加水一升,煎成一大碗,細細飲下。

五、癰疽熱痛 用絡石莖葉一兩,洗淨曬乾,皂莢刺一兩,新瓦上炒黃,甘草節半兩,大栝樓一個(取仁,炒香),乳香、沒藥各三錢。各藥混合後,每取二錢,加水一碗、酒半碗,慢火煎成一碗,溫服。

一、治筋骨痛:絡石藤一至二兩。浸酒服。(《湖南藥物志》)

二、治關節炎:絡石藤、五加根皮各一兩,牛膝根五錢。水煎服,白酒引。

三、治肺結核:絡石藤一兩,地菍一兩,豬肺四兩。同燉,服湯食肺,每日一劑。

四、治吐血:絡石藤葉一兩,雪見草、烏韭各五錢。水煎服。(②--④方均出《江西草藥》)

五、治腫瘍毒氣凝聚做痛:鬼繫腰一兩(洗淨曬乾),皁角刺一兩(銼,新瓦上炒黃),瓜萎大者一個杵,炒,用仁,甘草節五分,沒藥、明乳香各三錢(另研)。上每服一兩,水酒各半煎。潰後慎之。(《外科精要》止痛靈寶散)

六、治喉痹咽塞,喘息不通,須臾欲絕:絡石草二兩。切,以水一大升半,煮取一大盞,去滓,細細吃。(《近效方》)

七、治外傷出血:絡石藤適量。曬乾研末。撒敷,外加包紮。(《江西草藥》)

 

 

落葵科

藤三七

 

【別名】川7、藤子三七,小年藥,土三七,藤七,馬德拉藤,洋落葵,部分地區民間亦稱其爲「雲南白藥葉子」,但實際上雲南白藥裏的三七並不是本植物,而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相差甚遠。

【生長環境】常綠木質藤本;莖皮褐色,嫩枝被黃色柔毛;莖和枝條以氣根攀援樹木、岩石或牆壁上。葉對生,具短柄,異形葉,一般披針形,長4-8釐米,寬0.5-3釐 米,葉面深綠色,葉背淺綠色,葉面無毛,葉背被疏短柔毛;側脈兩面扁平。花白色;萼片長圓形,外面被疏柔毛;花冠高腳碟狀,花冠筒中部膨大,外面無毛,內 面被柔毛;花葯內藏;子房2枚心皮離生;花盤比子房短。蓇葖雙生,線狀披針形,長達17釐米,寬0.8釐米;種子線狀披針形,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 4釐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根、莖、葉供藥用,做強壯劑和鎮痛藥,並有解毒之效。

【關鍵特徵】落葵科落葵薯屬

藤三七爲多年生宿根稍帶木質的纏繞藤本,光滑無毛。一年的新梢可長達4~5米以上,莖圓形,嫩莖綠色,老熟莖變成棕褐色,葉互生,肉質肥厚,葉片心臟形,光滑無毛,有短柄。

纏繞藤本,長可達數米。根狀莖粗壯。葉具短柄,葉片卵形至近圓形,長2-6釐米,寬1.5-5.5釐米,頂端急尖,基部圓形或心形,稍肉質,腋生小塊莖(珠芽)。

總狀花序具多花,花序軸纖細,下垂,長7-25釐米;苞片狹,不超過花梗長度,宿存;花梗長2-3毫米,花托頂端杯狀,花常由此脫落;下面1對小苞片宿存,寬三角形,急尖,透明,上面1對小苞片淡綠色,比花被短,寬橢圓形至近圓形;花直徑約5毫米;花被片白色,漸變黑,開花時張開,卵形、長圓形至橢圓形,頂端鈍圓,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雄蕊白色,花絲頂端在芽中反折,開花時伸出花外;花柱白色,分裂成3個柱頭臂,每臂具1棍棒狀或寬橢圓形柱頭。果實、種子未見。花期6-10月。


多年生宿根稍帶木質的纏繞藤本,光滑無毛。一年的新梢可長達4~5m以上,植株基部簇生肉質根莖,常隆起裸露地面,根莖及其分枝具頂芽和螺旋狀着生的側芽,芽具肉質鱗片。老莖灰褐色,皮孔外突,幼莖帶紅紫色,具縱線棱,腋生大小不等的肉質珠芽,形狀不一,單個或成簇,具頂芽和側芽,芽具肉質鱗片,可長枝着葉,造成花序或單花。葉互生,具柄;葉片肉質,心形、寬卵形至卵圓形,長4~8cm,寬4~9cm,先端凸尖,稍圓形或微凹,基部心形、楔形或圓形,全緣,平滑而帶紫紅,間見葉面扭曲而呈波狀,主脈在下面微凹,上面稍凸。
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單一或疏生2~4個分枝,花序軸長10~30cm,花數十朵至200餘朵;花梗長2~4mm,基都有一披針形、先端銳尖的苞葉;花基合生呈杯狀的苞片2,其上有與其交互對生的寬卵形或橢圓形小苞片2枚,較花被片短;花被片卵形或橢圓形,長約3mm,寬約2mm,白色;雄蕊比花被長,花絲基部寬而略聯合,在蕾中時外折;子房近球形,上位,花柱上部3裂,柱頭乳頭狀。花芳香,開後變黑褐色,久不脫落。花雖兩性,但一般不孕。果未見。花期六、7月起可開放半年。

 

藤三七較性喜溼潤,耐旱,耐溼,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根系分佈較淺,多分佈在10釐米之內的土層。根系好氣性較強,在莖蔓分枝處易發生氣生根,所以,以選擇通氣性良好的沙壤土栽培爲宜。藤三七喜溫暖氣候,生長適溫爲17~25℃,在華南地區可長年生長,其耐寒能力較強,能忍耐0℃以上的低溫,但霜凍會受害,在-2℃如下的氣溫地上部分會凍死,但翌年地下部塊莖或珠芽可萌發出新株。在35℃以上的高溫下,病害嚴重,生長不良。在炎熱的夏季,藤三七生長緩慢,葉片小,產量低,品質差。生產實踐代表,在水源充足、有遮光的條件下,植株能順利越夏。藤三七對光照要求較弱,耐陰,在遮光率爲45%左右的遮陰棚中生長良好

【採集】 防己科植物青牛膽或金果欖的乾燥塊根。除去雜質,浸泡,潤透,切厚片,乾燥。

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厚片。外表皮棕黃色至暗褐色,皺縮,凹凸不平。切面淡黃白色,有時可見灰褐色排列稀疏的放射狀紋理,有的具裂隙。氣微,味苦。

 

【性能】 微苦、性溫、滋補強壯、散淤止痛、除風祛溼、下降血脂、血壓、補血活血。

富嗮含量居全國之首,具備抗癌防老等特別功效。尤爲適應運動員、風溼、傷殘患者、中老年人食用,可起到很好的保健做用。

栽培容易,病蟲害發生少且養分高、口味好,含有豐富的Va和Vc。具備滋補壯腰膝、活血及消腫化淤的做用;味微苦,性溫,有活血補血之功能,可用於補腎強腰,散瘀消腫。主治腰膝痹痛,病後體弱,跌打損傷,骨折。可以滋補、壯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保肝,促進骨骼生長。
藤三七的葉片、珠芽都可食用,具備全面的養分成分和特殊的功效成分。尤爲是鐵的含量較高,每100克葉片中含鐵2毫克左右。

【發現地】湖南武岡。分佈在南美熱帶地區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福建、浙江、四川、廣東、江蘇、北京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應用】

蒜茸

材料:藤三七100克、枸杞20克、嫩姜30克、麻油、米酒、鹽、味精各適量。作法:
藤三七去梗洗淨,枸杞略洗、嫩姜切細絲。
麻油入鍋中火燒熱,爆香嫩薑絲、枸杞,加入藤三七及酒、鹽,蓋鍋燜30秒味精拌勻起鍋。打一顆蛋,需打散,加入拌勻,會使整個口感滑嫩順口。
麻油爆腰花

材料:腰子1個、姜2塊、藤三七葉2兩、枸杞半匙。
調味料:麻油2大匙、米酒4兩、鹽少量糖少量、澱粉1匙。
作法:
藤三七葉放入滾水中略燙一下,撈出後放入冷水中泡涼備用。
姜切薄片,腰子片開切去內部血管部分,表面切花刀再改刀切成斜片,放入容器中加入1匙幹澱粉,起油鍋將油燒熱,放入腰花過油10秒後撈出瀝乾。
原鍋油倒掉,放入麻油爆香薑片,再加入米酒、鹽、糖略炒一下。
再將泡軟的枸杞、藤三七葉、腰花一同倒入鍋中,以少量澱粉水芶芡炒勻便可。
煎蛋

材料:新鮮雞蛋3個,藤三七3兩(150克),麻油2大匙
調味料:味精,鹽
作法:
藤三七洗淨切碎備用。
將新鮮雞蛋打入碗中,伴入少許的水,再將切碎的藤三七放入均勻攪拌。
起鍋入麻油,將前述混合之蛋液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色爲止。
另爲了去掉草腥味,放麻油、姜、米酒。先將藤三七七用熱水燙,可除去特有的苦澀味。藤三七久炒會變色不綠。

【配方】

病後體弱、腰膝痹痛 80g 雞或瘦肉燉湯。

外用治療跌打損傷、骨折、風溼性關節炎 新品搗爛外敷。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